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遼寧省普蘭店市炮臺鎮于屯村兩委班子會議與村民大會討論通過了《于屯村精神文明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其中,《公約》第6條規定:“凡違法拓占村民公共地帶、侵犯村公共利益以及村民合法利益的違法非農建設物,村委會有權制止并強制拆除?!?/p>
2010年初,村民張世軍在村邊自家承包地前頭的荒地上建起一個簡易棚,設置廢品收購點。因廢品中難免有污染物,所以鄰居田某很不滿意,幾次與張世軍交涉未果,雙方積下矛盾。
2012年初,張世軍又在簡易棚外側劃出一塊地,蓋了個簡易羊圈,而廢品堆放物的圍墻不得不向路邊侵伸,使村民車輛通行也受到一些影響。同時,進入初夏,羊糞羊尿的騷臭味難聞。田某幾次找到張世軍,要求其要么拆除羊圈,要么拆除廢品棚,可張世軍置之不理。無奈之下,田某找到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要求村里按《公約》制止張世軍的違法行為。村委會經協商,決定依據《公約》規定,告知張世軍1個月內自行拆除違法建筑物???個月過后,張世軍依然置之不理。田某再次找到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當即表態:“你去拆吧,出了事村里負責?!碧锬澈皝韼讉€親友趁著張世軍到山里放羊之時,將羊圈及廢品棚一起拆除,張世軍回來,見自家羊圈及簡易棚被拆掉,找到田某要求賠償損失,田某則強調是村委會下的令。可張世軍一再強調,咱倆之間是民事糾紛,與村委會無關,誰扒的誰賠。與田某協商不成,張世軍一紙訴狀將田某起訴到法院,要求其賠償羊圈、簡易棚的損失共計1.1萬元。
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追加于屯村村委會為共同被告。法庭審理中,田某認為,自己是執行村委會的決定,是代村委會行使拆除,即使行為有不當之處,也應由村委會擔責。村委會則認為,我們有制定村文明公約的權力,為了維護村公共利益和村民合法利益,有權依據公約條款制止村民違法行為。
然而,上述意見,人民法院并未采納。法院經審理認為,該羊圈及簡易廢品收購棚建筑侵占了部分路邊公共地帶。對村民出行有一定的不便,屬于相鄰關系侵權,但該違法行為應由相關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處置,村委會及其他個人不是行政執法主體,其拆除行為已構成對他人財產的損害,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其賠償范圍,為建筑違章建筑物所花費的材料費用。遂依法判決被告田某、于屯村委會共同賠償原告張世軍建筑材料費用4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