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間能成為朋友固然是好事,不能成為朋友也不必自責,正常的師生關系有何不好呢?
“教師就是教師,學生就是學生,師生關系就是師生關系,實在沒必要拿什么朋友關系來比附師生關系。”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對師生關系一個理性的、科學的要求和定位。日常工作中,教師需要的除了愛,更要有專業技能和專業意識,要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專業技能的能力,要有通過教育把學生培養成情智兩全的人的意識。人生的某個階段,愛的力量或許可以創造某方面的奇跡,而在其他階段,理性的生命雕塑則更有利于校正人生的航向,激發生命的潛能,創造生命的奇跡。
“即使師生成為朋友是一種美好境界,也不必成為全體教師追求的目標。”確實,師生間“能不能”成為朋友,“應不應”成為朋友,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互相尊重!“尊重學生和與學生成為朋友兩者間的距離是非常大的。”教師在精神和人格上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遵守著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教育活動就能得以正常開展。如果我們的教育必須靠“朋友”這種私人關系才能得以很好地開展,那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們對法治社會強調的“規則看守一切”于何顧?在這個強調法治、強調規則的社會里,建立專業的、理性的師生關系更合理、更科學,用教師的專業素養去引領學生應該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