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GOOGLE首先提出的云計算(Cloud Computing)這個概念在IT業界引領了一場新的潮流,它對傳統互聯網的改變是深刻的。同時,它對社會生活各方面也會造成影響。在組織結構方面,云計算的出現將有可能使得組織發生重大變化。未來的組織將可能智能在組織內部和環境之間配置資源,更加動態及扁平化,組織邊界將模糊化同時在組織之間出現合作性的競爭。我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云組織的概念。云組織將有可能成為未來組織結構形式的主導力量。
關鍵詞:云計算;組織結構;交易成本;云組織
近年來,由GOOGLE首先提出的云計算(Cloud Computing)這個概念在IT界非常熱,不僅是微軟、雅虎、亞馬遜(Amazon)這些相關的跨國企業展開了一系列的先期實驗和運行,不少國內企業也在相機而動,有的甚至還提出了一些衍生的新概念,如云安全。
對于多數IT界以外的人士而言,云計算還是一個既陌生又飄渺的概念。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涵義,又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實際上,由于云計算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嚴格統一的定義。簡而言之,所謂云計算是指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使用所有可能的資源(即所謂的云),并且這些資源會自動達到最優資源配置而無需人工干預。“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通常為一些大型服務器集群,包括計算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寬帶資源等等。云計算將所有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并由軟件實現自動管理,無需人為參與。這使得應用提供者無需為繁瑣的細節而煩惱,能夠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業務,有利于創新和降低成本。在實際使用中,云計算可以讓我們完成很多以前無法完成甚至無法想象的任務。例如幫助人類尋找地外文明的著名分布式計算計劃SETI@Home要求處理的數據是天文級別的量級,即使使用現在人類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完成,而云計算的出現使之成為可能。它可以使任何一臺聯入互聯網的計算機在得到許可后都成為計算的一個節點,雖然每個單個節點的計算能力有限(可能就是我們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但是所有參與計算的機器的總計算能力卻是非常驚人的,而且各個節點計算機之間的分工也是自動完成的。
如同在歷史上造成過深刻影響的火藥、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等發明一樣,很多有識之士都預言云計算會對整個產業以及人類社會造成影響。
而從經濟學、管理學的角度出發,云計算實際是互聯網的進一步拓展,使得企業或個體之間的交易成本在已經被互聯網技術減少的程度上進一步降低,同時還能實現資源的自動最優化配置且無需人工干預,這樣也使得交易成本降低。根據科斯以及薩繆爾森的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企業的存在是由于市場交易中存在著交易成本,當交易成本高于在企業內部進行協調的成本時,企業組織就作為一種更加經濟的結構形式出現。薩繆爾森認為現實中的結構形式有三種,既企業、市場以及中間形式。人們之間的結構形式取決于現實中市場交易成本與企業內部協調管理成本大小的對比, 當市場交易成本高于企業內部管理成本時,組織形式更加傾向于市場,反之則傾向于企業。如果兩者相差不大,則有可能出現中間形式。其思想的實質是認為組織結構形式取決于哪種形式更經濟,成本更低。而云計算的出現以及今后的發展使得市場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實際上使得企業內部管理協調成本也降低了),這樣就使得組織結構形式的基礎發生變化,組織形式更傾向于采用市場形式。也就是說,企業會更加樂意于采用外包及Outsourcing的方式來實現價值鏈上的環節。而承擔外包工作的企業或實體與雇主的關系以及結合形式將更加靈活和自由,兩者可能互不相見甚至在之前互不認識,兩者的結合可能完全是由于云計算的資源自動最優化配置功能而實現的。
因此,云計算有可能使得傳統的組織結構出現新的特點,甚至是新的結構形式。如果可以,我們暫且將其稱之為——云組織。
云組織在我們的設想中應當是利用了云計算以及其它相關的最新科學技術,依照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在整合資源和相互協調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組織邊界相對動態的全新組織形式。在這種組織當中,管理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職能都得到信息技術的支持,并且在云計算體系下實現了智能化和高效化。而從經濟學角度看,這種組織形式使得組織內部的交易成本顯著降低,也由此導致了組織范圍的擴大,同時使得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提高,社會整體福利增加。從這個角度說,云組織的這種新型結構形式,不僅對組織內部有利,同時也有利于整個社會體系。
那么,我們提出的云組織相對于傳統的組織結構有什么特點呢?雖然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組織結構的影響還有待考察,但是通過現有的資料,我們還是可以做出一些預測的。我們認為在云計算的條件及影響下,未來的組織結構將具有下列特點:
一、 組織智能配置資源
由于云計算的技術特點,在組織內部以及在組織和環境之間進行資源的智能配置成為可能。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經濟學的目標之一,也是企業管理當中的重要內容。但在現實中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同時現實資源配置的效果和最優配置之間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存在進一步優化的空間。云計算的出現,一方面使得資源配置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通過其技術特點讓部分資源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配置,提高了效率,此外云計算讓組織和外部環境之間有可能實現資源共享,使得資源配置的范圍從單純的組織內部轉移到整個外部環境當中,這樣資源配置的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二、 組織扁平化
扁平化的組織能對市場環境變化做出快速反應。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內部信息的溝通方式和中間管理層的作用,新型企業組織通過社會化協作和契約關系,使得企業的管理組織扁平化、信息化,削減了中間層次,使決策層貼近執行層。技術的進步使得管理者與下級的溝通速度提高并減少誤差,管理者有條件和能力提高他的管理幅度,進一步有利于組織的扁平化。
三、 組織邊界模糊
由于云計算可以智能的,自動化的進行所有可能使用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業價值鏈上不同的各個環節有可能由不同的企業或者實體在云組織的框架下完成,其中企業個體的選擇以及在價值鏈中的分工及安排則可能由云計算自動智能的完成。這就使得組織的邊界模糊化,組織之間的關聯更加動態。
四、 動態性
新型的企業組織能動態地集合和利用資源,從而保持技術領先。它快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各成員企業以及各個環節的員工都能參與技術創新的研究和實施工作,從而維持技術領先地位。企業組織不僅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更重視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背后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傳統的組織常常為大量顧客提供同一產品,而忽視了同一產品對不同顧客在價值上的差異,新型企業則能從顧客的這種差異入手,綜合所有參與者給顧客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五、 合作性競爭
在數字化信息時代,合作比競爭更加重要。在目前及可預見的未來情況下,很多承擔大型項目的企業聯盟一般由一個核心企業和幾個成員企業組成,在推出新產品時能以信息網絡為依托,選用不同企業的資源,把具有不同優勢的企業組合成單一的靠信息技術聯系起來的動態聯盟,共同對付市場的挑戰,聯合參與國際競爭。新的企業組織結構以網絡技術為依托,跨越空間的界限,在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備選組織中精選出合作伙伴,可以保證合作各方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有效合作。企業是建立在共同目標上的聯盟,它隨著市場和產品的變化而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在項目完成后聯盟便可以解散。
六、 組織規模呈現兩極化發展
一方面組織規模可能由于內部管理協調成本的降低而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由于市場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前述的組織動態性,更多的企業傾向于向小型化發展。企業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它要求組織也有相應的變化,這使得部分企業在購并中擴大,形成“巨無霸”,同時部分企業規模縮小。企業規模變動呈現兩極化發展趨勢。
談到這里,不少管理學者會覺得這與更早的一個概念——虛擬企業似曾相識。1992年,William 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給出了虛擬企業的定義:“虛擬企業是由一些獨立的廠商、顧客、甚至同行的競爭對手,通過信息技術聯成臨時的網絡組織,以達到共享技術、分攤費用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的目的。虛擬企業沒有中央辦公室,也沒有正式的組織圖,更不像傳統組織那樣具有多層次的組織結構”。由此可見,虛擬企業是由幾個有共同目標和合作協議的企業組成,成員之間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競爭對手。
的確,虛擬企業與我們提出的云組織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基于網絡技術而提出的,都強調組織邊界的不確定性以及組織的動態性,都注重組織的扁平化。但是兩者并不完全是一個內涵。總體而言,云組織在虛擬企業的概念基礎上增加了網絡的廣度和深度以及使用范圍,更重要的是,云組織具有完全智能化配置資源的能力,這是虛擬企業及其組織所不具有的。
總而言之,隨著最新信息技術以及云計算體系的日益廣泛應用,我們現有社會不僅會在器物層面發生一些顯著的變化,同時在未來的企業組織結構中一定會出現一些新的特性。這些特性將使得組織更加靈活以面對多變環境帶來的挑戰,也會使得組織效率更高,同時提高社會整體效率。我們所設想的云組織將擁有上述的所有優勢以及全新的特性。它很有可能成為新型組織結構的代表,在未來世界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美)韋里克等.管理學—全球化與創業視角.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 劉劍波.網絡經濟需要什么樣的企業組織.中外管理,2000,(6):41.
3. (美)卡普蘭,諾頓.組織協同:運用平衡計分卡創造企業合力.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 (美)芬加.云計算:21世紀的商業平臺.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5. (美)達夫特.組織理論與設計.第9版(英文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馬春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劍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