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的經營如同太極八卦,有著陰陽之分,企業文化就是別人看不見的陰面的總結。
連鎖專賣之三:企業文化寶典
文/杜云峰
企業文化這個詞語被中國企業叫了千萬次,從2000年左右進入國內到現在,大家對企業文化一直處于學習和摸索階段,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也深淺不一。鑒于國內企業文化的種種現象,結合連鎖專賣企業,本文將對企業文化做一個既簡潔又深刻的分析。
在企業中,企業文化主要通過四種形式表現出來:
1.理念形式:愿景、使命、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哲學、經營理念、管理理念等。
2.制度形式:企業的各種制度與規范,它涉及生產、營銷、人力資源等方方面面。
3.言行舉止形式:企業高層、中層、基層和員工的言行。
4.形象層或物質層形式:包括企業的視覺文化、辦公環境、儀式、內刊、多媒體以及企業的產品等。
簡單來說就是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言行文化和物質文化。企業文化的形成一般都經歷一個過程,就是從最早的老板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最后形成的大家一致信仰的企業文化。實際上,企業文化最后的形成既和老板有密切的關系,也和全員的認可有絕對的聯系。
企業文化有五性:1.目的性:為企業的一種經營目的服務;2.開放性:必須向企業內外開放;3.創新性:隨時根據企業的經營進行調整;4.參與性:最好是全員信仰全員遵守全員執行;5.獨特性: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中看不見的陰面。
其實很多企業用最簡潔的話語來總結企業文化的用途,那就是為了協調企業中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員工與顧客、領導與領導、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凝聚一股力量去共同完成企業的意圖。而企業文化具體到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提煉。縱觀國內連鎖企業,企業文化提煉出來并且應用最多的無非是三點內容:潤滑文化、創新文化和執行文化。用現在很多企業最常喊的口號來描述企業文化更形象,那就是我們的企業執行如軍隊,創新如大學,潤滑關愛如家庭。
第一要點:潤滑關愛如家庭
可能大家都知道微軟,但是不一定知道微軟的企業文化里竟然有一個中國年的文化活動。該活動的簡介如下:每逢中國年即春節,公司會專門拿出一筆經費作為華人春節活動經費,管理層會向華人拜年,在春節晚會上,傳統的中國節目淋漓盡致,古韻十足,甚至會出現中國傳統的古箏表演等。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微軟為了協調跨國員工之間的合作,爭取不同國籍員工之間的互相融合,舉辦了這樣的活動。
在廣東,一家飾品連鎖公司的企業文化也深深體現了潤滑這個概念。企業每年都會引進一批管理層,但是為了融合公司的各個階層員工,避免新的管理層水土不服,這批新的管理層進入公司后,首先讓他們在基層拜師傅,每一個師傅都是基層老員工。這樣做,一是為了讓新的管理層學到東西,看到企業的實際問題,二是安撫老員工,一般老員工對新管理層比較排斥,很多人自以為資格老就倚老賣老,通過拜師傅這個環節大大緩解了老員工的不滿情緒。在接下來公司倡導的感恩文化當中,那些師傅們能收到很多管理層徒弟們送來的物質上的禮物,同時還有徒弟們走馬上任后師傅們臉上自豪的笑容。那些師傅們在談論中會經常說,看我的徒弟現在在哪里當店長了,我的徒弟現在在哪里當大區經理了,等等。
該飾品公司不但懂得如何潤滑新老員工,為了確保企業的銷售,常常還要潤滑很多方面。比如他們的PK大會,為了確保管理層時刻警醒,公司定期會舉辦管理層和基層的PK大會,把問題抬到桌面,很多高管在這樣的PK大會上被PK得體無完膚,同時該PK大會所發現的問題會被專人監督修改。當然,公司一直倡導的是PK會上如敵人,會下如父子親兄弟。會下被PK人和PK人雙方發個煙,聊聊天,吃個飯,一般費用公司報銷。所以很多的PK雖然很激烈,但是沒有影響到全員之間的協同合作,而且通過PK更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該企業所作所為基本上抱著八字方針“潤滑如水,重在關愛”。在這八個字中,重在關愛也被其發揮到了極致,在員工人手一份的工作報表中,竟然在考核一欄有這么一個內容:最近你有關愛過別的同事嗎?最近你有被別的同事主動關愛過嗎?可想而知,員工對這樣的企業會是怎樣的想法,通過部分調查發現,很多員工對公司的做法深深感慨,并從心底佩服公司的行為,立志要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
【小結】我們企業文化寶典的第一要點就是潤滑如水,重在關愛。既然是水,就意味著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其實企業文化在企業的所有經營行為中的確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所以說企業文化也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的一個關鍵指標和基本指標,不但要知道,而且一定要用到。用得好不好就意味著你的經營好不好。
第二要點:創新如大學
一般的企業都需要創新,在連鎖專賣企業里創新更重要。我們以家居行業的航母型企業——紅星美凱龍為例,來談談創新文化對于連鎖專賣企業的影響。
眾所周知紅星美凱龍在家居界的影響力,該企業的掌舵人車建新最開始做家具行業,由于自己是木工出身就對家具比較熟悉,在后來的經營過程中,他不斷地思考著如何創新,終于有一天他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業既不是百安居也不是宜家,而是如今的紅星美凱龍,此后紅星美凱龍獨樹一幟,以不同于同行的運作模式開始了自己的成名之旅,用創新的思維創造了國內目前知名的家居品牌,以至于現在他把創新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企業文化中,用自己的例子去推動創新,用創新文化推動全公司的發展。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了創新的重要性,但是連鎖專賣企業文化中創新的重點在哪里、創新后到底有什么用卻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一個問題。其實上面的紅星美凱龍創新文化的重點在于經營模式的創新,那就是紅星美凱龍的模式既不是百安居也不是宜家家居,而是它獨有的一種模式。因而連鎖企業中創新文化的第一重點就是創新模式。第二重點是創新思維,下面的案例其實最能說明連鎖企業創新文化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一家位于長三角的保健品公司,年銷售額在5000萬元左右,起步僅3年,銷售并不是最值得該企業炫耀的地方,真正值得炫耀的是它那列入制度的創新文化。該制度規定:企業任何員工有創新想法,只要對于經營銷售有所促進的,根據具體情況企業獎勵該員工一筆獎金,上不封頂,最低2000元起步,同時在相應的職位變動時優先考慮創新人才。在某一年里企業共發放了30萬元左右的創新獎金,而在發放30萬元創新獎金的那一年,企業的銷售翻了十幾倍,最大的貢獻在于一個實習店長在3個月內為企業開創了一個叫染缸的管理辦法。
從前該企業開設自己的專賣店,總是在新店開業的時候存在很多不統一,如員工素質不統一、對產品的認識不統一、最基本的店面管理制度執行標準不統一等。這個新員工是實習店長,她通過觀察印染公司的印染操作,覺得有必要先在一個地方建立標準店,該店如同染缸,店員和店長在思維、執行等各個方面保持高度一致,然后等形成規律和氣候了再把新員工放入該店實習,以后的新店開業統統先由標準店派出,讓標準店的員工把新店再變成一個染缸,在當地新招聘的員工讓其在這個高度統一的店面里得到熏染。該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企業領導的高度認同,于是領導特批訂立了一處店面作為標準店,在全公司的人員中由該實習店長親自挑選標準店的店員,等人員到位后該實習店長制定了非常標準的店面日常管理制度。過了一段時期該店通過了總公司的驗收,在以后的日子里該標準店一直保持老員工70%以上,新員工不超過30%,通過老員工的熏陶,不久新員工基本上能夠按照該店的標準去開展工作。從此以后該連鎖公司所開新店,在開業第一天就可以達到如同已經開業多年的標準店面,整個開業沒有一絲凌亂。在之后短短的一年里,該企業成功開設了數十家店面,基本風格幾乎完全一致,銷售也翻了十多倍,發明染缸技術的實習店長早已不是實習店長,變成了營運總監,同時公司給予她個人的還有一筆數萬元的獎金和一部小車。在當年的創新獎勵當中,她只是其中一個,同時獎勵的還有為公司運輸創新辦法減少支出的,有為公司采購創新減少成本的,等等。在年度大會上公司一再強調誰要有創新的思想,公司就一定給他創新的土壤和回報。
【小結】企業的創新文化是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的文化,并不是空洞的制度和口號。新生的連鎖企業往往注重創新模式,發展的連鎖企業往往注重創新系統管理。用一句話總結連鎖企業文化寶典第二要點就是創新文化是很多連鎖企業產生利潤的土壤,最初靠模式,之后隨著連鎖體系的成長,創新的角度和方向會越來越多。
第三要點:執行如軍隊
銷售應該說是所有企業的第一生命線,為了確保銷售完成就必須嚴格執行公司的政策方針和要求,所以眾多的銷售型公司和連鎖公司企業文化中最偏向的就是執行文化。
在西安,一個果汁連鎖銷售型公司,其在執行上一直遵守一個原則:兩個月內見成績,三個月內要平衡,半年要利潤。這樣的要求對于新員工新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指標,相信很多公司看了都覺得不可能,而且這家公司是傳統行業的果汁飲料企業,其中的難度更是超過一般行業,但奇跡偏偏就出現在這家公司。多年以后該公司制定的這個執行方針基本到位,導致該公司的業績一直是穩步增長,在執行過程中的難度被執行人員想盡一切辦法化解。比如在招聘上,為了要達到兩個月見成績三個月要平衡這一執行指標,人事部是想盡一切辦法尋找熟練的有行業關系的業務人員,通過人才報紙大篇幅廣告、中介公司、優惠條件等。其實為完成這個指標,對該公司很多部門的配合都提出了挑戰,可是在這家公司,每個部門都可以完成自己的挑戰,協同銷售人員完成公司下達的業務指標。這可能給我們一個啟示:很多時候執行都有難度,但是解決這個難度總有辦法,越能完成有難度的執行,越能成為卓越的公司。有時候很多公司的領導層不理解別的公司的執行為何如此殘酷如此到位,在這個時候應該對自己說一句話,越是有難度的,才越是說明問題。做企業要想萬事俱備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神話,越是普通的企業,越需要執行如軍隊,只有這樣才可以打正規戰打勝利戰,如果都是平庸,請不要奢望市場會給你好運,即使有也是一時的。
【小結】連鎖專賣執行文化的第三個要點:執行是生命,執行是挑戰,挑戰成功就會獲得企業的新生。(至于企業執行力如何打造,打造企業執行力的辦法和手段我們將在下一期連鎖專賣執行力寶典中詳細介紹。)
在闡述完目前連鎖公司在企業文化方面比較偏重的三大要點之后,我們應該對上述進行一個綜合分析,指導企業的實際應用。目前連鎖企業比較偏重的企業文化主要是潤滑、創新和執行,但是這三點一般在企業中不單獨出現,往往是協同作戰,如潤滑與執行并存,創新與執行并存。以潤滑與執行為例,在企業里協同應用應該是比較多的,比如很多企業老總常常使用的軟硬結合的大棒加胡蘿卜政策。因為一家企業不可能永遠的嚴厲或者永遠的潤滑,基本上是我給你高壓讓你嚴格執行,但是也給你關愛幫你潤滑潤滑。一定要做到批評你讓你心悅誠服,處罰你不能把你處罰跑,要讓你自愿接受罰單。用最恰當的比喻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定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在參加了無數個連鎖企業的早會當中,本人也深深的感悟了這點。一家醫藥連鎖企業的早會,主持早會的領導每次都遵循“先嚴厲批評再和藹表揚”方針,還有另外一家位于上海的生物保健品連鎖公司每個早會領導們遵循的是“批評中有表揚、表揚中有批評”的原則。再縱觀很多失敗的連鎖企業,在管理風格上很多不是一味遷就表揚就是一直嚴厲批評,恨員工怎么不如自己親生女兒那樣聽話,失敗的企業必定有很多失敗的原因,但是企業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同時企業在導入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時期的企業文化進行提煉,提煉了企業文化后要注重培養企業文化的土壤。
總而言之,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時間不同,人員不同,實行企業文化的內容和程度就有所不同,但是企業文化的作用大同小異。企業應遵循的最大原則是:不同時間、不同人員都有一個適合這種情況的偏重點,沒有偏重,企業文化的形成就存在懸念。
(編輯;王玉spellingqiu@163.com)
在員工人手一份的工作報表中,竟然在考核一欄有這么一個內容:最近你有關愛過別的同事嗎?最近你有被別的同事主動關愛過嗎?
企業的創新文化是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的文化,并不是空洞的制度和口號。新生的連鎖企業往往注重創新模式,發展的連鎖企業往往注重創新系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