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電影院觀看新上線的《搜索》了嗎?一如既往,人們可能會留意這部電影的演員或導演(比如,該片子營銷的熱門概念是陳凱歌終于接地氣、高圓圓與趙又廷傳緋聞),但卻很少有人留意到這部電影的出品方,因為它的領銜出品方只是在傳媒上曝光率并不高的新麗傳媒。
據了解,在近兩年的熱門影視劇,如《失戀33天》、《山楂樹之戀》、《北京愛情故事》、《你是我兄弟》、《懸崖》等影視作品的背后,都有這家默默無聞的影視傳媒公司的影子。它會是資本市場上又一個“華誼兄弟”嗎?
今年6月,新麗傳媒成為擬在上交所發行私募債的10家公司之一,承銷商為中信建投,債券發行規模為1億元。事實上,新麗傳媒已在沖刺IPO過程中。資料顯示,今年5月,新麗傳媒已接受浙江省環保局的上市環保核查,擬募集資金用于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其董事長曹華益亦公開表示,年內新麗將遞交上市申請。
從2006年9月正式建立(那時叫“新經典娛樂傳媒”)起算,新麗傳媒僅有不到六年歷史。2009年,現CEO王子文投資新麗并加盟。2011年,新麗完成股改,但未透露具體投資者構成。截至目前,新麗最大的亮點是它這兩年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票房與口碑皆不錯的影視劇,高質量的內容出品能力,成為支撐它業務的最大支柱。新麗強大的內容能力從何而來?是外界對新麗的第一個好奇。
創作型的影視公司擺脫純粹的投資人身份,九成項目“自主開發”——新麗方面認為,這可能是新麗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即走“內容為先”路線。這與業界很多影視公司僅作投資人或是出資成立單獨的工作室的做法不太一樣,新麗對項目的參與度程度極高,尤其是在題材、內容的產生和選擇上。
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在媒體面前曾說:“我們是一個創作型的公司。我們會根據市場調研、預測,主動擬定題材向作者約稿。”
據新麗內部人介紹,曹董事長更像是一位編劇,他對劇本能否引起轟動的把握很準確,比如今年新麗的另一部熱劇《懸崖》的劇本,就是編劇全勇先被拒絕了三次后,被曹華益相中的。而這次電影《搜索》的小說改編權,也是在曹華益的牽線下,讓陳凱歌從盛大文學處購買下來的。
曹華益,其復旦大學新聞專業的教育背景和創辦影視公司之前從事圖書出版的工作背景使他手中擁有了許多作家資源,他本身也閱讀過大量的文學作品,對組建自己的內容團隊,對劇本的把握都有著先天的優勢。而與盛大文學的合作,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對內容的把控。兩家共同建立了盛大新麗(之前的名稱是盛大新經典,2010年更名新麗后,盛大新經典也更名為盛大新麗)。新麗副總裁張文伯介紹說,這家公司旨在積累編劇資源,希望能“孵化”出好的編劇團隊。他們邀請好萊塢的著名編劇,如羅伯特麥基,來華指導網羅來的編劇,并按照好萊塢的模式對不同的編劇工種分類培養。
高程度的內容參與度,勢必帶來成本的上升,但是,且先不論好內容有可能帶來高收入,在曹華益看來,內容好還可以直接提高制作方面對名演員的議價能力——這是新麗立足內容、打內容牌的商業邏輯之一。要知道,演員片酬成本上升太猛太快,已成這幾年影視圈制片方共同叫苦的一個難題。
曹華益的原話如此:“關于演員片酬飛漲的問題,從市場的角度看,供需關系的變化是決定片酬漲跌的核心因素,但制作的精良與否也將決定著制作方的議價能力。”也正因為此,新麗的產量并不高。平均下來,新麗每年只投6部電視劇,同時把電影的量控制在2部。在劇集泛濫的背景下,新麗選擇放棄規模轉向質量。
而另一個同行華誼兄弟已經上市,早期甚至直到現在,依靠的是對人力資本的積累,尤其是大牌導演和演員的號召。提到華誼,想到的都是大腕的名字,業內人士這樣評論,這樣好的導演和演員是巨大的無形資產,可遇而不可求,但如果影片成功都建立在個別大腕的票房號召上,也會威脅到公司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