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飲食書特別引人關注,這是因為,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后人們更多地關注飲食可口、健康、文明、環保。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這些年爆出了太多的飲食安全問題,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恐慌。人們的高度關注,自然引發了出版的火爆,所以這些年飲食書越出越多也越出越精,銷售排行榜的數字也直線上升,成為出版人不得不重視的圖書重要板塊。
飲食書不像其他書,是一個常青常綠,永遠常銷的圖書。這是因為民以食為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安全、健康、環保、文明會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再者飲食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對飲食質量的追求,促使人們對飲食產品和工藝不斷研發,社會的進步、交流又促使這一研發加速,飲食書作為飲食文化的載體,當然也會伴隨飲食文明的發展變化而更加興旺。
飲食書的資源非常豐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美食之邦,吃出健康,吃出文明,吃出精神,吃出情義。在遠古時代就有記載,宮廷秘史更是把飲食養生當作延年益壽、維系帝業來推崇。這些都是中華飲食的瑰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飲食文化資源。再者,中國崛起引來世界關注,與其他文化一樣,飲食文化也引起世界關注,可以說隨著中國與世界交流越來越頻繁,中國飲食文化必將走向世界,當然世界優秀的飲食圖書也會進入中國,這是中國飲食出版融入世界的好機遇。
飲食文化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學術,也是一種民俗習慣。作為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偽,應找懂得這門科學的人著書立說,嚴格把好圖書出版的質量關;作為一門藝術,應百花齊放,不斷創新,適時向人們推出合乎時代風貌和百姓喜聞樂見的飲食書,讓飲食藝術在百姓中開花結果。作為民俗習慣,應繼承民族飲食好的優良傳統和尊重民族習俗。民族的東西才是世界的東西。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度,在飲食文化上創造了太多的燦爛文化,“吃在中國”是全世界的共識,應通過出版把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繼承下來,并介紹到世界,讓全世界都能感受中國美食文化的美。
與任何產業發展一樣,飲食出版的興旺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突出表現是有的出版人只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一味跟風,出版了太多的雷同飲食書;有的粗制濫造,請幾個大學生剪剪貼貼,涂涂改改就出版上市;有的更是錯誤百出,誤導讀者,飲食文化是門科學,事關人民的健康,飲食文化要健康發展,出版人應道德為先,為讀者負責。
飲食書的出版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是出版人獲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好途徑,當然也是出版界競爭最激烈的選題。我們一定要抱著向讀者向民族負責的態度做好飲食圖書的出版工作,讓飲食文化取之于民,更好地服務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