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酒中—29瓶中國最浪漫葡萄酒》首發
為什么在中國的土地上,飲用由中國的葡萄、釀酒師釀造的葡萄酒,卻要用中國以外的品鑒方法?如果中國人不會飲用葡萄酒,為什么從古至今會有那么豐富的葡萄酒文化?一批中國有識之士帶著對中華文明和葡萄酒的熱愛踏上了探尋之旅。
2011年,歐亞民先生和劉加強先生推出中國酒文化力作《為奇跡而生——中西方葡萄酒風味撞擊》,在中國葡萄酒界引起了強烈震撼,2012年兩位作者再度攜手推出《愛在酒中——29瓶中國最浪漫葡萄酒》。2012年8月4日,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12年全國葡果酒行業年會”開幕式上,《愛在酒中——29瓶中國最浪漫葡萄酒》正式亮相,宣告誕生了中華文明特質的葡萄酒心靈品鑒系統。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系統的整理與提煉,“中國葡萄酒是舶來品”的誤解一直影響著中國葡萄酒產業和消費的健康成長。中國有豐富燦爛的葡萄酒文化,卻又缺乏有說服力的表達和欣賞方法,一直困擾著熱愛中國葡萄酒的人們。
為了幫助熱愛葡萄酒的人們解疑釋惑,歐亞民先生和劉加強先生經過十年的潛心研究探索發現,在光輝燦爛的幾千年中華文明中存在著一種獨特的葡萄和葡萄酒品鑒方法,它不僅使葡萄和葡萄酒的風味豐富多彩,而且成為中華文明獨特魅力的見證與釀造者,也是人類葡萄酒文明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財富。在《愛在酒中——29瓶中國最浪漫葡萄酒》一書中,作者將它們與現代一般葡萄酒品鑒系統結合,創造出了一套具有中華文明特質的葡萄酒心靈品鑒系統,并用優美、靈動、質樸的語言,以散文的形式呈現在世界面前。這個重大發現和創造一經出現,立刻引起中國文化界和葡萄酒界的熱切關注。
在此次年會上,中華促進會授予《愛在酒中——29瓶中國最浪漫葡萄酒》的作者劉加強和歐亞民先生“中國葡萄酒文化卓越貢獻功勛獎”。其表示,在長期的葡萄酒文化探索中,劉加強先生、歐亞民先生創作出版了世界第一部中西方葡萄酒比較文化研究專著,開辟了中西方對話交流的新領域;首創中華文明特質的葡萄酒心靈品鑒系統,填補了世界葡萄酒品鑒系統的空白;創建了一種理解、繼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新途徑;作者創作的葡萄酒文化作品是“中國酒文化劃時代的力作”,“葡萄酒文化史詩的第一部長卷”,“宣告了中國葡萄酒文化的回歸”,是“中國葡萄酒文明歷史研究的里程碑”。鑒于這些對中國葡萄酒文化做出的卓越貢獻,中華文化促進會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決定授予劉加強先生、歐亞民先生“中國葡萄酒文化卓越貢獻功勛獎”。
在采訪中,中華促進會與會代表人員向《酒世界》記者表示,《為奇跡而生——中西方葡萄酒風味撞擊》一書借用文明生態概念和葡萄酒特征指標,第一次系統論述了中西方文化在一些領域的共同差異,首創了一個葡萄酒中西方文化比較的系統框架,填補了中西方比較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愛在酒中——29瓶中國最浪漫葡萄酒》在系統整理、挖掘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將中國傳統酒文化與現代酒文化有機結合,首創了一個具有中華文明特質的葡萄酒心靈品鑒系統,宣告中國從此有了符合自己精神特質與需要的葡萄酒品鑒系統,填補了世界葡萄酒品鑒體系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