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把20歲左右的年齡稱為黃金歲月,因為那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接踵而來的,商家把熱賣季節(jié)“五#8226;一”“十#8226;一”稱為黃金周,旅游公司把盛夏的“7月”“8月”稱為黃金月,電臺把每晚的“8點”“9點”稱為黃金時段……這一連串的“黃金”在告知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有它最好的時期。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認為教育孩子,也有黃金時期。
今年9月,我做了1年級的班主任。面對一個個剛從幼兒園畢業(yè),甚至沒上幾天幼兒園的孩子們,我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地進行著教育,緊緊抓住了學生剛?cè)雽W的黃金時期。
班里有一名學生叫小鑫,一個胖乎乎且無拘無束的男孩。上學第一天,白白胖胖的他因為書沒包皮,被我叫到辦公桌前。沒想到問他為什么沒包書皮時,他的一雙眼睛連看都不看我,緊緊盯著我桌子:一會兒動手擺擺我桌上的臺歷,一會兒又伸手摸摸桌子上的訂書器……一臉的好奇。看他的模樣,我知道這是一個從小被家里慣壞了的孩子,沒人告訴過他這樣不禮貌,所以他對自己的行為不以為然。待他終于把目光投向我時,我拉過他的手,認認真真地告訴他:別人問話,要看著別人回答,不能未經(jīng)允許動別人桌子上的東西,這樣很不禮貌。他懂了似的點點頭。
后來,一次面批作業(yè)時,我給他前面一位得了“優(yōu)秀”的小女孩找獎勵的小紅花,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我的抽屜看,一副要鉆進去一看究竟的架勢。于是,又一次地,我教育他在人家找東西時看別人的抽屜,也不禮貌。一次又一次地教育,使這個做事無所顧忌的孩子一走到我的面前就會告訴我:“老師,我不動別人東西了。老師,我也不看別人拿東西了,那不禮貌。”像是在告訴我,也像是提醒他自己。每一次,我都會表揚他或給他一個“你很棒”的手勢,看著他樂顛顛地跑開。
班里還有個叫小昊的男孩,每節(jié)課上課,都會趁你不注意,要么雙腿跪在椅子上聽課,要么屁股坐著一條腿,要么蹺著個二郎腿,要么干脆站起來。其實,在入學的第一周,我就對全班同學進行了訓練。告訴孩子什么樣的坐姿最舒服,什么樣的坐姿最正確,還給學生播放了醫(yī)學上的認可姿勢和高年級學生的聽課常態(tài)。所以對于小昊這個已經(jīng)養(yǎng)成坐姿不正確習慣的孩子,我知道我得抓住和他初打交道的入學之初的黃金時期,否則,稍有怠慢,他就可能因此習慣下去,不會正確聽課,甚至發(fā)展成搞小動作。在小昊身上,我做到常提示,常夸獎,讓他很快和其他孩子一樣,能夠以正確的坐姿聽課了。
可以說,剛?cè)雽W的孩子就是張白紙,老師有計劃地進行入學常規(guī)教育會使學生形成一個極好的學校學習生活習慣。所以,開學的第一天,我沒有急著照本宣科,拿著語文書上入學課,而是帶著班里的40多名孩子在教學樓、操場上來來回回走了一遍,向?qū)W生介紹學校的校史、規(guī)章制度、各室作用……尤其對于操場上的危險區(qū)域——教學樓兩側(cè)的防火通道,我親自領(lǐng)著學生上去走了一圈,揭開其神秘面紗,告訴學生,這處室外樓梯是供學校發(fā)生緊急情況時使用的,平時不許來到此處玩耍,應(yīng)在班級的活動區(qū)域玩。入學的一周里,我每一節(jié)課都強調(diào)學生的坐立姿勢、聽課狀態(tài)、發(fā)言的完整性……跟隨學生上下課,我規(guī)矩著學生排列的隊伍。入學的整整一個月,我告訴學生:每一節(jié)上課要靜待老師;每一節(jié)下課收拾好桌面,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用品;每一天放學,把自己的位置收拾干凈,課桌擺放整齊再出門排隊,做到既快又靜還齊……也正因為抓住了這一入學后的黃金時期,勤說、常看、堅持督促,我的學生一個學期從沒到學校的防火通道上玩耍過,每一節(jié)課都能背手坐好,大聲發(fā)言,回家后先完成作業(yè),再對照課程表整理書包……
看著孩子們漸漸步入學校生活的正軌,有板有眼地做事,我十分欣慰。欣慰之余,我又想起了開學家長見面會時我的叮囑:“抓住孩子入學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個月乃至第一學期,規(guī)范孩子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因為這一時期是幫孩子形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
黃金時期對于我們每個教師,并非時時都有。所以,在我們新接一個班級時,在我們要對班級進行系統(tǒng)改革時,那都是我們教育的黃金時期,抓住這一黃金時期及時教育,我們的教育之路會暢通無阻。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哈達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