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升初取消奧數的消息傳入耳際的一剎那,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是欣喜,還是釋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心中早已順理成章的結果,只不過來得稍晚些。
作為一名母親,我正處在孩子學與不學奧數的矛盾中,我也深知奧數是為有數學天賦的孩子而備。但在一個班級中,有2/3的學生在外面學奧數,由此教師所授課堂內容少之又少,而學校數學試卷難度卻極大,大大超出了課堂教授的范圍。因此家長們爭先恐后地加入了補課大軍:3年級學奧數,4年級參加擇校班,5年級超前學初一內容,不知不覺間家長們已然陷入了這樣的怪圈之中:“讓孩子學,孩子不喜歡,逼著學又怕扼殺學習興趣;不學,又擔心考不上好中學,影響孩子今后的發展。奧數這個事,真是想不明白……”“如果你沒有經歷過,根本就不知道校外補課有多瘋狂。”家長們如是說。奧數儼然成為學生競爭的重要籌碼,為了升入重點校,無數家長不得不為孩子選擇奧數班,奧數甚至已成為確保競爭公平的重要依托。沒有好成績進不了好學校,不上好學校,談何上好大學?而學歷又是人生最重要的通行證。家長們輸不起,誰肯拿自己的孩子一試?現在想來,奧數也只是諸多校外補課中的一科,還有作文班、英語班、提高班……惡性循環源于哪個環節,又將終止于何時?
女兒1年級時聚會,家長們于一旁閑聊小憩。其中一位家長的教育做法很博大家贊同:她認為小學是一個孩子學習基本為人準則并學會與周圍小朋友和諧相處的重要階段,能尊重別人、了解自己、懂得團隊協作,比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抱著這樣的想法,在孩子上小學之初,這位家長有意給孩子創造寬松的環境,從不額外學習任何東西,節假日經常沐浴大自然的陽光中。能給孩子這樣的生活是多少家長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家長們羨慕之余,卻并沒有人與她并肩同行。在孩子3年級的又一次聚會中,先前的這位母親已沒有了以往的斗志昂揚,她苦笑著說:“我一直生活在一個自我的世界里,可是直到有一天我被小升初備戰的家長們狂熱而焦躁的舉動所激醒。”……現實的殘酷,殘酷的現實,少有人能把自己的教育理論從一而終地堅持到底。現在依然有無數個家長分別站于門里門外觀望著,他們在期待教育的覺醒與轉變,更期待教育的春之氣息。
躲貓貓、捏泥巴、跳皮筋……這些能讓孩子們玩了一年又一年的游戲,那些能讓孩子們在夢里都能笑出聲的童年時光,那段歲月里的快樂便在孩子一生的開端鑄下了烙印。現代教育,應把人當做生命來進行教育,然而學生在太多的灌輸中喪失了學習的靈性。放學了,要做學校作業,要做家庭作業,要練琴、畫畫、練書法……學生辛苦,家長無奈。真正的教育,是“教其心,育其身”,是讓孩子們激發內心強烈的活力和愿望,讓孩子們自覺自愿地刻苦學習。著名教育專家郭思樂說:“沒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所關注的只是孩子短暫的十幾年求學之路,而作為教育新聞工作者,我們則更應有責任與義務去關注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這段教育歷程:優化配置教師資源,均衡分布優質學生資源,讓更多老百姓的孩子好讀書,讀好書,解除人們對教育資源失衡的種種憂慮……教育改革的步伐大些、快些,也許孩子們就能真正感受到天真與幸福的根本。
教育的春天來了嗎?不,撲面而來的教育春天還遠遠未到,她只是絲絲縷縷的春之氣息。只有春之氣息如潮水般芬芳而濃烈地吹過我們的面頰時,那將是我們最沁人心脾的一刻,將是中國教育最生動的生命訊息。
編輯∕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