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自行火炮從無到有,飛速跨越,他付出過怎樣的努力;外貿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統躋身世界前列,馳騁國際市場,他如何解決一個個難題?
2011年9月,記者來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的一個外貿武器展廳,在我國著名火炮武器系統專家蘇哲子院士的帶領下,參觀一種享譽國際的傳奇兵器:PLZ45型155毫米口徑自行加榴炮,簡稱155自行炮。國產155自行炮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是在1988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國際防務技術展覽會上,當時,它的火炮樣機剛剛問世不到一個月,卻給參加展覽會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圖1、2)
蘇哲子介紹說,那次,我們軍方的一些領導及外賓300多人到南口參加了這次展覽。展覽除了靜態地觀看,還做了一些試驗:火炮射擊、行駛試驗。試驗沒出任何問題。展覽后,反響很大,外賓說中國有155炮了。
在此之前,中國陸軍只裝備了152毫米口徑自行加榴炮,剛剛完成從牽引炮到自行炮的過渡。1986年,在國家軍費緊張的背景下,為了實現火炮武器的現代化發展,兵器工業部決定,采取外貿先行、以外促內的方式,研制外貿版新一代大口徑自行火炮,在出口創匯的同時,促進國內的相關技術儲備。作為152自行炮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時年51歲的蘇哲子擔起了新型火炮系統總師的重任。在短短兩年時間里,他和團隊設計研發出了這門火炮樣機,沒想到剛一亮相,就吸引了國外買家的注意。
蘇哲子說,我們這個項目是和美國、英國、法國、南非幾個國家競標的。在這次展覽中,某國來了個代表團,看后提出向我們訂貨的意向,想訂一個武器系統。當時我們壓力很大。
能夠與美國的M109、英國的AS90、南非的G6等國際上最著名的火炮武器同臺競技,是蘇哲子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和這些技術成熟,甚至經歷過戰爭考驗的對手相比,國產的155自行炮顯然還十分稚嫩,而由于國內整體工業水平的落后,武器的可靠性也是一直困擾蘇哲子這些科研人員的難題。
蘇哲子說,我們的輸彈機、火炮的閉氣不太可靠,還有傳動裝置,軸承壽命短,跑400公里軸承就壞了。通常這個設計的行駛距離是一萬公里。
如何才能扭轉劣勢,大幅縮短與國際先進火炮技術水平之間的差距呢?蘇哲子他們分析后發現,國外的火炮當時都只是單一裝備,中國155自行炮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系統取勝,應用高新技術,將火力打擊、陣地指揮、通信聯絡、彈藥輸送、戰地搶修、后勤保障、模擬訓練相結合,形成現代化的武器系統,以真正發揮自行火炮的作用,實現火炮武器的跨越式發展。但是,對于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坦克設計專業的蘇哲子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挑戰。
蘇哲子說,在學校我是學坦克設計的,對指揮這方面根本沒學過,比如偵查校射雷達、氣象雷達、維修、模擬訓練根本沒有搞過。尤其關于偵察校射雷達,一點概念都沒有。那時,我們買過美國一部雷達,它有個使用說明書,上面有關于原理、構造、怎么使用的說明。我一晚上沒睡覺,把那本資料看完,收獲很大。我在學習中一是看資料,再就是參加試驗。(圖3)
經過近兩年的攻關,蘇哲子他們克服了155火炮本身的技術障礙,并研發出初步的配套裝備。1990年,按照對方的要求,他們趕赴該國所在地區進行產品展示和試驗。然而,此行卻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順利。
蘇哲子說,1990年,我們第一次去時,有一個炮、一個指揮車,偵察車還沒有,只有一個簡易的偵查設備。但那次沒有表演成,快到時,該國打仗了。
海灣地區的戰事,使PLZ45型155自行炮的出口項目陷入了長達幾年的停滯,而蘇哲子和他的團隊卻因禍得福,爭取到了更多的研發時間,通過不斷攻關,他們擴充了武器系統配備,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偵察車。戰爭結束后,他們又一次迎來了到訂貨國家現場表演的機會。
蘇哲子說,購買國家一般有要求,買你的裝備,必須到我國來進行表演,看你這個裝備是否適合我們國家的環境。比如他那個地方溫度高,他選擇最熱的時候讓你試驗,表演要求上午10點之前不能開炮,下午3點結束。
事實上,苛刻的環境條件難不倒蘇哲子他們,在裝備系統研發期間,為了應對各種環境的不同要求,他們曾對武器進行過熱區、寒區、高原地區、高濕地區等多個項目的試驗,其中熱區試驗更是蘇哲子重點關注的項目。(圖4)
蘇哲子說,比如設計的規范要求,高溫在50℃的環境條件下,如果設計得不好,溫度超過部件的承受能力就要出問題。這些試驗一般我都參加,因為這是很關鍵的一些環節。
這一次蘇哲子他們終于不虛此行,155火炮、指揮車、偵察車等裝備的展示和表演得到了認可,但同時對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年之后,他們要到中國來參觀更多的配套裝備。這意味著蘇哲子和他的團隊要在極短的時間里進一步完善155自行炮的武器系統。盡管任務艱巨,蘇哲子他們還是在對方代表團到來時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蘇哲子說,我們搞了炮、指揮車、偵察車、彈藥輸送車、偵校雷達、氣象雷達、搶修車7種裝備。他們看后很驚訝:一年多時間,中國出了這么多東西。
在這次表演中,主場作戰的155自行炮大顯身手,蘇哲子親自擔任炮位指揮,組織了火炮最大射程、密集度、精度等一系列項目的射擊表演,在整個過程中,對方代表團也給他出了不少難題。(圖5)
蘇哲子說,上午表演后,中午他們提出,目標是你們自己設置的,必須我們確定目標。我說沒有問題,只要在我們規定的射程范圍,我能把坐標測出來。下午,他們確定目標,結果打得都挺好。
蘇哲子的從容應對,來源于他對155自行炮的充分信心,在之后的火炮射擊密集度試驗中,對方又拋出了新問題。
蘇哲子說,有一個表演項目,打1000米立靶,1000米射程,在前面搞一塊大的布,中間畫一個大十字線,瞄十字線的中心打。打了3發后,他們說脫靶了。我跟他們一起到前面看,還沒到靶子跟前,上面的彈孔就看清楚了,他沒說別的,沖我豎起了大拇指。
在蘇哲子他們不懈的努力下,PLZ45型國產155毫米口徑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統終于簽訂了第一份出口合同。能夠在競標的幾個國家同類武器中脫穎而出,充分說明它在各項技術指標和整體系統配套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對于155自行炮的各種參數和優點,蘇哲子如數家珍:一是炮本身口徑大了一點,第二,射程比152自行炮增加了很多。152自行炮最大射程17.3公里,這個炮用底凹彈射程30公里;用底排彈39公里;用復合彈50公里。它本身沒有藥筒,是藥包裝填,打完后,藥包就燒完了。第三,彈種配得比較全,現在有7種,加上現在的末制導炮彈,有8種彈,原來152炮只有3種彈。
除了最大射程外,PLZ45型155自行炮在射擊密集度和準確度方面,與其它國家武器相比也毫不遜色,而在另一個重要參數——系統反應時間上,它的表現又如何呢?
蘇哲子說,我們一般叫火炮的最大射速,就是一分鐘能打多少發。現在這個能打5發,可以連著打。每一門炮上可以帶30發彈,彈藥輸送車是90發彈。現在每一門炮,配一個彈藥車,就是說一次作戰可以有120發彈。
從單一裝備發展成現代化、集成化的武器系統,這是PLZ45型155自行炮的最大特色。展廳里,不僅有這一武器系統中的火炮,也有指揮車、偵察車、搶修車、雷達等11種裝備的模型。按照蘇哲子的說法,他們給對方提供的是一個配備齊全、使用方便的“交鑰匙工程”,在雙方的第一份合同中,包括了一個營76輛車的裝備。
蘇哲子說,過去我們出口,就是一門炮,現在是一個系統。這是我國第一次武器以系統出口。同時研制這么多裝備,同時定型出口,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個。
由于應用了大量高新技術,蘇哲子他們研發的武器系統在自動化程度、環境適應性、系統電磁兼容、人機環境工程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2000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生產的第一批產品運抵訂貨國家。
他們拿回這套武器系統后,進行了演習,評價如何呢?
蘇哲子說,那是一次非常隆重的演習,我去了,打得非常好。第二天,那個國家的報紙在頭版刊登了我們的武器系統在那個國家第一次演習的情況。炮兵司令在他們的《祖國衛士》雜志上寫了一篇《向先進行列邁進的某某國炮兵》的文章,專門對我們的產品進行評價。他說:“這套武器系統是世界現代化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打得準,操作靈活,使用方便。” 他們原來用的是美國和法國的,現在基本淘汰了。第二年他們又訂了第二個營的武器系統,我們都沒有想到。
除了本國的演習和閱兵,訂貨國還在與其它國家的聯合軍事演習中多次使用PLZ45型155自行炮,這套武器始終表現優秀,因此吸引了更多買家。與此同時,這一武器系統的家族也在蘇哲子他們的努力研發下不斷發展壯大。(圖6)
蘇哲子說,因為國情不一樣,需求不一樣,財力支撐也不一樣,在自行火炮武器系統的基礎上,我們又開發了幾種其它產品。現在搞的都是155,口徑并沒有變,開發的自走炮武器系統,相對比自行炮便宜,但是火炮的性能沒有區別;我們又開發了守海島的岸防武器系統;還搞了車載炮系統,把155火炮裝在輪式底盤上,托著它走。
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武器系統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地面壓制武器系統的研制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它也在為國家創匯、帶動兵工行業發展、應用高新技術和培養人才隊伍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蘇哲子他們終于實現了當年的夢想,借研發外貿武器的契機,積累大量的科研經驗和技術儲備,應用到我國現代化火炮武器系統的研制當中。
蘇哲子說,開始他也是單炮研制,后來在研制過程中,逐步從一門單炮發展成武器系統,技術工作都是互相滲透的,另外,我們有一些成熟的部件或者技術,在這里也得到應用。
2003年,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武器系統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5年,蘇哲子被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直到今天,77歲的蘇哲子還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擔任總師工作,致力于外貿版155自行炮武器系統的進一步研發。
蘇哲子說,要長遠占領國際市場,技術在發展,裝備性能也在發展。我現在正在搞新一代火炮武器系統,新一代的水平比現在大大地上了一個臺階,火炮的最大射程、行駛速度、威力、信息化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蘇哲子和他的團隊完成了中國火炮從牽引到自行、從單一裝備到現代化武器系統的兩次標志性跨越,而他在外貿155自行炮項目上取得的成就,也為我國整體火炮武器系統技術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對蘇哲子來說,這是他平生最大的欣慰。
圖1 火炮武器系統專家蘇哲子
圖2 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圖3 蘇哲子團隊研發配套裝備
圖4 155自行加榴炮在寒區實驗
圖5 蘇哲子組織加榴炮射擊表演
圖6 外軍演習中的中國造155自行加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