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教學觀念把老師當作知識的傳授者,把學生當作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任務,被迫去完成,這種現象在職業中學中尤為突出。語文教學要創新,首先就要更新觀念,沒有新的教學觀念,創新只能是空話。
一、職業中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語文教學已經由長期以來的學科本位、知識本位轉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生作為一個發展的人來看待。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中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增強其主體意識、激發其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興趣,做到有效教學,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二、職業中學在語文創新性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1.教師在教學中不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語文課本應當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課程,但由于教師沒有充分的發掘,還只是一味地采取“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方法,老師講什么就要求學生們記住什么,沒有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心理習慣,因此讓人有一種課堂枯燥無味、學生缺乏上課興趣、學生聽課效率低、教師完成上課任務的質量差的感覺。
2.學生無法掙脫思想的禁錮
在我自身教學實踐過程中,經常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聯想能力不強,使得教師在上課時無法很好的將課程結合到生活中去,導致學生思維一直都處于一個緊鎖的狀態,老師教什么自己就機械的背什么,做不到舉一反三,老師不講的內容不會自己去思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感,最后導致學生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就不會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結果老師在教學中越來越累,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成績也越來越低,教學成果很不令人滿意。
3.學生的學習情緒難以調動
學習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學科的基本要求,針對職業中學學生們的學習基礎,用常規的教學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在教學中學生基礎差再加上沒有正確合理的學習方法,就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加重,對老師抵觸情緒越來越強,教師完成教學質量的程度越來越低,所以說提高學生們學習成績的前提就是應該多采取一些教學方法及手段,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產生興趣。
三、在以上問題中我們應該怎樣避免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由主體向主導思想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那就是要將自己的主體地位逐漸地向主導地位所轉變。在上課時經常給學生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學生們思考的就很全面,討論就會很熱烈。但是如果換一個很枯燥的問題,學生就很不愿意去思考,課堂氣氛就會陷入僵持當中。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切入課堂教學的中心區,一點一點地引導他們,就能夠加快他們進入學習狀態的速度,活躍課堂的氣氛,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學生們的成績也會有所提高。實踐證明,轉變教學思想,改變教師課堂地位,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2.注重學生的聯想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不注意培養學生們的聯想能力,學生們掌握的知識也非常的死板,我在教學中就經常通過生活實例或者是他們感興趣的人和事來進行思考,再將其導入到我們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身或他人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將所得出的道理運用到所學的語文知識當中,掌握起來速度就比較快,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職業中學學生基礎差,但是他們的思想卻很活躍,充分認識到這點,積極有效地調動他們的聯想能力,鼓勵學生多說敢說,教師充分給予鼓勵和贊揚,是提高學生聯想能力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3.利用現代化資源豐富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針對職業中學學生們底子薄的特點,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能很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利用多媒體課件以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外,有效的課堂導入、小組之間的競賽評比、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采用項目教學等都是可以嘗試的方法。通過這些教學手段的使用,可以使學生很容易就達到了興奮點,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對其他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創新問題,結合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希望我個人的觀點能給其他教師一些理論性的幫助,使我們職業中學語文教學成績變得更加輝煌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陳隆升.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2]李夏彬,王緯虹.目標教學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3]袁振國.教育新理教育[J].科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新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