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大陽鎮以農戶家庭檔案為抓手,既密切干群關系,又拓展致富渠道,同時解決鄰里糾紛,使檔案成為一種載體,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為干部群眾架起了“情感橋”
為全鎮百姓建檔案,是近年來大陽鎮政府關心群眾生活疾苦的一項創舉。目前,34個村情檔案和6697戶村民的戶情檔案全覆蓋。
鎮村干部通過人戶調查,對農民聯系方式、身份證、勞動力、耕地面積、存欄牲畜、家庭經濟收入等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登記,給一家一戶建立家庭檔案,徹底改變了過去底數不清、情況不明、信息不暢的狀況。鎮村干部根據每一戶的具體條件,給他們量身制訂了致富計劃,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加收人。
包村干部靳楊記、大學生村官李中秋在建立檔案期間,走訪了蘭里村140戶農戶,召開了8次黨員干部會,提出了10多條蘭里村經濟發展建議,幫助蘭里村確定了發展核桃種植的調產工作思路。他們說:“給農民建立家庭檔案,走訪農戶,這是補經歷、補能力、補感情的課堂,更加拉近了我們和村民的距離。”
建立檔案期間,全鎮黨員干部累計走訪群眾3萬余戶,覆蓋98.2%的農戶,建立農民家庭檔案6697冊。上陽村村民楊勝景說:“現在的鎮村干部經常來家里坐坐,噓寒問暖,我們見了他們可親了?!?/p>
為領導決策架起了“明白橋”
近年來,大陽鎮以檔案數據為支撐,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等65個民主管理制度。鎮黨委、政府領導通過查閱檔案,了解清楚了全鎮的物產、人口、土地、自然資源等基本情況,通過綜合匯總、分析,修編了新的大陽鎮發展總體規劃,提出了“農業立鎮、工業富鎮、旅游活鎮”的戰略目標和“提升三產、做強二產、調優一產”的發展思路。針對農民缺技術、缺信息的實際,鎮里組織開辦了農民致富技術培訓班,利用“能人檔案”組建了各種專業技能服務隊,有力提升了村級社會事務管理水平。
通過建立農戶家庭檔案,包村干部做到農產家庭情況“七清一明”,即家庭人口計劃生育清、人均收入清、畜牧業狀況清、房舍結構清、農機具清、衛生保健清、教育狀況清和經濟發展思路明。檔案實行動態管理,隨著農戶信息的變化,每年定期更新。鎮黨委書記孫楊毅說:“每年我們對農戶家庭檔案信息綜合分析,從中找出全鎮農牧業生產中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訂當年的工作措施?!?/p>
在建立和完善農戶家庭檔案中,大陽鎮黨委發現,40%的農戶反映農業科技致富信息少,25%的農戶反映技術管理跟不上形勢等問題。對此,已經集中安排科技講座21次,涉及全鎮34個村,并通過鎮機關創建的移動飛信平臺,定期向各村傳播各類農技知識和致富信息,受到村民普遍歡迎。
現在,農戶家庭檔案,成了全鎮農民的另一本“戶口簿”,成了包村干部做好各項工作的“工具書”,成了鎮黨委、政府決策的“資料庫”,成了鎮黨委、政府做決策的“明白橋”。
為農民架起了“致富橋”
農戶家庭檔案,為全鎮的養殖大戶建立了“戶口簿”,每年的春防和秋防兩大戰役中,鎮、村兩級防疫人員就會根據檔案數據逐村、逐圈、逐群、逐戶、逐個進行排查防疫,不漏掉一個空白點,防疫密度達到100%。
農戶家庭檔案,還細分到建立蘋果樹檔案、核桃樹檔案,有力促進了全鎮產業結構調整。老母村的果農看著蘋果園里長勢良好的蘋果,激動地對我說:“以前。蘋果樹霉心病、腐爛病時有發生,急得我焦頭爛額。現在,多虧了鎮上建立的蘋果樹檔案,里面什么季節施什么肥、用量如何,都記載得清清楚楚,我再也不用發愁了?!痹谏详柎尻柟饧t蘋果專業合作社,無公害SOD蘋果質量安全檔案被社員們稱作高端消費市場的通行綠卡。只要有客戶來談生意,果農們就會拿出檔案記錄本給客戶看,而客戶看過后,大多現場拍板,一筆生意就這樣談成了。
能人檔案的建立,為全鎮的勞動力轉移和創收發揮了極大作用。上陽村的果樹專業技術人員,除了每年在本村為果農服務之外,還經常去周邊的蘋果專業村講課。
劉玉成是張家莊村的手工剪紙能人。大陽鎮黨委、政府利用蘋果采摘節為他個人舉辦了手工剪紙藝術展。通過作品展覽與網絡宣傳,他的作品被社會所認可。2012年,鎮黨委正積極幫他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了這些能人檔案,按圖索驥,近幾來,大陽鎮向各企業輸送技術人員1000余人,包括電焊、汽車維修、電腦技術人員等,為企業解決了技術人員短缺的難題。
山西堯都農村商業銀行大陽支行行長王蒲紅說:“自從大陽鎮有了農戶家庭檔案,我們心里就有了一本賬:給勤快、誠信的農民多貸款,有效避免了貸款風險。2011年,大陽村郭先平辦了一個養雞場,缺少周轉資金,人村客戶經理查看農民檔案個人誠信記錄后,發現她講信用,為她貸款2萬元。2011年,郭先平凈賺1萬多元?!?/p>
據統計,建立農戶家庭檔案后,農民貸款方便,還貸積極,當地信用社業務量大幅度提高,2011年,發放農業貸款百萬元,還貸率高達90%。
為鄰里架起了“和諧橋”
農戶家庭檔案,也記錄了鄰里糾紛、孝敬老人、參加公益事業建設等信息。
某村的一戶村民李某不孝敬老人,在家庭檔案登記中,鎮村干部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嚴格登記,李某后來擔心這一記錄將來影響兒女的婚姻大事,于是趕緊到村干部家中認錯。把老人接回家里盡孝。村干部在對他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考察后,在孝敬老人一欄中給他記上了合格。
2011年5月,官雀村村民楊某做農活時發現自家的土地面積少了許多,再看鄰地村民邢某的地則明顯擴大了。于是,他找到邢某,要求歸還多占的土地。邢某認為是找茬,堅決不同意,倆人推推搡搡,眼看一場打斗就要發生。這時,村里的檔案員碰巧路過,立即制止住雙方,從農戶家庭檔案中調出了全村分地時的地籍檔案和土地承包檔案,并帶上尺子和他們一起現場測量,根據結果重新確定了地界。后來,楊某、邢某對村檔案員耐心的調解工作感到滿意。一個小小的檔案,化解了一場流血事件。
像這樣一些涉及到農村社會事務管理的問題,大陽鎮包村干部通過農戶家庭檔案數據庫已解決了80余件。
“有事查檔案”,現也已經成為了鎮村干部的工作共識。農產家庭檔案已逐步成為鎮村干部掌握民情的“聽診器”。保障民生的“服務器”,發展富民的“百事通”,和諧安民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