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兼具畢業和選拔兩項功能。中考命題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專業提高和改進教學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起著引領作用。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考試的研究,推進有效教學深入發展,充分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下面就牡丹江市2011年英語學科中考基本情況分析如下:
一、命題特點
1.緊扣課標,重視導向
2011年英語學科命題是以《課程標準》中五級目標為主,兼顧三四級目標的命題范圍。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身心發展角度出發,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試題所選語言素材既真實、地道、不生編硬造,又能根據語言的實際使用情形命制試題。
2.穩中求變,變中求新
2011年英語命題本著“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原則,在2010年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完形填空題由2010年選詞填空變為三選一(分值沒變);書面表達由2010年的一篇大作文變為小作文和大作文兩部分(分值沒變);命題方式也有所變化,由2010年的寫出提綱、關鍵詞及作文變為寫應用文和記敘文,這種變化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3.注重雙基,強化能力
2011年的試題注重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試卷通過多種題型考查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重視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掌握程度。如,聽力部分的Part I、Part II、Part III、單項選擇題、情景交際的A題、閱讀理解A題、B題和C題等均是考查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試題。閱讀理解D題和作文題重點考查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4.科學命制,確保信度
堅持中考命題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才能保證試題的信度。2011年大部分英語試題的命制都能從知識考點、使用情境、能力立意等不同的角度考慮,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靠死記硬背就可以得分。
例如:23.The birthday cake good. We all can’t wait to eat it.
A. sounds B. tastes C. smells
乍一看,3個選項都是系動詞,都可以與形容詞連用,但是結合語境“We all can’t wait to eat it.”,就能判斷答案只能為C。所以,情境的鋪設在這道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圖文并茂,彰顯亮點
圖片、圖表、圖像等背景材料多樣化,卷面活潑,彌補純文字、數字閱讀枯燥乏味的不足,情景、意境和諧交融,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聽力部分Part I聽敘述選擇正確圖片,主要考查了學生準確識圖、仔細分辨各圖異同,找出與所聽信息相關的圖片。命題者采用自畫圖片,圖片生動形象,表意明確,有很多相似之處,圖片之間有較強的干擾性。
6.取材廣泛,語境真實
2011年的命題很多材料來自于生活實際、社會現實和一些熱點問題,這些語境真實、內容廣泛的素材更有利于中考檢測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英語試題中有原汁原味的原著,也有改編的短文。體裁有新聞、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所選材料涉及到新聞熱點、早起的好處、醫生幫助患者、中西方邀請朋友就餐習俗的不同、西方國家教師布置作業等內容。
7.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2011年的試題處處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情景交際部分選取了“校報記者采訪紀實”和“去香港度假”的話題,考查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運用得體的語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發散思維的能力,同時兼顧了對學生語言技能的檢測。試題情景真實,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反映時代特點。
8. 注重思維,適度開放
書面表達中的B題是開放性試題,圍繞“母愛”的話題,要求學生對“母親的付出→將怎樣回報→感激之情”展開描述。該話題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每個學生都有切身體會,都有話可說,而且所需詞匯比較簡單,學生表達相對容易。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此題檢測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形成的情況。
9. 以生為本,人文關懷
2011年的英語試卷充滿了濃郁的人文情懷。如閱讀理解C題“A Singing Doctor”,描述了一個充滿愛心而又極富創意的醫生如何救治病人的故事,文中倡導的“幫助他人、關愛他人”的精神也與我們的時代相吻合,這也是我們當代中學生所須要具備的精神品格。
二、存在的問題
(一)從答題情況來看
1.單詞失誤率較高。從閱卷中看到部分學生出現單詞拼寫錯誤,如sun寫成son;England寫成Englond;impolite寫成polite或pilote;later寫成了late。
2.書寫不規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書寫不規范,有的寫的太草;有的是a、o、g不封口,r、v或u、v寫的一樣,無法辨認;有的寫的y和g或c和e很像,不好區分,給網上閱卷帶來很大的困難。
3.信息檢索失誤。在聽力中,部分學生把時間next week 寫成last week,而參觀地點要求是國家(country),有些考生寫的卻是城市(London),禮物a toy car寫成了a car等,這些問題都是屬于信息檢索失誤造成的。
4.語篇歸納概括能力較低。閱讀理解D篇文章主要考查學生在閱讀和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對文章做出歸納、概括。但是部分學生解答此題時,只憑文中的只言片語便斷章取義,沒有把文章的標題、主題、細節、結論或結局等有關問題綜合考慮,就做出了判斷,因而造成理解錯誤,出現失分現象。
5.審題不認真。在作文中,部分學生沒有認真審題,應用第一人稱寫“自己的母親如何付出……”,卻用了第三人稱寫別人母親的付出,結果造成“跑題”的現象;還有的學生沒有看出題目涉及“母親的付出→將怎樣回報→感激之情”3個方面內容,只寫了其中一二方面內容,造成敘述不完整,出現失分問題。3部分內容的時態不同,因學生沒有仔細審題,時態出現錯誤。
6.用詞不準確。在完形填空中,部分學生對詞義辨析和固定搭配掌握得不好,造成失誤;在閱讀理解D篇中,部分學生用詞不準確,把固定搭配take one’s advice寫成了take one’s idea。
7.在特定語境中運用語言能力較差。情景交際B題是打算去香港度假的對話,部分學生在特定語境中運用語言能力較差,造成不能夠根據上下文的語境進行準確地推理和判斷。如,有的學生對be going to的句型掌握得不好;有的學生根據上下文沒有推斷出應詢問出行方式;有的學生沒有理解對話的深層含義,不知第54小題應使用“提醒他人”的句型。
(二)從命題角度來看
1.有的試題命題不嚴密。第26小題題干涉及到“時間修飾電視節目、報紙、雜志”等名詞時,通常用“時間+’s+名詞”。此題語言表述得不準確給學生造成很大障礙,很多學生錯選了B項。
—Sally and Rose about the TV show yesterday.
—Let’s join them quickly.
A. talk B. talkedC. are talking
2.有的試題不符合課標要求。《課程標準》要求命題不應超出學生3年所學的內容,應以“五級目標”為依據,標志在教材中出現得很少,很多標志不是常見的,以這樣的內容命題有失教育測量和教育評價的公平性。如第31小題:A圖 原意是“Don’t drink drive.”,屬于交通安全標志,而題干中“安全(safety)”指各種“安全”,二者概念不吻合。另外A圖的標志在公共場所很少見到,此題學生只能用排除法來獲取答案。
3.有的試題區分度過低。閱讀理解E篇中的第81小題:List a kind of your favorite holiday homework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所設題目過于寬泛,閱卷時出現幾百種答案,這樣的試題區分度過低,會使試卷的信度降低。
4. 有的試題預設難度與實際測試難度相差過大。預設難度系數對命題者來說是一件很難把握的事情,有時預設和實測會有很大距離,今年的試題也有這種現象,如第5小題和第12~16小題預測難度系數為0.7,而實測難度系數為0.47~0.48;第31小題預測難度系數為0.7,而實測難度系數為0.3;第37預測難度系數為0.3~0.0,而實測難度系數為0.54。
三、建議與措施
(一)對英語教學的建議與措施
1.求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教學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方向轉化,使學生成為主動獲得知識的主體,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2.求源:教師應重視語言知識的形成和語言規律的建立過程。教師對中考片面的理解,使其只注重語法教學而忽視了對基本詞匯、基本語言技能的建構過程,造成學生詞匯不過關,拼寫詞語不規范,詞語不會辨析等問題,和學生不會根據語境運用恰當語言與人交流的現象。有了詞匯才能學好語法,理解語篇。也就是說,越是原始的知識,遷移能力就越強,因此,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和知識意義的建構,在知識獲得的初期十分重要。
3.求真:突出語言學科特點,重視“四會”技能的培養。2011年的試題中有語篇6個,對話2個,作文2篇,根據這些內容,教師在教學中須要重視閱讀教學,從多角度訓練學生閱讀的各種技能,如尋讀、略讀、速讀、查讀等,學會找關鍵詞、主題句,能歸納、概括文章的大意,只有既理解又會應用,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求高:教師站位要高。這不僅是指知識層次、教學能力,也包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程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等。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知識的點撥上才能游刃有余,舉重若輕,并引導學生加強知識的橫向或縱向聯系,從不同角度解讀新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
5.求低:教師應重視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教師應將新授課和初三總復習加以區分,不能時時刻刻瞄準中考。其實,即使是中考試題也有70%左右的容易題和20%中等難度題,“雙基”教學不應弱化。因此教學中要避免那些大題量、高難度、怪方法的題海戰術,初一、初二時盡可能夯實基礎,嚴把單詞關和拼寫關,強化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初三時要在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上下工夫。
(二)對今后命題的建議
1. 完善學科命題培訓體制
命題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科修養直接影響并決定著學業考試試題的質量。因而,加強學科命題技術培訓,完善學科的培訓體制,是確保試題穩定性、科學性和創新性的關鍵。
2. 加強命題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創新性
從目前的情況看,參加命題的教師在課程理念、學科專業素養、語言功底、文學修養、心理素質、計算機水平等方面,還缺乏經驗和鍛煉。在今后教學和教研中,應切實加強對教師學科專業素養和命題技術的培養,努力提高命題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創新性。
3. 建立學科試題庫,科學規范命題行為
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初中各學科試題庫,并不斷增加、更新試題的儲備,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不僅能改進中考命題工作,也必將引導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
E-mail:vipdjl@163.com
編輯/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