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師都遇到過這樣一種現狀:班上發言的同學總是那么幾個,而其他同學總是干啟不發,真是老師頭疼,家長無奈。殊不知,這些同學大多數也都在承受著內心的煎熬。他們在舉手與不舉手之間徘徊,在回答與不回答中猶豫,就像那些在孕育生命的蛋卵一樣,努力掙扎著。歸根結底是這些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障礙,他們大多沒有自信,有太多的焦慮和恐懼:怕自己回答不好,怕錯了老師會批評、同學們會笑話……在內心的猶豫中,他們會緊張、冒汗,心跳會加快。他們或許以前回答問題受過打擊而導致自信心降低,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回答過一次問題而導致自信心不足。其實,在眾多心理素質中,自信心尤其重要。國外一些心理學家跟蹤調查了數百名智力發展水平較高,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大致相同的少年。當這些被調查的對象步入顯示成果的年齡時,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有的成了事業上的佼佼者,有的卻無所作為。研究結果表明:個體的心理定式在成才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內心傾向較穩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過自我否定傾向較明顯的人。自信心作為一種積極進取的內部動力,其發展水平是與活動的成敗相對應的。
正如范德比爾特所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這充分說明自信心是成才的重要條件。 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隨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怎么樣幫助他們,讓他們打破心靈的束縛,大膽地回答問題,培養自信,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這里我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用微笑鼓勵學生激發自信
在我的課堂上,我善于用心去發現那些不自信的孩子,總是用微笑去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自信。
在我講《搭配》一課中,我提出一個問題:有1、5、6三個數,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三位數?同學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還有誰想回答問題?還有一些同學躍躍欲試,我把目光放在了不舉手的同學身上,這時我觀察到了一個同學,他一會兒把手放在桌上,一會兒又把手放下,顯得局促不安。我把目光鎖定在他身上,這個同學絕對需要我的幫助。我走到他面前,微笑地看著他,他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注,我相信微笑就是陽光,一定能消除他心中的恐懼。果然,這個同學瞅了我一眼,遲疑地抬了一下手,我馬上叫起他。他有點慌亂,回答得有些緊張,等他答完題,我馬上總結,這位同學說得非常棒,讓我們為他勇敢地 站起來、精彩的回答而鼓掌。老師善意的微笑激發了他的自信。這位同學笑了,其他同學也感受了鼓舞,紛紛地把手舉了起來。
微笑是人與人心靈之間的橋梁,能拉近師生的距離,一個微笑或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不要小瞧站起來回答問題,這是戰勝自己,找回自信的嘗試與磨煉。微笑是無價的,它給學生的信任和鼓舞更是無窮的。
用言語激勵學生培養自信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溫和的語氣,親切的話語,都會使孩子如浴春風,特別是那些缺乏自信、膽小、內向的孩子更須要安撫和鼓勵。
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中,我問學生:“25個2相加還可以怎樣表示呢?”不少同學“唰”一下就把手舉起來了。我找幾位同學說完以后,又觀察其他同學,尋找“掙扎中的蛋卵”。我發現一個同學正“舉著手”,那手指頭剛剛露出桌子的邊緣,不注意絕不會發現。我走過去,在離他不遠處站住,瞅著他說:“誰還想說,我們不僅要做誠實的孩子,更要做勇敢的孩子,把手高高舉起,就是戰勝自己的過程。”這個同學手稍微往上探了點,我馬上熱情地說:“某某表現得真不錯,把手舉得真高,給他鼓勵。”接著我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他講得很好。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激發了他的自信。相信學生,鼓勵他們參與。美國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自信,我們就必須相信他們。”學生回答一次問題,就堅強、勇敢一次,自信就增長一次,相信下次他一定會把手舉得更高。
用動作鼓勵學生建立自信
幼兒最喜歡爸爸和媽媽的擁抱與撫摸,這樣會讓他有安全、親切的感覺。其實我們的學生也一樣,你摸摸他的頭,握握他的手,他也會非常開心。在我的課堂上,我很注重給學生動作上的鼓勵。
在講平均數這節數學公開課時,我講到什么是平均數,誰來說說你的看法,討論后請回答。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在課間巡視,發現一個同學面部表情非常嚴肅,身體繃直。我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親切地問:“你怎么了?”她說:“老師,我上課從來沒有回答過問題,我可能是沒有自信了。其實,我非常想站起來回答,可是我不敢。”她有些激動,我又輕輕地拍拍她的后背,我說:“你已經很勇敢了,能把這些話說給老師聽,老師就在你身邊。老師給你加油,你一會兒能站起來說嗎?”她點點頭,我看出來了,她還是有點緊張,我又摸摸她的頭,讓她放松下來。開始回答問題了,同學們非常踴躍,接龍似的說下去,說得非常好。在一個空檔中,我說:“同學們真棒,你們都非常有信心,精神飽滿,語言流暢,誰還想談談?”同時,我拍拍這位同學,她好像得到了什么暗示,又像下了很大的決心,她把手舉得高高的。她說得不是很好,但她能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問題,已經很了不起了。同學們也都非常驚訝她今天的表現,給她鼓了好幾次掌。我看出來,這個孩子非常激動,她此時的感覺一定很棒。邁向自信的腳步只要走了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可見教師要在教學中、活動中不斷地創造成功的機會,讓自卑的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到當中來享受成功的快樂,并適當地給以動作上的鼓勵來建立學生足夠的自信。
總之,在我們的課堂中,應該滿腔熱情地因勢利導,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設條件等手段強化它、發展它,打破小學生心靈的束縛,架起他們自信的橋梁。讓學生的自信和勇氣能油然而生,讓他們的自信在一次次內心的掙扎中迸發出來 。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榆縣明德小學)
編輯∕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