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研究者通過觀察大量動植物的活動規律,發現了動植物生命的內部有一個像時鐘一樣的機構,叫“生物鐘”。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很多動植物的活動規律,懂得生活中應該認真觀察。本文采用總分總的手法,第1段總的說明大自然是一座奇妙的時鐘。第2、3、4自然段分別講述了植物、動物的不同活動時間。最后一段揭示了“生物鐘”。這種結構安排,使文章層次清晰,說理透徹。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本課14個生字,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寫作思路,初步感知“生物鐘”。
2.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豐富語言,練習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同一意思。
3.學生能夠樂于細心觀察,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讀文,了解課文內容,感知“生物鐘”,豐富語言,練習用不同語言表達同一意思。
一、課前談話及導入
師:初次見面,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王,你們可以叫我王老師。王老師這個人愛讀書,而且我有個習慣,凡是我讀過的喜歡的文章都要和周圍的人分享。今天這節課王老師就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嗎?上課!
這是一個發生在印度班加羅爾城的真實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對特別的伙伴,它們是誰呢?(多媒體課件出示:“猴子與狗”圖片)沒錯!就是一只金毛猴和一條大黑狗。這對伙伴很有意思,它們總是約會。每天早上9點半,注意是每天早上9點半,猴子先來到街邊的一棵樹下,隨后大黑狗搖著尾巴就趕來了。于是猴子便騎上狗背,就這樣,它們就大搖大擺地逛街去了。有意思嗎?當地人也覺得非常有趣,于是他們跟著圍觀。久而久之,人們產生了疑惑。動物!它們沒有手表,沒有類似于時鐘的計時工具,可它們天天如此、年年如是的約會,從不失約也從不遲到,這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嗎?后來,我們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原來的的確確有一座時鐘在給它們指明時間,這是一座什么時鐘呢?答案就在你手中的文章里,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這是什么時鐘。
(生自讀第1段。)
師:這是什么時鐘?
生:“自然界的時鐘。”
師:今天我們就來讀《自然界的時鐘》(板書課題)。
師:這不是一般的時鐘,它在哪?讀課題回答我。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詞,理清文章脈絡
師:相信此時你的心中一定還有許多疑惑,帶著你的種種疑問,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自己享受這篇文章吧。
生:自由讀課文。
師:了解這座時鐘,必須讀懂作者的話,那么就離不開這些幫手。(課件出示:蛇麻草、野薔薇、龍葵、芍藥。)
(一名學生讀詞語。)
師:這些詞語中好多字都有一個共同的偏旁。
生:草字頭。
師:對,因為它們都是花的名字,讀花的名字要美美地想著它的樣子來讀。
(生讀詞語。)
師:(課件出示:凋謝、收攏、喇叭、爭奇斗艷)繼續看,你又認識多少。
(一名學生讀詞語。)
師:這些詞語又都是寫什么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看一看。(課件出示課文中詞語所在的句子。)誰來給大家讀讀?
生: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點左右開放,到八九點鐘就凋謝了。
師:顯然凋謝和開放是一組反義詞,那你能說說“凋謝”的意思嗎?
(生不語。)
師:你看剛剛還開放的花,此時它的花瓣……
生:都掉了。
師:對。這就是“凋謝”的意思。繼續讀下一句。
生:牽牛花大約在清晨4點才打開喇叭,快中午時便收攏了。
師:同學們,給“打開喇叭”和“收攏”換個詞來讀這句話。
生:牽牛花大約在清晨4點才開放,快中午時便凋謝了。
師:原來“打開喇叭”就是——
生:開放。
師:收攏說的就是——
生:凋謝。
師:讀讀最后一句。
生:7點鐘芍藥開始爭奇斗艷。
師:聯系上下文,“爭奇斗艷”也是描寫花開的。這里有“爭斗”有“奇”有“艷”你覺得它說的是花怎樣的開?
生:我覺得是比著開。
生:我覺得是比著看誰開得奇特,看誰開得鮮艷。
生:我感覺它們是競相開放。
師:對,這就是爭奇斗艷的樣子。這些詞語寫得都是花開和花謝。
師:還有一個詞語。(課件出示:皎潔。)
(一名學生讀詞語。)
師:“皎潔”在課文中是描寫什么的呢?這又與課文中的花有什么關聯呢?
生:皎潔的月夜,它說的是花開放的時間。
師:這些詞語都出現在課文的第2段。短短的一段話中作者寫了這么多花名,還介紹了它們開放和凋謝的時間。作者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老師把這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范讀第2自然段。)
師:這段話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這段話作者告訴了我們很多花開放和凋謝的時間。
師:那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
生:仔細觀察一下各種花兒開放和凋謝的時間,你就會發現它們各有一張時間表。
師:同意這一句的請舉手。
(生舉手。)
師:整段話都是圍繞著這一句來寫的,這樣的句子叫——
生:中心句。
師:有中心句的段落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概括整段話的內容。下一段中也有一句話能概括整段的內容,誰來繼續讀。
(一名學生讀第3自然段。)
師:你找到了哪句話來說明這段寫了什么。
生:植物知道時間,小動物也是這樣。
師:小動物也是哪樣?把“這樣”背后的內容說出來,就是這段話要說的。
生:植物知道時間,小動物也知道時間。
(板書:植物 動物。)
師:這句話更有意思,它不但概括了這段話的內容,還強調了上段話寫了什么。這樣承上啟下的句子叫……
生:過渡句。
師:有過渡句的段落我們可以用它的后半句來概括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第3段描寫小動物的段落。)
師:看看這段是不是寫小動物的?它寫了老鼠的“蠢蠢欲動”,還寫了貓頭鷹在“巡邏”。
師:生活中都什么人巡邏啊?
生:警察。
生:保安。
師:工作起到防范、警戒作用的人才巡邏。那這里貓頭鷹在防范什么呢?
生:貓頭鷹在防止老鼠出來偷糧食。
師:像老鼠這樣要出來做壞事,想搗亂就可以說它在……
生:蠢蠢欲動。
師:這段話果真是寫小動物的。下面的段落中還有一個這樣的句子。你快速默讀,一定能發現它,就用它來說說下一段寫了什么。
(生默讀。)
生:不僅如此,連沒有手表的昆蟲也知道花兒開放和凋謝的時間。
(板書:昆蟲。)
師:過渡句的前半句說的是之前的內容。那你能像剛才那樣,把如此的內容加進去再來讀讀這句話嗎?
生:不僅小動物和植物知道時間,連沒有手表的昆蟲也知道花兒開放和凋謝的時間。
師:小動物也知道時間,這自然界還真是奇妙!我們繼續往下讀,看看最后一段作者又告訴了我們什么。
(一名學生讀最后一段。)
生:作者告訴我們在動植物生命的內部還有一個像鐘表一樣的機構,生物用它計量著時間。這個神秘的生命之鐘,就叫“生物鐘”。
生:作者還說就是有了生物鐘,植物、動物、昆蟲才知道時間的。
(板書:生物鐘。)
師:這樣總分總的寫法,結構清晰,便于讀懂文章內容。我們只要把每段話的意思串聯起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一起試著說一說。
師說關聯詞,學生概括:自然界中不僅植物知道時間,動物知道時間,連昆蟲也知道時間,這是因為它們體內有一個像鐘表一樣的機構,叫做生物鐘。
三、再讀課文,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妙,積累內化,練習運用
師:正是生物鐘的支配,一到夜深人靜,看不懂時鐘的老鼠就蠢蠢欲動,貓頭鷹就開始巡邏。東方欲曉,百鳥啼鳴,日落西山,鳥入林,雞上窩,這些都是生物鐘的作用。課文中還有哪些現象也是生物鐘在起著作用呢?靜靜地讀讀課文,把這些現象畫出來。
(生默讀圈畫。)
師:好,我們按順序說說你的發現。
生:公雞報曉。
師:這是……
生:這是公雞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師: 連起來把話說完整。
生:公雞報曉是公雞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師:就像這樣繼續說。
生: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3點左右開放,到八九點鐘就凋謝了,這是蛇麻草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牽牛花大約在清晨4點才打開喇叭,快中午時便收攏了,這是牽牛花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5點鐘野薔薇放開笑臉,這是野薔薇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6點鐘蒲公英和龍葵向你點頭,這是蒲公英和龍葵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7點鐘芍藥開始爭奇斗艷,這是芍藥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到了太陽當頭的時候,美麗的午時花才顯示它的美貌,這是午時花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下午6點鐘,絲瓜花悄悄地打開了花瓣,這是絲瓜花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日落西山以后,夜來香不聲不響地開始吐香,這是夜來香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生:月光花在皎潔的月夜里才開始打開花瓣,好象美女揭開了面紗,這是月光花體內生物鐘的作用。
師:原來植物能夠按時開放都是生物鐘的作用。記住這些花的生物鐘,即使不看手表,我們也能知道時間。同桌兩個人試著考一考,一名同學說什么花開,另一名同學猜時間。
(生合作記花開的時間表。)
師:我來考考你們,這次我來說時間,你們一起說什么花開放。
師:黎明三點左右。
生:蛇麻草開放。
…………
師:(課件出示花開時間表,時間表中全部用“開放”說花開)讀讀我們這張時間表,同樣是寫花開,可帶給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文字一樣嗎?
生:不一樣,因為作者用了很多不一樣的詞語。
生:作者的話寫得比我們的美。
生:作者用了很多擬人寫法。
師:是啊!作者只提到了兩種花凋謝的時間,他就用了“凋謝”和“收攏”兩種不同的說法。8種花開放作者用了8種不同的說法來描述,每一句都讓我們看到不同的畫面。這就是作者語言的精妙之處。
師:我們一起找找課文中和這些開放相對應的詞語,我用“開放”這個詞來讀,我找一列同學用文中作者的語言來讀,你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畫面。
師:牽牛花開放。
生:牽牛花打開喇叭。
師:這畫面和老師讀的一樣嗎?
師:野薔薇開放。
生:野薔薇放開笑臉。
師:你看到野薔薇的樣子了嗎?
師:蒲公英和龍葵開放。
生:蒲公英和龍葵向你點頭。
…………
(課件出示:第2段描寫花的段落,“開放”的不同說法紅字標注。)
師:這樣寫避免了語言的重復,而且帶來的畫面生動多了。所以才會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此時的花園就像被哈利·波特的魔法棒指揮著一樣,一切都活起來了,動起來了。想著各種花開的樣子,誰再來讀讀這一段。
(一名學生帶著感受讀課文。)
師:我們一同走進這座自然界的花園感受一下這花開的盛宴。
(生齊讀第2段描寫花的段落。)
師:這種美還在延續著,文字最后用的是省略號,透過它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能說一處也可以。
(課件出示:睡蓮早上8點 。萬壽菊下午3點 。)
生:睡蓮在早上8點才睜開眼睛。
師:對啊。這是睡蓮啊!剛睡醒。
生:下午3點,萬壽菊才睜開眼睛,好像沉睡的嬰兒剛剛睡醒。
師:多美的畫面啊!用新的說法再說說。
生:早上8點,躺在河床上的睡蓮眨了眨眼睛,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世界。
生:睡蓮在早上八點從熟睡中醒來,像剛出浴的美人一樣。
生:下午3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好像生氣的女孩展開了笑臉。
師:老師覺得用羞澀更準確。
同一學生:下午3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好像羞澀的女孩展開了笑臉。
生:萬壽菊下午3點競相開放。
生:萬壽菊下午3點展示它的身姿。
師:同學們的語言讓這個省略號變得豐富起來了。其實它的背后還有好多內容,奇妙的自然界,每個時間都有不同的花開放和凋謝,自己可以查找資料,讓這個省略號變得更加豐富。
師:龍葵也好,睡蓮也好。這些植物能準時點頭,準時睜眼,都是生物鐘在指明時間。除此之外課文中還有哪些現象也是生物鐘的作用呢?
生:辛勤的蜜蜂一早飛向牽牛花,中午飛向午時花,這是生物鐘的作用。
生:至于夜蛾,它們是夜來香的客人,每天晚上,總是準時去拜望她,這是生物鐘的作用。
(課件出示:第四段描寫昆蟲的段落,兩個“飛向”不同顏色標注。)
師:作者又用到不同的說法來表達同一個意思。可是蜜蜂這一句中作者連續用了兩個“飛向”,有點重復。男同學修改藍色的“飛向”,女同學修改紅色的“飛向”。可換詞,也可改變整個句子的說法,但意思不能變。就把你的文字寫在課文中這句話的下面。
(生練筆。)
師:老師找一組同學來讀讀你筆下的文字。男同學讀完女同學讀,一桌一桌讀下去。
師:辛勤的蜜蜂……
生:一早匆匆忙忙地去看望牽牛花,好像去約它吃早餐。
生:中午去跟午時花約會。
生:一早奔向牽牛花家,去和它做游戲。
生:中午去午時花那里赴約。
生:一早去拜訪牽牛花,找它聊天。
生:中午拜訪午時花。
師:他們一桌用了相同的詞語,其他兩組的同學來替他們修改一處。
生:中午準時到牽牛花的小喇叭里做客。
師:這樣子就避免了重復,繼續說。
生:一早去約會牽牛花。
…………
師:相信作者聽到你們的話都想馬上修改這篇文章。
四、總結全文,滲透思想,拓展語文學習
師:老師覺得在這段話的后面還要加上一個省略號。因為生物鐘的奧秘太多了,我們如今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它涉及的范圍也特別廣,不僅植物,動物受生物鐘影響,就連我們人類自身也存在生物鐘。就像每天早上我們會按時起床,晚上時間一到,我們就想睡覺一樣。只要你能夠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相信生物鐘的奧秘必將會被你們這一代徹底揭開。有信心嗎?
生:有。
師:我們一同期待著。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