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
一要心中有“數”。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摸清村里的基本情況,做到情況明、底子清,心中有數。一是人的情況。包括老人情況、孩子情況、黨員情況、村民情況、富裕戶的情況、貧困戶的情況、外出務工人員情況、在家務農人員情況、能人情況、違法犯罪人員情況、在外工作人員情況、育齡產婦情況、五保戶情況等。二是“三資”(資產、資源、資金)情況。包括山有多少、水有多少、林有多少、田有多少、池有多少、塘有多少、賬上資金有多少、固定資產有多少等等。三是社會穩定情況。包括矛盾問題有多少,信訪案件有多少,治安案件有多少,發生的區域在哪里等等。要通過對數字的了解來分析村情,以便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治村思路。
路
二要發展有“路”。對村里的發展要有一個規劃,確定全村發展的目標,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特別要把選準、選好村級經濟發展的路子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想方設法增加村民收入,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對于路子的選擇,不能想當然,必須符合村情、民情,具有可行性、發展性、效益性。這條路可以是前任確定的路,可以是新班子集思廣益確定的路,也可以是聘請專家調研論證確定的路。無論哪種情況,都要有科學性,并要通過一定的形式轉化為班子集體的要求和全體村民的意志。有了一條好的路子,村里的發展才會有方向,干部村民的工作才會有動力。
術
三要工作有“術”。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一要認真抓班子帶隊伍。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保證整個團隊有力、高效運作。黨員和村民代表是干部聯系村民的紐帶,村黨支部要按時召開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使黨員和代表都成為上級政策、村務工作的宣傳員,各項工作的先行人。二要認真解決難題,特別是村里的“老大難”問題和村民盼望解決的問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信心和決心,以此贏得民心。三要轉化對立面。對與自己有抵觸情緒的人,要胸懷大度,以誠待人,用情去感化人,變阻力為助力,特別要尊重前任,主動上門交流談心,消除隔閡,爭取支持。
度
四是變革有“度”。首先,對于前任正確的決策,要堅持執行下去,使工作具有連續性。接好前任的接力棒,既包括工作思路、發展目標的延續、深化和發展,又包括各種工作和項目的掃尾、在建項目的監管、擬定項目的跟進,還包括各種債務和欠賬的接納。其次,要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不要完全否定前任,要在前任的基礎上健全新制度,完善新程序,出臺新政策。再次,要處理好推進與糾偏的關系。在工作推進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偏差,以便完善新制度、新程序、新政策。同時,各項工作應循序漸進,逐步解決處理,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