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3年級上冊“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通過體驗1秒及幾秒等持續時間的長短,培養學生估計較短時間的能力。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過對秒的學習體驗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秒”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秒”,感受、體驗“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正確區分時間單位分、秒,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鋪墊孕伏
師:同學們,每年的除夕夜我們都要守歲,迎接新年的鐘聲,現在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那幸福的時刻好嗎?(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倒計時,真是太高興了,不過你們注意到了嗎?剛才我們在倒計時的時候10、9、8、7……是用什么時間單位計時的?猜對了嗎?是秒,秒是比分還短的時間單位,生活中常常用秒來計量很短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來計時的?
生:我知道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是用秒來計時的。
生:我知道運動會上百米比賽時是用秒來計時的。
生:我知道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上是用秒來計時的。
【設計意圖:創設新年晚會倒計時的情境,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知道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短的時間單位——“秒”。再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用到“秒”的實例,以此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他們對新知的探究欲望。】
師:看來生活中用秒計時的地方還真不少呢,用什么來計量秒呢?老師要帶大家到鐘表店去看一看,(課件出示)一號鐘表是秒表,是專門用來計量“秒”的,2號和3號是電子表,2號鐘面的時刻是15時06分26秒。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3號鐘面上所顯示的時刻。4號、5號、6號是帶有秒針的鐘表,一會兒我們還要認識它。
二、自主探究,體驗內化
1.觀察秒針
師:剛才我們在鐘表店認識了一些能記量秒的鐘表,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觀察鐘面上的3根針,哪根是秒針?誰愿意到前面來指給大家看?(生指認秒針。)
師:老師要和你握握手,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很勇敢,老師最喜歡勇敢的孩子了。
師:孩子們你們再認真地觀察一下,秒針和時針、分針有什么區別?
生:秒針最細。
生:秒針最長。
生:秒針走得最快。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太好了。鐘面上有3根針,其中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2.認識秒針
師:再看大屏幕,認真觀察鐘面上的秒針是怎么走的?從中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
生:發現秒針 是一個小格一個小格走的,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1秒。
生:秒針是順著1到12的順序走的。
3.認識1秒
師:你們知道秒針走一個小格是多長時間嗎?
生:我知道是1秒。
師:你們說得對不對呢?我們再來看一下。(播放課件)秒針確實是一個小格一個小格走的,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1秒,孩子們,你們的發現真是太重要了。(板書: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1秒)
4.認識幾秒
師:秒針走一個小格是1秒,走2個小格就是幾秒?孩子們一齊說。(2秒。)
師:孩子們請看,(播放課件)秒針走了幾個小格?是幾秒?
生:是4秒。
師:你怎么知道是4秒的?
生:因為秒針走1個小格是1秒,走4個小格就是4秒。
師:真棒!掌聲送給他。
師: 孩子們再看,現在秒針走了幾秒呢?
生: 5秒。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到秒針走了5個小格,所以是5秒。
師:我們再來看,秒針走5個小格是幾個大格?(一個大格。)秒針走5個小格正好是一大格,也就是一個大格有5秒。
師:如果秒針走兩個大格是多少秒?一齊說,(10秒。)對不對呢,我們來看一看。(播放課件。)
師:咱們做個游戲好嗎?游戲的名字叫“猜一猜,想一想”。游戲的玩法就是:如果讓秒針繼續走下去,你猜它走了幾個大格,想一想走了多少秒?看誰猜得快,想得準。
生:我猜秒針走了5個大格,是25秒。
生:我猜秒針走了6個大格,是30秒。
生:我猜秒針走了12個大格,是60秒。
師:同學們真聰明,我們學習時不但要勤動腦,還要勤動手,下面我們動手撥一撥親身體驗一下好不好?請聽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說多少秒,你就撥多少秒,每個同學輪流來撥,其他同學要認真觀察,他撥得對不對,準備好了嗎?好,開始。(師參與到學生學習小組中。)
5.探究秒與分的關系
師:到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秒,那么秒和分有什么關系呢?下面小組合作共同驗證,請聽老師的要求:組長撥動秒針一周,其他同學要認真觀察并且思考這樣兩個問題。看大屏幕。(看: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想:分與秒有什么關系?)為了便于觀察,請同學們把秒針和分針撥到12,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老師知道你們已經觀察到了秒針和分針的變化,我們一起再來觀察一次。(播放課件。)
師:孩子們,秒針轉動一圈,分針有變化嗎?分與秒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把觀察和思考后的結論在小組內討論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
生:通過觀察我知道,秒針轉動一圈的同時,分針就走一個小格。秒針轉動一圈是60秒,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所以1分等于60秒。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剛才這個小組的同學,在觀察的時候很認真,討論的時候很激烈,尤其是這個小朋友,回答問題特別精彩,掌聲送給他。
師:哪個小組愿意像他這樣匯報。(其他小組匯報。)
師:正像同學們發現的那樣,秒針轉動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一個小格,秒針轉動一圈是60秒,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所以60秒等于1分,1分也等于60秒。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認真觀察鐘面,認識秒針,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利用實物鐘表和形象生動的課件,通過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等學習過程,探究秒針與鐘面上小、大格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秒的概念,得到秒與分之間的進率。這樣把“想”的時間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學”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和諧的氛圍中自主探索有關“秒”的知識。】
6.感受1秒及幾秒
師: 看來,同學們對“秒”這個時間單位有了一定的認識了,那么, 1秒究竟有多長呢?我們來感受一下,(課件)你聽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了嗒的一聲。就是1秒。
生:我聽到了滴答一聲,就是1秒。
師:如果你用一個動作記住1秒,你想用什么動作?
生:我想用點一下頭來記住1秒。
師:好,我們一起來點點頭。
生:我想用邁一小步記住1秒。
師:也不錯,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生:我想眨一下眼。
師:老師和你們一起眨,是呀,眼睛一閉一睜1秒就過去了,真快啊!(學生會心地笑了。)
師: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次就用你自己的方法記一記1秒有多長?(播放課件,學生感受1秒。)大家的方法都不錯,剛才同學們感受到1秒的長,你覺得1秒的時間過得怎樣?
生:太快了!
師:是啊,1秒的時間真的很短,我們感覺做不了什么,但是,一些現代化的工具在1秒鐘內,卻能做很多事情呢!大家想見識一下嗎?(課件出示。)看了這么多的介紹,現在你們對時間有什么感受呢?
生:雖然我們在1秒鐘內做不了什么事,但是現代化的工具卻能做那么多事呢!真了不起!
生:是啊,我還以為1秒做不了什么呢,原來1秒這么重要啊!
師:是啊,雖然1秒很短,但是只要把1秒1秒積累起來,也會做很多事情呢。
師: 同學們,剛才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記住了1秒有多長,那你知道5秒有多長嗎?現在還用你自己的方法,看著大屏幕上走動的秒針,跟著它的節奏一起來感受一下5秒有多長,好,開始吧!(課件出示:鐘表動畫展示5秒的時間。)
師:老師想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跟著秒針的走動做動作感受5秒,誰想來試一試?
生:一名同學跟著秒針一邊點頭一邊數數。
師:他做得可真好,和秒針的節奏一模一樣,不快也不慢!(老師撫摩孩子的頭,以示贊許。)
師: 接下來還用感受5秒的方法來感受一下10秒,注意這次秒針還是從12開始走的,秒針走的聲音會慢慢消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當你覺得到10秒了,就睜大眼睛,看看你看到的是幾秒,看誰要用自己的方法計時計得準。
生:我看到的是8秒。
生:我看到的是9秒。
生:我正好看到10秒。
7.估測活動
師:看來有的同學的小鬧鐘的節奏不是很準呀,那接下來要調整好你的節奏,再來一次,用你的方法估測一下時間。下面老師請1名同學從座位的后排以正常走路的速度,走到講臺前,大家還用同樣的方法估計他用了幾秒?老師計時。(教師手表計時。)開始,停。說說他用了幾秒。
生1:他大約用了6秒。
生2:他大約用了7秒。
師:老師告訴大家,他準確的用時是8秒。
師:看來大家估計得比較準了,估計的過程中有點兒誤差是正常的。
8.感受1分鐘
師: 看來同學們都會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知識了,真棒。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輕松一下,聽一段美妙的音樂。聽的時候,用你喜歡的方式,估一估這段音樂大約多長時間。
師:誰估計的接近60秒?那么,一分鐘同學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想不想試一試,老師給大家計時,看一看誰1分鐘做的事情最好。同學們可以寫字、畫畫、讀書,背誦古詩,唱一首歌等。
生:我1分鐘寫了20個生字。
生:我1分鐘做了5道數學計算題。
生:我1分鐘做了50個下蹲的動作。
【設計意圖:以時鐘秒針走動時發出的滴答聲為節奏原型,讓學生靜靜地聽,感受1秒的長度,引導學生創造出表示1秒的動作,使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單位“秒”,由抽象變具體;同時在數學游戲和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去估一估,充分體驗持續1秒、5秒、10秒、60秒的時間長短;最后,讓學生試一試在1分鐘內、1秒鐘內能做些什么,給學生創造了再次體驗、感受、內化的時間與空間。就這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究、親身體驗1秒、幾秒再到60秒,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使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水到渠成。】
三、學以致用,升華情感
師:原來,我們在1分鐘的時間里可以做這么多事情,我們的老朋友聰聰用1分鐘寫了一篇數學日記,大家看看他寫得怎么樣。(課件出示附原文:早上我7 時起床,用5秒洗臉刷牙,吃早飯用15分鐘,系紅領巾用15分鐘,15 秒走到學校。)
師:同學們都笑了,為什么?
生:他有的時間單位用錯了。
師:誰愿意幫他改一改?你來試試,修改后怎么樣?
師:是啊,我們在運用時間單位時,一定要根據生活實際來選擇,不然就會出現笑話了。
師:剛才我們用學過的知識幫助了聰聰,聰聰特別高興,你們高興嗎?老師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體育老師要在我們班選一名小裁判,不過要接受一項挑戰,有信心嗎?(課件出示習題。)
實驗小學3年級組男生60米跑決賽成績表
生:我認為冠軍是劉冰,亞軍是崔海。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應該是張龍,因為在體育比賽中,誰用的時間最短,誰就是冠軍。(學生為他鼓掌。)
師:對,他說的有理有據,看來小裁判非他莫屬了,掌聲鼓勵一下吧!
師:其實在一些競爭激烈的國際體育比賽中,甚至比秒更短的時間,都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課件出示)大家請看這是誰呀?對,是劉翔,這是他奪得奧運冠軍,為國爭光的視頻。當時他比第二名只快了0.27秒,還不到1秒呢,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
【設計意圖:學習數學的價值就是學以致用,幫聰聰修改數學日記和爭當小裁判這樣有層次的練習,起到了鞏固所學知識、活躍思維、提高學生靈活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劉翔奪得奧運冠軍為國爭光的視頻,既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又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之情,使情感得以升華。】
四、畫龍點睛,享受收獲
師:是呀,正是這短暫的分分秒秒的累積,才構成了我們的精彩生活,也讓我們在這分分秒秒的累積中學習到了無盡的知識。同學們,你對時間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呢? 學生談對本節課的收獲。
師: 最后老師還有一句名言要送給你們:(課件出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們永遠銘記古人的教誨吧!
【設計意圖:在學生情緒與思維的高漲期,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梳理新知,便于內化新的認知,長此以往,有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送惜時名言可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也達到了課已盡意猶存的教育效果。】
評析:
綜觀整節課,雖然知識性目標比較簡單,但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等單位能用具體物體來表現,比較抽象,單位之間進率也較復雜。教者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逐步建立1秒、幾秒及1分時間觀念,可謂匠心獨運,事半功倍。體現以下突出特點:
1.凸顯多媒體功效
對于時空概念尚在形成階段的3年級學生來說,“秒的認識”這節課是抽象枯燥的,學生們喜歡用形象的聲音和色彩、感覺來思維,徐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變靜態的文本教材為動態的學習資源,學生能清晰地看到秒與分之間的進率,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生動、活潑、快樂的學習氛圍。
2.凸顯學生的地位
1秒鐘看不見,摸不著,1秒鐘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在這節課中徐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細節,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猜想、驗證等學習過程深化自我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認知參與、情感參與、行動參與,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讓秒的節奏留在學生心中,感知秒的實際意義。使學生對“秒”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從直觀體驗到生活中秒的存在,最后使學生頭腦中“秒”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而是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
3.凸顯教育功能
1秒鐘雖短暫,但價值無限。徐老師通過學生自主體會1秒鐘能做哪些事、劉翔奧運奪冠視頻、古人教誨等讓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可以說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