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規律,創新方法,家校應該并肩打造“收心課堂”。作為教師應細心雕琢好“魅力環節”,開學初就有序推進“過渡教學”,借助激活課堂的感染因素、豐富課外文體活動方式、放緩學習進度、降低學習難度、保證作業適量、讓學生制訂新學期成長計劃等方法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并積極和學生家長聯系,開展有效協作,尋求心理教師的幫助,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努力提高“收心課堂”的施教效果。
尊重個性,循序漸進,家校應該同步優化“舒心環節”。要循序漸進,無論家庭還是學校在化解“開學綜合癥”時都應采取較為靈活的方式,注意將學和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時有自己喜歡的教育氛圍,在玩時有明確的參與目標,這樣的疏導才會讓學生盡快“收心”,否則,一味地灌輸、單調地要求,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逆反和叛逆心理。要尊重個性,無論家長還是教師在化解“開學綜合癥”時都應營造出一種民主的氛圍,放下架子,用一種開放、平等、傾聽的姿態和學生進行交流,多一些愉悅的態度,多一些協商的口吻,多一些建議的方式,這樣才會激發出學生們的快樂心情,才會更容易誘發他們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困惑,才會更加有效地幫助他們盡快“收心”。
上好開學“收心課”,盡快化解“開學綜合癥”,讓學生的內心可以盡快歸于寧靜,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充滿挑戰、充滿誘惑的新學期。新學期到了,讓每一位家長和教師都能聽著這“無聲的鈴聲”習慣性地走進“收心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