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法國兩候選人勢均力敵第二輪要靠聯合力
4月22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使幻覺版的民調結果變成現實版的投票結果,從而使選情頓時變得清晰起來。人們能夠根據w、奧朗德等十名候選人的得票結果,來做一點解讀大選第一輪和預測第二輪的努力了。
首先,從政局力量對比來看,左右翼兩大總統候選人是基本上勢均力敵的。在第一輪投票中,奧朗德獲得28.63%的支持率和1027多萬張選票(有效票,下同),名列第一,薩科齊獲得27.18%的支持率和975多萬張票,屈居第二。這表明,左翼社會黨和右翼“人民運動聯盟”仍然是法國政局的兩大主角。一年多來,奧朗德領跑民調,其投票結果超過薩科齊,自然并不使人意外。但薩科齊在民怨沸騰的危機面前,其投票結果只比奧朗德少1.45個百分點和51多萬張票,實屬不易,可謂左右翼打了個平手而已。
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極左翼“左翼陣線”的候選人讓-呂克·梅朗松的選情。梅朗松作為所謂“四合一”(共產主義、生態主義、左傾主義和左翼主權主義)的產物,在3、4月間異軍突起,被民調看作是“第三人”。但事與愿違,這位“第六共和國”的倡導者,最終只獲 11.11%的支持率和398多萬張票。然而,梅朗松在一輪投票結束后就立即表示把票讓給奧朗德,這不失為一種對奧朗德的堅定支持。
在此情況下,假如把左翼奧朗德和極左翼梅朗松、以及其他小黨候選人的得票率加在一起,再把右翼薩科齊和極右翼勒龐的得票率加在一起,那就會看到,奧朗德陣營和薩科齊陣營的力量幾乎是相等的,都在45%上下(共計90%左右)。最后剩下的,正是中右翼“民主運動”候選人弗朗索瓦·貝魯獲得9.13%的支持率。而貝魯的327多萬張票也會對二輪的薩奧對決,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第二,從政治格局演變來看,極右翼新人瑪麗娜·勒龐的崛起并成為大選“第三人”的事實,標志著三足鼎立——右翼“人民運動聯盟”、左翼社會黨和極右翼“國民陣線”——的政治格局趨于穩固。

瑪麗娜·勒龐在2011年1月圖爾代表大會上接班,擔任“國民陣線”的新主席,今年首次出馬就一炮打響,獲得17.90%的支持率和642多萬張票。這再次表明,“國民陣線”是一支在80年代崛起,在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三足鼎立格局中,發揮了不可忽視作用的極右翼力量。其選票流向將對二輪的薩奧對決,乃至6月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第三,從大選的歷史經驗來看,第一輪拼的主要是實力,第二輪拼的則主要是聯合力。目前看來,盡管民調測定薩科齊落后于奧朗德,但是,由于存在不確定因素的緣故,薩奧對決的勝負至今還是一個未知數。
毫無疑問,對于薩科齊來說,關鍵的因素是從勒龐、貝魯等人那里爭取到最多的“讓票”。在5月2日電視辯論同奧朗德打個平手的情況下,爭取貝魯的合作和中右翼選民的支持顯得特別重要。此外,還有二輪的棄權率有多少,一部分選民在最后抉擇標準的認識問題上會發生多大變化,在最后的時刻有沒有突發事件爆發等因素。凡此種種,還會對薩奧對決的結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人打比喻說,看法國總統選舉就像讀一部長篇小說,此言有理。5月6日舉行二輪投票時,我們將讀到最后的一章“鹿死誰手?”。假如薩科齊能在最后的拼搏中說服極右翼、中右翼等黨派選民,使他們相信右翼會帶領法國走出危機,振興法國,那他還有可能扭轉局面,贏得第二輪投票。否則,最后的結局就真的會像廣大中下層民眾迫切希望的那樣,在愛麗舍宮上演一出“換馬”大戲,換進一位對治國理政感到陌生的新主人。

奧朗德和薩科齊將在第二輪投票中角逐總統職位
法國內政部4月22日晚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社會黨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和現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領先其他8位候選人,將在第二輪投票中角逐總統職位。
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奧朗德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27.5%的有效選票,薩科齊獲得26.6%,極右翼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獲19.9%。而極左翼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和中間派候選人弗朗索瓦·貝魯分別獲10.5%和 9.2%。
法國憲法規定,法國總統由普選產生,采用“多數兩輪投票制”。在第一輪投票中如無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得票居前的兩名候選人將進入第二輪角逐。
奧朗德當晚在法國西南部城市圖勒舉行的集會上發表講話說,第一輪投票結果說明希望變革的人團結在他的周圍。為了重振法國、控制財政、加速增長和擴大就業,他將尋求變革,恢復法國人對政治行動和公共道德的信心,回應選民有關失業、購買力、安全等一系列擔憂的問題,并引導歐洲重返增長和就業的道路。
薩科齊在巴黎舉行的集會上發表講話說,第一輪投票是一場危機下的投票,他對選民表現出的憂慮和痛苦表示理解。關鍵時刻已經來臨,他有信心準備迎接第二輪投票,他同時呼吁法國選民弘揚愛國情感,超越黨派,并建議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前與奧朗德就經濟社會、企業發展和國際問題舉行三場辯論。
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22日上午8時(北京時間14時)在法國本土全面展開。這次選舉登記選民約為4450萬人,在本土、海外領地和境外共設8.5萬個投票站。由于時差關系,法國部分海外省和海外領地已提前投票。法國本土投票站最晚于當晚20時(北京時間23日凌晨2時)關閉。
奧朗德正式宣誓就任法國總統
國際在線報道:法國當選總統奧朗德于當地時間15日上午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正式宣誓就職。
在當天的政權交接儀式開始前,奧朗德與前任總統薩科齊進行了約半小時的單獨會談。據透露,會談涉及“核密碼”等國家機密。隨后,奧朗德簽署了權力交接文件、接受象征國家最高權力的項鏈,并發表就職演說。
奧朗德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法國現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他表示,他相信社會民主和公正,并呼吁法國社會團結起來。
正式入主愛麗舍宮后,奧朗德當天晚些時候前往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見。
薩科齊卸任恐面臨腐敗調查
綜合外國媒體報道,即將離任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當地時間5月9日表示,他準備在退休后重新擔任律師。因為敗選,薩科齊失去了作為法國總統享有的司法豁免權,他很可能會面臨一系列腐敗指控,就像他的“政治岳父”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一樣。
想重操舊業當律師
在本月6日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力爭連任的薩科齊輸給了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奧朗德。9日,薩科齊召集了最后一次內閣會議。據與會人員透露,薩科齊在會上“情緒激動”,不過他仍敦促自己的同事不要“悲傷和難過”。薩科齊說,他打算退出一線政壇,在與家人休息一段時間之后重新成為一名律師。薩科齊是首都巴黎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之一,在踏足政壇之前曾長期擔任律師。
有分析人士稱,薩科齊這一卸任后的安排非常必要,因為他可能很快就會被法院叫去,而他的身份有可能是目擊證人、也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薩科齊的任期將于本月15日結束,一個月后他將失去司法豁免權。
卸任后或官司不斷

薩科齊的最大麻煩可能來自他與法國女首富、歐萊雅集團掌門人利利亞納貝當古的“親密接觸”,后者因涉嫌嚴重的偷稅漏稅行為和非法提供政治獻金而被警方立案調查。薩科齊被指曾接受貝當古15萬歐元,作為他在2007年參加總統競選的資金。他還被指在1983年至2002年擔任納伊市市長期間,多次接受貝當古裝有大量現金的信封。
法國的法律規定,公民個人為同一政治活動提供的資金不能超過4600歐元,其中現金形式政治獻金不能超過150歐元。
薩科齊面臨的另外一個麻煩是被指在20世紀90年代擔任法國預算部長期間,與時任總理愛德華巴拉迪爾一起在與巴基斯坦的國防交易中收受回扣。目前,涉及此案的一名薩科齊密友和前部長正在接受調查。
薩科齊受到的最新指責是他曾收受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500萬歐元非法政治獻金。不久前,法國一家媒體在網上公布了一份文件副本,證明薩科齊的確與卡扎菲存在金錢交易。在2011年,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也曾暗示,利比亞資助了薩科齊2007年的總統競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