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做淘寶生意的黃先生來說,最近有點小郁悶,好不容易打通關系成功參加了手機淘寶網組織的一個會員活動。但讓他無奈的是,此次淘寶網組織的活動稱得上是“拇指比價”,雖然圍觀者眾多,可真正肯掏錢購買的卻屈指可數。一場活動下來,淘寶店里并沒有得到期待中的流量。
電商“大佬”爭奪移動入口
移動電商正迎來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包括京東、當當、蘇寧易購等在內的B2C“大佬”們,紛紛混戰手機無線領域。今年4月下旬,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購推出獨立的天貓iPhone客戶端,以滿足其日益增長的無線網購用戶需求。這也是天貓網購今年年初組建的無線業務部首次對外發布新產品。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天貓網購“無線戰略”已經開始逐漸啟動。
阿里巴巴則不滿足于僅僅發布客戶端,隨著今年4月底安全軟件廠商奇虎360宣布進入手機硬件領域,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后,高調推動自己的阿里云二代手機。這款配備了4.3英寸觸摸屏,搭載了Tegra2雙核處理器的阿里云二代手機預售價不過1499元,性價比頗高。據某阿里巴巴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此舉并非“賠本賺吆喝”,而是給自己尋找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的明智之舉。
“但僅僅依靠在蘋果和安卓的應用軟件商店中推銷自己的移動客戶端,終究受制于人,此外,和其他電商平臺的App軟件相比,傳統電商也沒有絲毫優勢可言?!饼埐┪㈦娮由虅展究偨浝項钭游闹赋觯骸叭绻麚屨剂私K端就不一樣了,360、百度、騰訊、樂視網、人人網、新浪等相繼和手機廠商合作推出定制版手機,就是為了在終端上搶占用戶,從而直接將自己的App直接預制到手機中,而不必費盡力氣地吸引用戶去應用軟件商店。”
阿里云手機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積極,它針對電商對隱私和網銀保護的獨特需求,力爭在硬件和軟件上給予電商以充分的保護,阿里巴巴此舉一舉突破了常規智能手機大而全卻無法有效抵御病毒的弊端,安全性更強,對網購一族具有超強的吸引力。
一時間,幾乎所有的電商“大佬”都把目光定焦于移動互聯網上,幾乎所有的一線電商網站均針對移動互聯網開發了專屬的手機網頁、手機專用支付體系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淘寶、當當、卓越和京東等還專門針對手機用戶設計了大量的購物活動,以特別優惠的價格培養網民使用手機網上購物的習慣。
難以養成的消費習慣
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1.6億部,伴隨著這輪智能手機普及浪潮的到來,移動電商也將迎來一次爆發式增長,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到移動購物的大軍中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不久前發布的統計報告也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網民數已達到5.13億人,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比例已上升至69.3%,規模達到3.56億人?!?011年度淘寶無線電子商務數據報告》更指出:“2011年淘寶無線累計成交金額為118.8億元,對比2010年的18億元,翻了整整6倍,預計2012年累計成交金額還將保持逾4倍的增幅?!?/p>
咋一看,前途一片光明,也難怪電商們會如此猛烈地在這一領域持續發力,連通信運營商也有些按捺不住了,5月下旬,江蘇移動電子商務基地揭牌,計劃成為中國移動集團的電子商務基地,支撐全國至少10個省以上的電子商務業務發展,該基地預期發展成為年交易額i00億元以上的電商平臺。江蘇移動還在現場發布了省內電商門戶網——移動商城。據了解,用戶僅憑移動手機號碼即可登錄商城選擇電子票券、特色禮品、進口食品等九大類產品,并通過二維碼或快遞方式接收自己選購的禮品。
但消費者對于移動電商的反映,卻并不樂觀。在手機淘寶上做了促銷活動的黃先生深有體會,超低的價格,甚至是購買越多價格越接近底限的“拇指比價”的促銷方式,雖然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但這與圍觀的數量相比,流量轉換成銷量的比重卻明顯低于他淘寶本店平時的轉換率。一言以蔽之,消費者根本沒有養成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消費習慣。
曾經嘗試過用自己的iPhone進行網上購物的曾女士告訴筆者,作為一個網購愛好者,她自然不會放過每一次嘗試全新網購體驗的機會,但當她下載和安裝好某電商網站的App之后,卻發現此種網購方式與在互聯網上購物并無實質差別。此外,泛濫的商品在小小的顯示屏上顯得格外擁擠,顯示單個商品的頁面更不容易打開。智能手機的性能始終不能與電腦相比,此外,大量的圖片緩存也讓手機閱讀變得不再流暢。
最讓她無奈的,還是結賬環節,曾女士在網購上一直小心翼翼,各個銀行的網銀、U盾一應俱全。但使用手機購物時卻發現,手機沒有端口插U盾。與此同時,盡管各大電商紛紛搶占移動市場,但仍有不少電商未能做到快速布局。比如部分電商尚未開發全平臺的客戶端;部分電商如京東商城則尚未開通內置支付功能,即這類電商目前僅能用于商品展示,或通過成本較高的貨到付款方式完成購買。
移動電商如何走向“成熟”?
破解移動電商目前的發展瓶頸也并非無計可施。據國內分析機構艾瑞發布報告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移動電商已超越移動增值業務,成為了國內移動互聯網的最大細分行業。其中今年第一季度移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66.7億元,同比增長達530.1%。相比之下,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整體規模達158.7億元,同比增長167.2%。移動電商占移動互聯網的總體份額已達42%,首次超越移動增值業務的占比(占國內移動互聯網規??偭康?2%),其中手機淘寶占比近八成。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移動支付瓶頸的解決,移動電商規模增速將遠遠高于市場整體表現。如“手機軟件+支付寶安全支付”的模式業已成為行業標準,也正基于此,今年一季度移動電商才會有如此優異的表現。但相比傳統互聯網的電商交易規模,移動電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比如,由于移動電商和傳統電商在模式上存在極大的重復性,消費族群高度重疊,發展移動電商所獲得的交易額增長,其實都是從傳統電商的交易額蛋糕上切塊,盡管電商整體規模都在增長,但把移動電商當作新的藍海其實完全是錯誤的考量。缺少符合移
動互聯網獨特使用習慣的專有形式,只是將傳統互聯網的電子商務照搬到移動互聯網上,如此發展下去,移動電商很難真正走向成熟。
“移動電商決不應是傳統電商的復制品?!睏钭游母嬖V筆者:“移動互聯網有自己的游戲規則,表面看來,移動電商只是移動著上互聯網,但使用者的精度更高,潛在消費能力更強。移動電商應依托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特色功能,以一鍵購物、精品推薦、便捷消費等方式來拉住消費者。甚至可以更偏重于個性化的DIY商品,結合相應的App軟件參與這類自我設計、自我消費。
“移動電商對于消費者來說,由于只是利用空閑時間瀏覽移動互聯網,所以此時移動電商最好能夠比傳統電商更有黏度和個性,避免出現消費者使用移動電商購物的新鮮感一過,又重新回到傳統互聯網上去購物現象的發生。”楊子文如是說。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移動電商就是利用消費者的空余時間,讓他們不用打開電腦就可以在手機上便捷操作。在地鐵上、午餐時、工作間隙、甚至在一切消費者想要回避電腦或不方便用電腦的時候,移動電商不妨根據使用者的族群特征,發展有針對性的移動應用。唯有此,移動電商才能真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