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科版6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主動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注重讀中體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人物特點,能夠被人物的美好品質所感染。
教學重、難點:
1.理清文中野菊為“我”熱情服務寫了哪幾件事。
2.通過人物的動作、聲音、神態等描寫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過程:
一、 揭題開篇,激情導入
(課件展示眾多野菊花的美麗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野菊花嗎?在哪見過?了解野菊花嗎?
生:我在路邊見過野菊花。
生:我在山坡上見過野菊花。
生:我在草叢里見過。
生:野外有很多野菊花。
師:看來,野菊花隨處都可以生存。你了解野菊花嗎?
生:我知道野菊花可以沖水喝,去火。
生:嗓子疼時,可以喝野菊花茶。
師:這普通看似嬌弱的小花,不醒目,不嬌艷,耐得住風霜,深秋開放,霜降落花,它又是很好的中藥材。你能用詞來贊美一下你眼中的野菊花嗎?
生:無私。
生:有頑強的生命力。
生:樸實,作用大。
師:(板書課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就叫《野菊》,但文中的野菊指的是一名小女孩兒,她是否又名如其人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導入簡潔,貼近學生生活,又為下文體會人物的品質做鋪墊。】
二、初讀感悟,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讀流利。
(生自由讀。)
師:小組內再分工讀讀,互相評評。
(生小組讀。)
師:相信同學們都讀流利了。這次請你快速瀏覽,然后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讀,教師巡視,不讓學生指讀。)
師:你能用簡短的話語概括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生:課文主要講了“我”和野菊的事。
師:“我”和野菊的什么事呢?
生:野菊給“我”喝茶的事。
師:僅僅是喝茶了嗎?
生:(沒有舉手,自由說)給“我”縫褲子了。
生:(高喊)給“我”捶腿了。
師:我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又是在哪相遇的呢?你能不能把這些內容連在一起用自己的話再說說?這就是概括了。請同學自己練習說說,或者跟旁邊的同學說說。
(生自由說。)
師:現在誰能說說?
生:課文主要寫了“我”在去姥姥家的路上特別渴,在盤山路上遇見了茶攤的小姑娘野菊,她不僅遞給“我”茶,還給“我”補褲子、捶腿。
生:課文主要寫了“我”趕山路在焦渴難忍之際,與山村小姑娘野菊在她的茶攤上相遇,她為“我”熱情服務,做了很多事。
師:瞧,只要我們讀懂了,又能組織好語言,就可以將那么長的課文用一句話概括了,同學們還真了不起。
【教師在課堂上重視提高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繇骼蠋熣f過:“閱讀是理解,是吸收。吸收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分析概括能力的強弱?!薄安粫治龈爬?,就讀不懂課文,就抓不住重點……”對于5年級的孩子,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當學生不能準確恰當地概括時,教師沒有著急,除了引導外,又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討論說,練習說,這激發了學生說的熱情,說的信心?!?/p>
師:我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能讀準確嗎?(課件出示詞語:比喻、蒸黃、嘮叨、姥姥、咕咚、瑤池、澄清、英俊、捶腿、瞟一眼、戀戀不舍。)
(生自由讀,開火車讀。)
師:“咕咚”是什么詞?
生:擬聲詞。
師:你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嗎?
生:轟隆隆。
生:嘩嘩。
生:叮咚。
師:那“瑤池”又是什么意思?請你找到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賣茶!菊花香茶!”一聲甜脆的童音傳來,仿佛來自天宮瑤池。我覺得這是說野菊的聲音好像來自天上,很好聽。
師:“天宮瑤池”就是指……
生:天上的宮殿……(停頓。)
師:王母娘娘的住處?!艾幊亍本褪莻髡f中王母娘娘的住處。我們琢磨,女孩的聲音仿佛來自天宮瑤池,也許是因為女孩兒的聲音真的好聽,也可能是因為……
生:“我”太渴了,正想喝水,就聽到了“賣茶!菊花香茶!”的聲音,所以“我”覺得這聲音真好聽,好像天上的聲音。
師:好像天籟之音!你分析的合情合理,了不起!
師:“我”怎么會那么渴呢?看這個詞。
生:(齊讀。)蒸黃。
師:課文指什么蒸黃了?讀文中的句子。
生:火辣辣的太陽曬紅了高粱,蒸黃了楓葉,烤焦了盤山路。
師:(課件出示這句話。)再讀,試著背背。
(生反復讀。)
師:我們齊讀。(師用手勢引導重讀“火辣辣”“曬紅”“蒸黃”“烤焦”。)天可真熱呀!
【教師注重學生詞語的積累與感悟,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詞語,內化于心。】
師:我們再讀這個句子:“該趕路了,我戀戀不舍地站起身來?!?/p>
(生齊讀。)
師:從“戀戀不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作者不舍得離開這個茶攤。
師:(過渡。)小女孩做了什么讓“我”不舍離開這小小的茶攤呢?
三、導讀探究,感悟積累
(一)梳理文本
師:默讀課文,用數字標出小女孩為文中的“我”做了哪幾件事?獨立完成后,小組內討論一下,看你們的意見是否一致。
(生積極討論。)
師:女孩為“我”做了哪幾件事?分別是什么?讀出相關句子。(仍然以讀流利為標準。)
生:“‘噢,那就是累了。你躺好,我給你捶捶。爺爺干活累了都是讓我給捶的。’說著,她攥起小拳頭,在我腿上捶了起來。小拳頭那么輕,那么快,落到哪里,哪里便酸溜溜的舒服?!边@是說野菊為“我”捶腿。
師:誰能用4個字概括這件事。
生:為我捶腿。
生:輕輕捶腿。
生:輕柔捶腿。
師:你們說得都對,概括很準確。但是,因為女孩兒都是為“我”做了許多事,我們就不用“為我”了吧,用“輕輕捶腿”吧。(教師板書。)還有什么事?
生:“說完,轉身跑進菊花簇圍的小屋里,拿來了針和線,伏下身子,鼓著小嘴,給我縫起褲子上的裂口來。”這是縫補褲子。
師:好,就概括為“縫補褲子”。
生:“‘爺爺說過,該要的錢,一分不能少;不該要的錢,一分不許多。這是找你的4角錢。每碗茶1角5分錢?!f完她轉身走去?!边@是把“我”多給的茶錢退給“我”。
師:你能也用4個字概括嗎?
生:退還茶錢。
生:追退茶錢。
師:太好了,你們兩個概括得都很準確。因為“追退”比“退還”更多一層“追”的含義,所以我們就用“追退茶錢”吧。(教師板書。)
師: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當我們多年后回憶起野菊時,我們該怎樣向他人講述野菊為我做的事情呢?(出示課件,給學生提示。)課件內容為:當我在石凳上休息時,野菊( );當我的褲子裂了口子時,野菊( );當我想多給一些茶錢時,野菊( )。
生:當我在石凳上休息時,野菊為我捶腿。
師:說清楚了,但好像這種回憶比較平淡,能再生動些嗎?感受如何呢?
生:當我在石凳上休息時,野菊為我捶腿,讓我感覺很舒服。
師:舒服的感覺是怎樣的呢?再詳細些。
生:當我在石凳上休息時,野菊為我捶腿,捶到哪里哪里就酸溜溜的,讓我感覺很舒服。
師:好極了,我一定微笑著回憶那種酸溜溜的舒服感覺。誰能向這名同學一樣再回憶那兩件事呢?
(生靜靜地思考,有的同學在自言自語,教室安靜。)
生:當我的褲子裂了口子時,野菊認真地為我縫補褲子。
生:當我的褲子裂了口子時,野菊認真地為我縫補褲子,就像是在為她的親人縫補衣服。
生:當我想多給一些茶錢時,野菊跑出很遠給我退錢,為此還摔倒了呢,她是多么執著呀!
師:同學們在回憶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野菊的贊揚,回憶是甜蜜的。
【學生通過獨立誦讀感知文本,對幾件事情的概括既梳理了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又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概括,而是引導學生重組語言,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事件,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感培養扎實有效。】
(二)感悟野菊
師:課文通過對這幾件事情的敘述讓我們認識了小女孩野菊,相信小女孩給文中的“我”甚至是給我們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到最后,思考:你認為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用橫線標注出來。
(根據學生所答,出示相關句子,并出示作者感受的句子,教師指導朗讀。)
生:突然,一只涼習習的小手放在了我的額頭上?!按蠼憬?,你病了?”甜甜的童音那么輕、那么柔和,好似一片羽毛在輕拂我的面頰。
師:羽毛拂過面頰的感覺是……
生:輕的。
生:柔和的。
師:誰來讀一讀?讓我們感受那輕而柔和的感覺。
(生讀,師范讀,生再讀。)
生:“噢,那就是累了。你躺好,我給你捶捶。爺爺干活累了都是讓我給捶的?!闭f著,她攥起小拳頭,在我腿上捶了起來。小拳頭那么輕,那么快,落到哪里,哪里便酸溜溜的舒服。
師:我們再讀一讀,如果你微笑著想象小拳頭捶得舒服的感覺也許會讀得更好。
(多名生讀。)
生:“她突然停住了拳頭,解開了那塊手帕,哧哧地笑了。我的臉一下紅了,嘴一撅假裝生了氣。她大眼瞪著,很委屈地說:‘別羞,大姐姐,我也是女孩兒!’說完,轉身跑進菊花簇擁的小屋里,拿來了針和線,伏下身子,鼓著小嘴,給我縫起褲子上的裂口來。”
師:這時作者說:“她縫得那么認真,小手指翹著,很是好看?!笨p衣服時手上的動作我們大家都看到過,很普通呀,而作者卻說“很是好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小女孩兒。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兒很會縫衣服。
生:我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兒充滿贊美、喜愛之情。
師:那我們就帶著這種情感來讀一讀吧。你就是文中的大姐姐,你能讀出對小女孩兒的喜愛嗎?
(生有感情地朗讀。)
生:她瞟我一眼,認真地說:“爺爺說我是個大姑娘了,該會給弟弟縫花兜肚了。”
師:“瞟”是怎樣地看?你從“瞟”這個動作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小女孩兒對“我”說她小還有一點不滿呢!
生:小女孩兒認為縫衣服是正常的事,“我”那么驚訝,她還有點不理解呢!
師:是啊,這種感受只是因為作者恰當地運用了動詞,你們說,動詞的使用是不是很重要呀!
生:她盯我一眼,說:“要賣茶呢。你看前后幾十里沒個賣茶的。爺爺說,怕趕路的人渴壞了?!?平淡的話語,卻在我心頭掀起一個熱浪頭,我伸手捧住她的小臉,熱熱地親了一口。
師:小女孩兒的話讓我感動,所以我親了她一下。你能把你自己此時的感受讀出來嗎?
(生讀。)
師:平淡的話語,卻在我心頭掀起一個熱浪頭,我伸手捧住她的小臉,熱熱地親了一口。(師強調了掀、熱浪頭、捧、熱熱地。)
生: “她哭了,把一把零錢甩進我的懷里,小嘴撅起一朵石榴花。” “爺爺說過,該要的錢,一分不能少;不該要的錢,一分不許多。這是找你的4角錢。每碗茶1角5分錢?!?/p>
師:同學們,通過這些句子,我們能感受到小女孩兒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生:我覺得小女孩兒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生:我覺得她是一個熱情的、為他人著想的孩子。
生:她是一個正直、淳樸的孩子。
生:她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
師:請同學們再快速地瀏覽這些句子,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生:采用了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
師: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等特點,通過細致入微的刻畫,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善良、淳樸、熱情、樂于助人的山村小女孩的形象,山村人那淳樸、善良的心就猶如清新的香茶滋潤每個人心田。
【即使是5年級的學生,讀的指導和訓練也是必要的。教師采用重點詞語朗讀指導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受文本語言的特點,讀中感悟,讀中積累?!?/p>
(三)回歸主題
師:淳樸善良的女孩兒頭也不回地朝著小茶亭走去,“我”大聲問……
生:“你叫什么名字?”
師:菊花叢里飄來她那甜甜的童音……
生:“野———菊———”
師:此時此刻,我們就在這開滿野菊花的崎嶇山路上,淳樸善良的女孩兒頭也不回地朝著小茶亭走去,因為剛才追退茶錢時摔的,腿顯得有點瘸,當我們知道她有著和花一樣美的名字時,心中一定有無限感慨,面對她漸行漸遠的背影,大家想對她說點什么呢?
生:野菊,你可真是名如其人呀!
生:野菊,我真佩服你!
生:野菊,如果社會上像你這樣的人多一些,那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
生:野菊,我們為你的心靈而感動,你值得我們學習!
…………
【拓展思維,發展語言,學生挖掘主題。這既是對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檢驗與反饋,又是升華主題,讓學生感悟人物品質。自然流暢,水到渠成?!?/p>
四、總結提高,升華主題
師:同學們,山花野菊無所需求,土生土長,默默無私地向人們奉獻著她的美麗和馨香。女孩野菊在山間路旁賣茶,自然美麗、淳樸善良、樂于助人,不求回報。野菊,名如其人,可贊,可敬。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