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看到這幾幅珍藏起來、充滿母愛的繪畫作品,便讓我想起那節充滿笑聲,不尋常的“說話課”。
這本來是一節平常的繪畫課,題目是“母與子”,要求學生把動物是如何愛寶寶的畫出來。為了啟發學生的思維,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我首先讓學生欣賞幾幅照片和圖畫。我說:“你們看圖上畫的都是什么啊,它們都在干什么?”這時,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站了起來,我一看正是平常最愛多嘴的小文,他開口便說:“鳥媽媽在親鳥寶寶呢!”我有些吃驚地“啊!”了一聲。心想,明明鳥媽媽在喂鳥寶寶食物,他硬說成了在親鳥寶寶,我該怎么辦?看到同學們期待的目光,我靈機一動忙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這個小男孩對自己的表現特別滿意,更踴躍了,“你看那大鳥的嘴對著小鳥的嘴,不是在親她的孩子嗎?我媽媽特別喜歡我的時候,就總這樣親我,親得我直癢癢。”不想他的話引來同學們一陣哄堂大笑。我強忍住笑,心想:他說的也是很有道理的,能有自己的想法,應該好好表揚他一下,“同學們不要笑,小文能由小鳥想到自己的媽媽愛自己,做得很好。”小男孩更來勁兒了,“你們看其他的兩個小鳥張著大嘴嚷著,一個嚷:‘媽媽,你不喜歡我了!’一個嚷:‘媽媽你也來親親我吧!’邊用撒嬌的語氣嚷著,還邊跺腳,一副著急的樣子。”又是一陣笑聲掠過,我忙舉起雙手:“同學們,為他精彩的表演鼓掌吧!”小男孩一副自豪的模樣坐了下來。這時,毫不示弱的小楠也站了起來:“我不覺得鳥媽媽在親鳥寶寶,我覺得鳥媽媽在喂寶寶吃蟲子。”我快速掃了一眼小文,他似乎對自己的想法確信不疑。一個聲音在提醒我:給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吧!我于是說道:“這兩個同學說得都非常好,都能夠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其他的同學看到我如此表揚他們,也各個高高舉起小手嚷著:“我也要說,我也要說!”同學們的興致更高了,有的同學講雞媽媽看到從蛋殼里出來的雞寶寶特別高興,還說:“太好了,我又有了兩個小乖乖。”說到猴子,學生學著媽媽關心的口吻說:“寶貝,是不是身上又癢了,該洗澡了,我給你抓抓虱子吧!”說到了老虎,學生說虎媽媽摟著小老虎說:“小寶貝,你是不是餓了,你在這別亂走,我給你捉只兔子吃!”這時,學生更敢說了,教室里笑聲不斷,只見一張張小臉眉飛色舞,一張張小嘴滔滔不絕,一雙雙小手舉了又舉。我幾次想叫停,可是看到孩子的興奮勁兒,不忍心打斷他們,打斷他們想象的翅膀。他們天真的想法,稚氣的語言,使課堂充滿了笑聲。仿佛這銀鈴般的笑聲,伴著孩子想象的翅膀,飛出了教室,在天空中飄呀飄呀。望著他們可愛的模樣,我不禁遐想起來:誰說他們小,不懂得什么是母愛?從他們稚氣的語言中,我已感覺到他們已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他們是發自內心來體會這些小動物的情感的。正當我思緒翻滾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我只好讓學生回家畫了……
一節不尋常的“說話課”,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我不禁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不久,我看到的是一張張充滿母愛的畫面,真摯的情感觸動了我心靈最薄弱的部位,是激動,是欣慰,是高興!真是一言難盡……這一切促使我將它們珍藏起來。
(作者單位:訥河市育才學校)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