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首先要充分認識本校的教學體系,在有效的教學范圍內,開展可實施的教學方案。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學生學習的興趣取向,長此以往,造成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嚴重脫節。學生除了會上網聊天,打網頁游戲,在實際的操作中,甚至沒有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功能。這樣就造成我們的一切教學只是流于形式。這種狀況迫切的需要我們進行改善。
一、明確采用多媒體網絡環境教學的優勢
進行體制改革,我們的目的是要從根本上改善教學效率,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使之更適應學生的發展。能夠將計算機教學的知識內容落在實處,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很好地利用相關知識操作計算機。改善教學模式,采取新的教學措施,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例如:為了改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夠流暢,造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出現片面性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教學模式,可利用廣播功能,使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都可清楚教師的講解內容,跟上教師的步伐,在邊演示邊操作的教學形勢下,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教學內容,更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有問題可以用“電子舉手”的方式示意老師,而后教師可將該學生的屏幕切換到教師機上,并通過屏幕進行解答。教師和學生之間達到了雙向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實際教學效果。
二、注重學生間的個性差異實行因材施教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忽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跟不上實際講課的進度,造成學生厭學棄學,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并不少見。高職學生的自控能力還都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計算機在聯網的情況下,學生由于QQ、網頁的吸引,注意力脫離教學內容的現象也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對于那些基礎相對差一些的學生,如果教師并未給予重視,那么學生的注意力就很難再集中到課堂學習中。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正確地處理學生間的差異,給學生平等的受教機會呢?隨著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我們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網絡教學系統中的監控功能,對學生的上課學習情況實行實時監控,針對一些課堂掌握情況比較好的同學我們可以實行互幫策略,來幫助相對差一些的同學,隨時調整我們的教學進度。并采用教學網絡的輔導功能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為了更好地調整學生間的差異,也可以實行個別化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重視學生間的差異,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學生能夠適應教學的發展,緊跟教師的腳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謀求更加長遠的發展。
三、實行課堂多樣化教學模式加強興趣培養
計算機科目教學與高職其他科目教學有著天壤之別。我們在課堂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講解,概念性的知識需要我們采用更多圖文并茂的教學手段。更加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扎實學生的記憶,能夠讓學生對于抽象的理論知識有更直觀的認識,使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加的形象化。學生能夠對知識有一個主觀的認識,例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學軟件,對知識進行重組和構建,組合成能夠讓學生便于接受的、適合理解的圖文知識,像《開天辟地》學電腦、《萬事列憂》、《PC組裝學電腦》等以“廣播”的形式傳達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圖、文、聲、像的多媒體環境里近距離地感受計算機知識的魅力。為了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教師應首先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計算機科目其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能夠使學生達到正確的運用教師課堂所教內容,掌握計算機知識,我們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從學生的發展出發的,高職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力求能夠畢業適應崗位要求,為學生謀求更好的發展路徑。
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實現學生順利操作,能夠在高職教育階段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扎實計算機技能,為將來更加長遠的生活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建麗.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資源搞好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06(3).
[2]楊憲澤.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