我們班有個同學小陳,媽媽是外地人,因無法忍受貧窮的生活而一走了之,父親是搞運輸的,早出晚歸,而他便成了一個無人管教的“野孩子”。單從考試成績來看,就知道他是個學困生,對學習毫無興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不聽課、搗亂課堂成為了家常便飯,作業錯字連篇,很少主動完成;他的行為習慣極差,經常打同學,滿嘴臟話,不堪入耳,還經常跟老師頂嘴,攻擊性心理極強,誰得罪了他,他就非得找個機會報復回去;個人衛生差,頭發、衣服經常是很臟、很亂。這個全校聞名的問題生人見人煩,他成了班級最孤獨的人,沒有人理解他,沒有人愿意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同學瞧不起他,老師也不愿意理他。久而久之,他產生了厭學心理和抵觸情緒,缺少情感的關懷和理解使他憤世嫉俗。他甚至自甘落后,破罐破摔。
看著他每天放學后孤獨的身影,我的心很酸楚,我一直在想像他這樣的孩子其實要承受很多的壓力:老師的漠視,同學的冷嘲熱諷,社會的歧視。長期的缺乏關愛與肯定,漸漸地,他變得敏感、脆弱,極度的自卑,使他們特別逆反,更不要說對別人的關愛之心了。但是我相信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他是必然要發生變化的,要么越變越“差”,要么由“差”變好。關鍵是我們的工作能否打開他的心靈之門,激發起他成才的欲望,從而實現由“差”向好的方面轉變。要想打開這扇關閉已久無人敢碰的心靈的大門,還要有一個良好的契機和突破口。往往情感的突破口是最容易打開的,也是最容易操作的。另外改變環境是他轉變的又一個重要的因素,只有讓周圍人轉變對他的看法,才能從根本上調整他的心理狀態,使他改變自卑、不自信、厭世的心理。經過分析,我決定從這幾方面分別著手去改變這個內心孤獨的學生。
“傾訴”——倒出心靈的垃圾
我了解到小陳的特殊情況后,并不歧視他,而是給他更多的愛。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坐下,告訴他,在老師的眼里沒有“差生”這個詞,在我心中,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我說:“今天就是你盡情傾訴的日子,你把自己所有的委屈、不公、憤恨、傷心都倒出來。”他開始不知道說什么,我就啟發他,說說同學怎么惹你生氣了,怎么看不起你說些難聽的話了,他們怎么合伙欺負你、誣陷你、告你的狀了,同學們怎么冤枉你、不理你、孤立你了,老師怎么對待你讓你不舒服了,家長怎么冷落你,沒有管理好你……一大堆可以傾訴的問題讓他震驚,震驚的是老師怎么會知道他有這么多的苦衷,這么久以來沒有人愿意聽他好好說一說話,總是讓他閉嘴,反感他的傾訴。這天的傾訴他整整跟我說了兩個多小時,一股腦倒出了他許許多多的心靈垃圾,在他說話的時候我沒有打斷他,讓他感情投入地說,即使不對的地方,也不反駁他,不教育他,就是讓他以最放松的狀態說出自己的苦惱、困惑、傷感,傾訴之后,他對我設立的心靈防線一下子打開了,對于下一步的轉化工作是極為有利的,我乘勢而行,又實施了下一步。
“做好事”——占據充滿塵埃心靈的空間
每天我都讓班級干部陪他一起做兩件好事,課間我常常看到他在辦公室打掃衛生,幫助老師倒垃圾,給老師打水。我偷偷告訴辦公室的老師,誰看見了他,都隨口夸獎他幾句,給他制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他感覺到這個世界變了,變得有人認可、有了溫暖、有了鼓勵、有了幸福。我還長期讓他中午幫助低年級的小同學取飯送飯、給低年級的同學搬水、幫助老師取送作業、看管班級認領的小樹苗、幫助工人送奶、打掃操場衛生等。他一時間做的好事連連,還上了我們班的好人好事冠軍榜,同學們也覺得他變了,變得溫順了,樂觀了,面目和善了。因為做好事,他覺得自己生活得大不一樣了,贊許多了,理解多了,歡樂多了。我常常幸福地看著他忙碌地做好事的身影,內心欣慰了許多。
“降低難度”——因材施教
平時,小陳作業拖拉,甚至不做。考試成績很差,這使他的自信心大打折扣,我就給他單獨留作業。考試的時候讓他有一些必做題,也給他一些選做題,降低難度,讓他不覺得沒有希望。在他的能力范圍內給他一些簡單的任務,他能獨立完成,這是增強他的自信心的絕好辦法。在訓練一段時間后再逐漸加大難度,讓他在不知不覺中跟上隊伍,這樣不會給他的心靈再留下陰影。經過一段時間的幫助,他的學習成績大大進步了,有一次考試他竟然得了92分,照以前的6分、12分簡直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溫暖關懷”——舒緩心結
小陳的家人對他關心很少,他孤獨無助,尤其是生病時更是讓他不知所措。這正是我的“溫暖”戰術的突破口。有一次,他感冒發燒了,我知道后,拿出自己的感冒藥給他服下,使他覺得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但是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他的衣服總是很臟很舊,我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號召同學們把自己不穿的衣服給他拿來。有一天,天氣很冷,他在同學面前穿上了范某送給他的衣服,同學們都笑了,因為他和范某長得很像,穿上她的衣服就更像一對雙胞胎了。我讓他叫范某為姐姐,他露出幸福的目光親切地叫了一聲,同學們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我叫他兒子,這個小小的稱呼改變了我們的關系,由師生變成了親人。有的同學把自己買的課外輔導書送給了他,他見到同學們這樣幫助他,就主動把輔導書上的練習題都做了。我把他不會做的題都給他講解一番,月考他的成績竟然提高到了89分,這回全班同學都對他刮目相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天長日久,我點點滴滴的關愛,猶如和煦的春風,綿綿的細雨,滋潤著他幼小的心田,使他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從此,他無論是行為還是學習成績都有了新的轉變。
熱愛每一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生如子更是我努力追求的境界。作為班主任,我不愿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因為每個學生對他們的家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對小陳的教育轉化過程中我認識到,教育問題學生最重要的就是“細節”,發現細節、抓住細節、操作細節,就是最好的、最簡單的方法。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從不簡單粗暴地對待他們,總是耐心地把握最佳的教育時機,實施愛心教育、賞識教育,做到以心換心、以情動情。相信他們會在我的精心幫助下,揚起生活的風帆,不斷前行。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工農兵小學)
編輯∕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