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我國2003-2009年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檢驗了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的相關關系。根據行業、規模和業績對審計客戶公司進行配對,從而消除客戶特征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就總體樣本而言,在控制了其他變量影響后,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就配對樣本而言,配對挑選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客戶特征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影響,使用配對樣本的檢驗發現是否具有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的高低并無顯著影響。這一結果并不能說明審計師行業專長不重要,而是現有的研究模型和方法未能很好的消除客戶特征對審計師行業專長效應的影響,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審計師行業專長;審計質量;客戶特征;事務所行業市場份額
一、 引言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度量審計師行業專長和度量審計質量的代理指標與客戶自身特征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例如,通常較大規模的上市公司的可操控應計絕對值水平比較低,同時較大規模上市的公司往往是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本文提出了一種挑選具有相似特征的客戶公司的方法,用以消除客戶自身特征在審計師是否具有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效應的差異上的影響。
二、 審計師行業專長的度量方法及相關研究
1. 審計師行業專長的度量。目前的研究大都使用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市場份額來度量審計師行業專長,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MSki為事務所的行業市場份額,Skij為事務所在某行業的客戶資產總值,J為事務所在某行業的客戶數目,I為某行業中事務所的數目。
2. 審計師行業專長相關文獻回顧。Balsam等(2003)發現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客戶的可操控應計絕對值之間呈負相關關系。Krishnan(2003)采用Jones(1991)模型計算可操控應計,通過兩個指標度量審計師行業專長,認為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客戶的可操控應計絕對值之間呈負相關關系。
Reichelt和Wang(2010)分別通過兩個指標來度量國家層面、城市層面以及不區分國家和城市層面上的審計師行業專長,他們發現在國家層面和不區分國家和城市層面的審計師行業專長度量指標都與審計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正相關。
Lim和Tan(2008)檢驗了審計師行業專長對非審計費用與可操控應計絕對值之間關系的影響,發現在不包括非審計費用變量的模型中,可操控應計絕對值與審計師行業專長并不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同時他們還發現審計師行業專長與非審計費用的相互影響,表明當非審計費用增加時,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的可操控流動性應計的絕對值水平上升。
通過回顧我國的相關文獻我們發現,我國學者對審計師行業專長和審計質量關系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結論。余玉苗(2004)通過行業知識、行業專門化與獨立審計風險的控制分析提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應將增強對行業知識的掌握作為審計質量和風險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積極培育行業審計專長,以努力提高上市公司審計質量,降低出現審計失敗的風險。韓洪靈(2006)發現行業專家事務所比非行業專家事務所具有更高的審計質量。蔡春和鮮文鐸(2007)認為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總體上獨立性相對不高,容易受到行業內經濟依賴度的負面影響是造成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負相關性的主要原因。
謝盛紋和孫俊奇(2010)在考慮了事務所行業專門化的內生性問題后,發現行業專門化具有顯著地提高審計質量的作用。陳麗紅和張龍平(2010)運用中國上市公司2002年~2007年的數據研究發現,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與其行業專門化投資程度之間是“U型”函數關系,由于我國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市場份額遠低于審計質量出現變化對應的行業市場份額拐點值(11.66%),因此我國大部分進行行業專門化投資的會計師事務所暫未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服務。
三、 審計質量的度量及樣本選擇
1. 審計質量的度量指標——可操控應計利潤。根據Kothari等(2005),可操控應計利潤通過加入ROA作為業績衡量指標的截面Jones模型并以分年度分行業的樣本來估計,如下所示:
TACi,t=?茁0+?茁1?駐REVi,t+?茁2PPEi,t+?茁3ROAi,t+?著i,t
DACi,t=TACi,t-(?茁0+?茁1?駐REVi,t+?茁2PPEi,t+?茁3ROAi,t)
其中,TACi,t為經過上年期末總資產調整后的總應計利潤;DACi,t為可操控應計利潤,其絕對值作為審計質量的度量指標;?駐REVi,t為經過上年期末總資產調整后的主營業務收入增加額;PPEi,t為經過上年期末總資產調整后的固定資產原值;ROAi,t為總資產報酬率。
2. 配對樣本挑選方法。我們提出了既影響審計質量代理指標又影響不同審計師組的客戶之間差異的三個最重要的基礎維度,即客戶的行業、規模和業績。已有的關于可操控應計的文獻反復強調了這三個維度的重要性,而且建議控制ROA、用總資產去規?;蠓中袠I估計可操控應計。
為了在這三個維度上挑選配對樣本,對于給定的財務年度、行業、規模范圍內,我們根據業績最相似原則將不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公司與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公司配對,業績相似性通過當年的股票報酬率來衡量。
3. 多元回歸模型。根據已有的研究,我們首先使用下列模型檢驗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
AUDITQUALITYi,t=?琢0+?琢1SPECIALIZATIONi,t+?琢2LnTAi,t+?琢3LEVi,t+?琢4ROAi,t+?琢5CFOi,t+?琢6GROWTHi,t+?琢7LOSSi,t+?琢8ABS_TACLi,t+?姿YEAR+?酌INDUSTRY+?著i,t(1)
其中,AUDITQUALITYi,t為審計質量,由可操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ABS_TACL來度量。
SPECIALIZATIONi,t為審計師行業專長,由事務所的行業市場份額的連續變量MS來度量,我們預期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存在正相關關系。
LnTAi,t為期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LEVi,t為資產負債率;ROAi,t為總資產報酬率;CFOi,t為經過上年期末總資產調整后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GROWTHi,t用來衡量公司的成長性,為公司當年營業收入變動額與上年營業收入凈額的比值;LOSSi,t用來衡量公司經營狀況,若公司當年凈利潤為負值則LOSSi,t=1,否則LOSSi,t=0。
YEAR和INDUSTRY分別為控制年度和行業的啞變量。
4. 配對樣本分析:截面模型和組間差分模型。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定義行業市場份額MS不小于10%的為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此時MS_D=1,否則,MS_D=0。根據年度、行業、規模范圍,我們從MS_D=0的觀測中挑選年度股票報酬率最相近的樣本與MS_D=1組的樣本進行配對。
在配對樣本下我們進行了兩類分析,一是使用配對樣本對模型(1)進行回歸估計,二是根據Cram等(2009)估計下述組間差分模型:
AUDITQUALITY_Di,t=?琢0+?琢1LnTAijt+?琢2LEVijt+?琢3ROAijt+?琢4CFOijt+?琢5GROWTHijt+?琢6LOSSijt+?琢7ABS_TACLijt+?姿YEAR+?酌INDUSTRY+?著t(2)
其中,ij代表組間差異,截距項?琢0就代表著在控制了非完美匹配變量帶來的差異效應后,配對樣本的平均組間差異。
5. 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我們以2003年~2009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A股公司作為初選樣本,采用下列數據處理原則:第一,按照中國證監會2001年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來劃分行業,我們對制造業采用二級行業分類,其他行業采用一級行業分類;第二,剔除金融業公司;第三,剔除變量數據缺失的樣本和異常值樣本,最終得到的樣本規模為9 619個觀測值,配對樣本規模為1 430個觀測值。本文所用數據均取自WIND數據庫。
四、 檢驗結果
1. 全樣本分析。首先使用全樣本對模型(1)進行回歸估計。在進行回歸分析之前我們進行了變量間的相關性檢驗,結果表明,模型中各自變量均與因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除CFO之外)。對自變量之間多重共線性的檢驗結果顯示,方差膨脹因子VIF值均小于2,說明自變量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全樣本多變量回歸估計結果顯示,審計師行業專長的度量指標 的估計系數顯著為負,與我們的預期一致。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公司的可操控應計利潤絕對值水平比非行業專長審計師的客戶公司平均低10.4%。即在控制了其他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后,審計師行業專長與上市公司可操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負相關,亦即,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能夠提供較高質量的審計服務。
2. 配對樣本分析。
(1)配對樣本截面回歸分析。在進行配對樣本的回歸估計之前,我們先對全樣本及配對樣本的各變量組間差異進行了分析。對配對樣本的統計分析顯示,兩個審計師組的可操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差異在統計上不顯著;在公司規模上,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仍大于非行業專長審計師的客戶;由經營活動現金流、成長性、損失、總應計利潤絕對值所反映出的公司的經營業績狀況存在著微弱差異,但小于全樣本中的差異程度;其他變量的差異在統計上不顯著。由此可知,配對過程雖然沒有能夠完全消除樣本的組間差異,但是已經較好的控制了樣本組間差異對審計師行業專長效應的影響。
使用配對樣本對模型(1)進行回歸估計的結果顯示,不同于全樣本的估計結果,審計師行業專長的度量指標 的估計系數在1%統計水平上不顯著異于0;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客戶公司的可操控應計利潤絕對值水平比非行業專長審計師的客戶公司平均僅低2.34%。即,經過配對過程,控制了客戶的規模、業績特征的差異效應后,在當前的研究設計下,審計師是否具有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不再顯著了。
(2)配對樣本組間差分分析。我們又使用配對樣本對模型(2)進行回歸估計,以做進一步分析。結果顯示,常數項的估計系數不顯著異于0,這表明,在控制了兩個審計師組的客戶的基本特征差異后,兩組客戶的可操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水平不存在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即是否具有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并無顯著影響。
五、 研究結論
審計師行業專長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的一種可持續競爭優勢,既可以提高事務所提供差異化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同時又可以帶來事務所的規模經濟優勢。本文運用我國2003年~2009年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為(下轉第65頁)樣本,檢驗了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的相關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就總體樣本而言,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占總體的7.745%,遠低于國外市場中的11.6%(Reichelt Wang,2010);在控制了其他變量的影響后,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就配對樣本而言,經過根據行業、規模和業績對客戶公司進行挑選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客戶特征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影響,使用配對樣本的檢驗我們發現,是否具有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的高低并無顯著影響。
本文的實證檢驗結果并不能說明審計師行業專長不重要,而是現有的研究模型和方法沒有能夠很好的消除客戶公司特征對審計師行業專長效應的影響,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研究設計,探索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審計師通過積累專門的行業知識和行業審計經驗進而塑造的行業專長,對于提高審計師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審計技能、保證審計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近年來為鼓勵會計師事務所規?;洜I而做出的一系列政策安排為提高審計師行業專長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能夠有力推動我國本土的會計師事務所形成差異化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在提高審計質量的同時還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參考文獻:
1. 蔡春,鮮文鐸.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相關性的檢驗——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的經驗證據.會計研究,2007,(6):41-47.
2. 陳建凱,陳漢文.公司特征、審計需求與區域性事務所選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2009,(5):62-66.
3. 陳麗紅,張龍平.行業專門化與審計質量——來自中國審計市場的經驗證據. 當代財經,2010,(11):111- 119.
4. 李爽,李曉,張耀中,孫娜.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專門化投資與審計定價——以我國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的審計市場為視角.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3):26-34.
5. Balsam, S., J. Krishnan, and J. Yang.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earnings quality.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3,22(2):71-97.
6. Lim, C.Y., and H.T. Tan. Non-audit service fees and audit quality: the impact of auditor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46(1):199-246.
7. Reichelt, K. and D. Wang. National and Office-Specific Measures of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and Effects on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0,48(3):647-686.
作者簡介:李爽,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雯,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09級博士生;魏洪濤,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09級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