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校布局調整,提高綜合辦學水平的步伐加快以及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農村寄宿制學校出現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它為拓寬素質教育的時空,全面提高農村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平臺。從2009年起我縣逐步創辦了農村寄宿制小學,通過兩年多的實踐與探索,在寄宿制學校教育方面我淺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農村小學寄宿制教育存在的優勢
1.有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成績的提高
從周一到周五,寄宿學生全部在學校生活。在校時間長,學習時間充裕,學習精力集中,學習情緒穩定,學習氛圍濃郁,學習環境良好,良好的學習習慣容易形成,且學校的學習管理到位,教師的個別指導專業及時,同學的互幫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進生補漏補缺和優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體寄宿生文化成績的整體提升。
2.有利于集體意識的培養和道德品質的提高
集體生活,半軍事化管理,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體生活為主,在學校集體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積極進取的集體輿論導向,有科學文化的激勵機制,有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統一規范的作息時間安排,有不同時段紀律的約束,有朝夕相處教師形象和言談舉止的正面影響,更有班主任、任課教師及生活教師全面的指導、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情化的管理。
3.有利于活動課程的開展和潛能的發揮
寄宿生課余生活基本以自主活動為主。寄宿生在自主活動的空間里,放開思維,放膽想象,放飛理想,加之寄宿生課余時間充裕,占有學校室內外訓練場地和電腦、圖書、音像資料,接觸文體娛樂器材機會多,訓練機會多,教師專業輔導次數足,同學交流切磋技藝方便。
4.有利于生活習慣的培養和自理能力的提高
寄宿生基本以獨立生活為主。現在農村小學生80%以上都是獨生子女。童年就離開家庭,離開父母,開始相對獨立的寄宿生活,這與其說是向孩子傳統成長環境提出挑戰,不如說是治療獨生子女嬌慣、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質脆弱等毛病的一劑良方。
二、農村小學寄宿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自理能力差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需要母愛的時候,寄宿制教育的實施,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學校,可能造成母愛缺失。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目前大多數小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長期的溺愛,孩子獨自生活的能力不強,即使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大部分學生也不會做家務,不會洗自己的衣服,不能很好地料理自己的飲食和起居。
2.學生的生活存在較大的問題
由于學校缺少專業的生活教師,沒有必要的營養師,學生的飲食單調,很容易造成學生營養不良現象的發生。由于是寄宿制教育,學生一下子全部“涌進”學校居住,可能會造成學校的住宿床位“供不應求”,從而給學校的正常教學帶來壓力。
3.學生的安全問題突出,家長的負擔也相應加重
部分學校的醫藥設備不是很完善,加上大部分學生一下子“涌進”學校居住,學生及時就醫根本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部分學生經過周末的休息返校后,大多數“黑車”接送,學生的安全問題可想而知。由于學生的寄宿制教育,學生平常的飲食起居都是在學校里面進行的,因此,學生家長就必須負責學生的伙食費及周末回家的車費,這給本來就不是很富裕的農村家庭帶來不小的困擾。
4.學生的心理問題凸顯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家庭教育的任務應該重于學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有利于培養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煩惱和沖突,我們需要及時幫助他們進行分析,并加以正確的引導。但是,由于寄宿制教育的管理,孩子長時期與家長“隔絕”,不能夠及時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加上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條件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這對寄宿學生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利,可能引發各種心理疾病。
三、農村小學推行寄宿制教育的對策
1.努力增加投入
首先,地方財政應制訂相關政策對實施寄宿制的學校給予適當補貼,用于改善學生寄宿條件。其次,結合學校布局調整和學校危房改造工作,捆綁上級專項資金和對口支援資金,按照除必要維修外,不再新建村級小學的原則,大力推進農村小學寄宿制建設。最后,整合資源,積極改善宿舍條件。在保證學生住讀基本需要的同時,有條件的要逐步發展公寓式學生宿舍,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2.加強師資培訓
寄宿制小學的校長和老師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統一,是教師、“保姆”和“父母”三種身份的疊加。因此,學校要培訓好專職教學教師和專職生活教師,使他們能勝任自己的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呼喚家長的積極參與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與家長溝通,彼此了解孩子的情況。通過及時溝通了解,向家長宣傳正確對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讓他們對子女的期望適中,不斷提高家長的心育意識與水平。父母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作為寄宿孩子的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聯系,同時應該注意溝通方式,進行耐心的詢問、了解,鼓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要注意讓孩子宣泄心中的“郁悶”,同時教給孩子一些對策,使他們能夠主動排遣自己的“郁悶”。
4.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防范和管理工作
寄宿學生年齡小,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較低,自控能力較差,如愛玩水、到危險地方玩、做危險游戲等,易發生安全事故。針對這一情況,六壩寄宿制小學在縣教育局的指導下實行安全日志、周五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等,利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重點抓好防溺水、防火教育;抓緊學生食堂管理,防止集體食物中毒;抓實交通安全教育,防止了重大事故的發生。
總之,農村小學實行寄宿制有著廣闊的前景,它的存在與發展有其特定的意義,我們要不斷地建設和完善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制度,推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當然,家長們要理性地為孩子選擇是否住校,學校也要讓確實需要住宿的學生享受到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團結協作、懂得感恩、熱愛家鄉、心存鄉土,更健康幸福地成長。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六壩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