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來白酒的發展,從企業層面上來說,我們華澤集團也準備了幾張牌:工藝牌、感觀牌和文化牌,打好這幾張牌,才能成就白酒的大品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位。
白酒行業目前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人說問題出在產能過剩,有人說主要是因為經濟形勢,都有一定道理,都需要我們做酒的人考慮。但我個人覺得,對于中國白酒業而言,當下最需要考慮的是:中國現行消費者到底喜歡什么?
對于傳統白酒而言,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并且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但消費者對白酒的整體認識卻很少,甚至僅有的了解還是負面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白酒行業的發展。
酗酒、亂性、醉酒開車、醉酒誤事、惹是生非等等,中國的白酒一直就擺脫不了這些負面影響,究其原因在于中國人不良的飲酒方式。不夸張地說,在中國我們喝酒的歷史有幾千年,但現在大部分的消費者并不真正了解酒的寓意和內涵。
實際上,喝酒應該是在自然形成的很好的喝酒氛圍中,感受美酒給人帶來的一種人生享受,但現在呢,我們為了什么而喝酒?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當然,要改變中國人的飲酒方式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程。
首先應該是開展系統性、立體性的行業公關活動,改變白酒的社會不良印象,提升社會認同度。
其次要培育健康的飲酒方法,改變消費人群結構,實現由自身發展提升銷量轉變為由宏觀發展提升銷量。
現在中國最不好的一個喝酒習慣就是勸酒,喜歡一杯一杯地干,在很短的時候喝掉了幾兩、半斤的烈性酒,肝臟負荷很難消化,自然也會出現醉酒等一些不良反應。有人會說,這是我們多少年的文化,實際上,古代人喝的酒精度數比現在要低很多。
要改變這種固有的喝酒方式,要讓這些短時間喝酒多的人,慢慢向“喝得少”和“喝得舒心”轉變,要讓更多的社會大眾覺得白酒是一個美好的東西,飲用白酒是一種美妙的享受。因此,未來白酒發展改變消費人群結構應該是求面不求量,求群體不求個體。
白酒的釀造工藝千年傳承,本質上未有太大變動,只是在不斷改良。因此可以預料的是,即便未來發展,其工藝也不會有大變動,但是,飲酒的方法卻可以有新的花樣。如今,多樣化的飲酒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與白酒一樣同為烈酒的蘇格蘭威士忌等洋酒就在這方面表現出了其嚴謹高貴中的隨意,加冰、加蘇打水、加綠茶或其他飲料,享受另一種的飲酒感覺,已經成為中國新一代消費者的興趣所在。
對于未來白酒的發展,從企業層面上來說,我們華澤集團也準備了幾張牌:工藝牌、感觀牌和文化牌,打好這幾張牌,才能成就白酒的大品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