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園花生牛奶能否沖破行業老大的封鎖,能否重演老大哥和其正創造的輝煌,其在市場上勝算幾何尚未可知,我們能做的只有拭目以待。
達利園花生牛奶
勝算幾何
文/蔣 軍
電視上達利園和其正涼茶和優先乳廣告看多了,突然看到其花生牛奶的廣告著實有點吃驚,一是發現其廣告重點從優先乳轉到花生牛奶很突然;二是覺得其想復制和其正的成功很突然。和其正的成功與其說是一次戰略的勝利,還不如說是一次偶得:首先是競爭對手給了機會,其次是其選擇了一個好的突破方式——瓶裝。當然,這其中需要魄力和勇氣,如果和其正2009年沒有堅持住,估計它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但現在花生牛奶的情況就不一樣,可以說完全不同。
花生牛奶市場上銀鷺一家獨大,但銀鷺畢竟夠聰明也夠狠,罐裝、瓶裝、利樂裝;大包裝、小包裝、禮品裝樣樣都有,想通過包裝形式來達到和其正的效果是不可能了。另外,銀鷺做花生牛奶的時間已很多年,其通過不斷的推廣傳播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力,已經是第一品牌,其他品牌很難對其形成威脅,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認為,主要是價格體系的設計上,如銀鷺花生牛奶利樂裝一般不會超過2元/支,其他產品的價格也不會高過同類產品。其他品牌想從價格上做突破的路又被封死了。
特勞特的定位理論經過中國各種大師的運作后已深入人心,最近里斯的品類戰略又開始大肆攻城略地,就算品類戰略在中國市場能夠百試不爽,也不代表達利園花生牛奶就能搶占品類代表——銀鷺花生牛奶的市場,按照定位和品牌理論,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細分,發覺還沒有被占領的心智資源,然后進行分析進入。凡事不要絕對化,中國市場不是西方的成熟市場,不能照搬定位和品類理論(品牌延伸,全產業鏈,多元化、系列化,全覆蓋都可以成功的案例很多)。
達利園主攻花生牛奶或許跟霸王推涼茶有相類似的想法,在這里先不管品牌,就從銷售和市場競爭和格局來談,霸王CEO萬玉華認為有第一就有第二,行業內總是寡頭競爭的格局,如:兩樂、麥當勞和肯德基、沃爾瑪和家樂福。可惜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王老吉之后出個和其正涼茶,而不是霸王涼茶。如果現在要說品牌和心智,到時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不明白霸王為什么不啟用新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霸王就是做洗發水的,想要打破消費者固有的認知恐怕很難,這也許是霸王涼茶市場失意的原因吧。
和其正也沒想到自己能成為王老吉也不敢小覷的對手,逼迫王老吉也出個坑爹的瓶裝,王老吉的瓶裝很低檔、很山寨,估計是想用它來打擊所有其他瓶裝涼茶的。和其正沒有運用所謂的格局、品牌、品類戰略就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發現了一個市場機會,用一個不同的包裝形式來滿足需求;二是市場和銷售策略的差異化,從外圍市場做起,包圍中心城市和城區。雖然說不上是精細化營銷、通路精耕,但至少策略得當,執行到位。
現在反觀達利園花生牛奶,它有哪些制勝因素呢?談賣點,達利園花生牛奶的“花生+牛奶”的賣點等于沒有,現在明星代言的說服力正在下降,用一個明星就能打開一個市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看產品,產品無非是材料、包裝設計、口感等,達利園牛奶只從外包裝看也沒有任何時尚和差異。
如果達利園要想在和銀鷺花生牛奶競爭中勝出,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產品外包裝設計要更高端、更加時尚一些,突出以女性為主的瓶型,容量要適當減少。2.賣點要突出營養、健康、美容、養顏。3.價格上要每支比銀鷺花生牛奶高0.5元,保證渠道和終端的動力,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操作。4.推廣要做到店外的試飲和贈飲、捆綁禮品、賣場進行現場的買贈活動、在寫字樓周圍的推廣。5.渠道上先選擇性鋪貨,進行推動銷售,中心賣場、商業區、旺區、旺點的鋪貨。對鋪貨網點實行日報,一星期不動銷,實行選擇性促銷和回購。
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基于考慮以下這些因素:1.如果價格比銀鷺花生牛奶低,市場操作的空間就比較小,銀鷺花生牛奶的價格本來就不高,如果價格比它低,渠道和終端的激勵不夠,誰愿意推你的新品;2.推廣就沒有利潤空間做了;3.之所以選擇中心區域,商業區,旺區旺點去做,就是要將品牌和產品進行區隔,我就是比你要高檔,在包裝、價格、渠道上和競品進行區分,如果選擇在外圍,消費能力有限,大范圍的鋪貨一旦銷售不好,則沒有挽回的余地。
以上的步驟并不能保證就做起來,但如果將貨全部鋪下去則必死無疑。我對達利園花生牛奶的成功概率不樂觀,不是沒有信心,而是現在確實沒有找到成功的路徑。但這樣做會造成銷售量和時間上的沖突。要先做勢,然后做量,耗時雖然久,但總比沒有機會的好。這就要看是做短線產品、戰術產品還是長線的產品了。堅持或許會有更好的機會出現,就像當年做和其正涼茶,其實很簡單:“瓶裝更盡興”,多好的廣告語啊,比起那些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自以為瞄準消費者心智的廣告語強一萬倍。
(編輯:苗東明mhlmiao@126.com)
凡事不要絕對化,中國不是西方的成熟市場,不能照搬定位和品類理論,就算品類戰略在中國市場能夠百試不爽,也不代表達利園就能在“花生+牛奶”品類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