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斯·珀森,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WICS)歷史與公共政策項目高級助理、朝鮮國際文件研究項目(NKIDP)項目協調員、喬治·華盛頓大學(GWU)歷史學博士研究生。
X:詹姆斯,你最近一次去朝鮮是什么時候?
J:2011年的7月和8月。去朝鮮可以辦旅游簽證,這比較快,因為去朝鮮旅游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你去旅游,朝鮮認為這是贏得你支持的一個機會。他們想讓你看到他們希望你看到的,比如平壤風景如畫的公園。我參加的那個團全是研究朝鮮和當代朝鮮歷史的學者和歷史學家。朝方了解我們的背景,也知道他們不能只讓我們看他們想讓我們看的。
隨團的還有朝鮮的“陪同人員”,他們是為接待外國游客的政府部門工作的。他們陪同你的目的是確保你不會遇到麻煩。一般來說,每個團都會有兩名陪同人員,以便彼此相互監督,但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避開他們。比如說,香煙在朝鮮就非常有用。他們問你要去哪兒,你說我出去抽根煙,他們就會讓你走。然后,你就可以出去四處轉轉,看看朝鮮的街頭生活。我不吸煙,但在朝鮮卻成了一個吸煙者。很多朝鮮男性都吸煙,而煙可以讓你在那里獲得更多的自由。
我參觀了平壤、南浦、開城以及朝鮮西部地區的多個城市,其中有一個地方就是當年金日成跨江前往中國學習的出發地。這是朝鮮非常著名的一個景點,而我們也是第一批獲準參觀該景點的外國人。我不知道為什么這里會如此重要,這里有一幅大型壁畫,描述的正是少年金日成跨江前往中國的場景。
X:我最近讀到一則消息,說平壤市中心剛剛竣工了一個拖延23年之久的新酒店項目。據說該酒店附近的建筑物很多,而且規劃也很不錯。
J:朝鮮的照片頗具有欺騙性。在平壤時,我想買一個紅星牌(Red Star)無線電設備。我們的一個向導知道該酒店附近有一個電子市場,于是我們就去了那里。外國人是不允許去那個酒店附近的,因為它當時尚在修建中,大概已經建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有些地方還沒有安裝窗戶和玻璃,朝鮮人不想讓人在竣工前看到它。但我們對這個地方有一定了解,可以去我們想去的地方。我們看到酒店的后面,那里的路還沒有鋪,到處都是塵土,這就是平壤市中心。
街道上路燈也不是很多。人們晚上也出去,但通常都是一片漆黑。現在情況已經有所改善,因為他們已經開始使用太陽能電池板,而這些電池板大多是從中國進口的。紀念碑和雕塑廣場向來是徹夜通明,但居民家中卻沒有電。西方對此批評聲很高。斷電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朝鮮的很多電力都來自水電,河上修建了很多小型水壩,而在冬天,當河流結冰之后,它們就沒法發電了。夏天就好了,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在夏天停電的問題。不過在鄉下,還是會按預定計劃停電,而在停電期間(通常是幾個小時),很多地方就會用發電機發電。在如此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我真搞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發展水電。
X:在社會主義時期,中國的城市被劃分為工作單位。平壤也是這種組織方式嗎?人們能夠在城市間自由流動嗎?
J:朝鮮的城市是圍墻大院。比如說,你無法進入一所大學。很多地方都有站崗的警衛,但居民區沒有。建筑物是隸屬于工廠的。早上,卡車會排成一列,然后運送工人前去上班。市中心并沒有太多的工廠。平壤是一座非常干凈的城市,他們盡量不在這里建廠,因為他們想把這座城市打造成一座模范城市。只有那些享有特權的人才會居住在平壤,如果政府對某些人的行為感到不滿,那么他們就會被趕到鄉下,而那些有損市容的人如乞丐也會被趕走。他們希望居住在首都的都是受人尊敬的體面人。現在的管制措施已經有所松動,居住人群的多樣性已經有所增加,但在過去,這一方面的限制卻非常嚴格。如果你沒有公務,那么你就不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城鎮地區都設有安檢站,安檢人員會查看你的公文和車輛。
X:在前往朝鮮旅游的人中,很多都是中國人,而他們與當地交流的機會似乎很少。旅游業會對朝鮮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J:如你所言,前往朝鮮的西方游客很少,而中國的游客倒是很多。人民幣是當地的非官方貨幣。在國際游客前往的地方,商品是以歐元標價的,但當你付款時,他們會告訴你人民幣的價格。你給他們歐元或美元,他們會找給你人民幣,因為他們沒有歐元和美元零錢。
服務于國際游客的酒店有3家,其中有1家很出名的位于島嶼之上,而在這個地方,你絕對不會和當地人產生任何互動。島上有警衛人員。你可以在這里閑逛,你也可以沿著河堤散步,但如果你想拐上通往市區的道路,那么警衛人員就會攔下你。當局安排的陪同人員就會遇到麻煩,因為他們沒有看好你。還有一家酒店位于平壤市區,在這里,你不會像在島上一樣產生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這可能是最好的一家酒店。它歸屬于“文派”(Moonies),即統一教(Unification Church)。這里與居民區很近,而酒店外面就有一個有軌電車站。還有一家就是普通江酒店(Godio)。該酒店位于市區最繁華的地帶之一。你可以到酒店外轉一轉,在這里,你與當地人接觸的機會很多。另外,在這個地方,吸煙尤其有用。這里有地下通道—不是地鐵站,而我會坐在這些地下通道的入口處觀察過往的人群。
X:作為一個外國人,你在那里吸煙,他們有沒有特別注意你?
J:很奇怪,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我。他們完全忽略了我的存在。孩子對我更感興趣。我看到的很多人都是我行我素,打電話,發短信。朝鮮有100萬手機用戶。當地雖然沒有互聯網,但有內聯網。你可以看到很多潮人,比如說他們的衣服,他們的發型,很明顯是受韓國電視劇的影響。
X:由此可見,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流行文化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朝鮮。
J:是的,韓國的電視劇非常受歡迎。他們過去看的是DVD或錄像帶。問題是,如果你在看DVD或錄像帶時突然停電,你就無法將它們從播放器中取出來。有時候,如果地方當局得知你正在看韓國電視劇,他們就會夜間去你家中搜查。當他們看到電視還開著時,就會關掉電閘,然后再拉上電閘,從你的DVD播放器中取走DVD,這樣你就會陷入麻煩。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人們現在開始用閃存盤在電腦上觀看。如果遇到突發情況,他們可以直接把閃存盤從電腦上拔下來。你可以明顯感受到韓國流行文化對朝鮮的影響,比如說時裝,比如說發型。女孩子穿的裙子也越來越短。你會發現女孩子在電話中與她們的男朋友聊天,安排晚上的約會計劃,這與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區別,而這也顛覆了大多數人對朝鮮的印象。
X:女孩子裙子的長度向來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開放程度的標準。旅游業對朝鮮的影響似乎很有限,而外來影響則來自于其他地方。
J:是的,由于外來游客數量有限,所以并不足以給朝鮮造成影響。中國游客只是來觀光的,他們與當地人之間并沒有什么互動,而且他們也沒有與之互動的能力,比如說語言技能。
外部影響主要源于走私來的電視劇和商品。現在,進口或走私商品在朝鮮很常見,比如說汽車。人們開玩笑說朝鮮沒有汽車,但這并非事實,你可以在街道上看到很多車,而且過馬路時你必須要小心。我們甚至還遇到過一次交通阻塞的情況。雖然很快就疏通了,但我們還是感到很興奮,因為這是在朝鮮遇上了堵車。雷克薩斯或奧迪在當地比較常見。中國賣了很多豪華車給朝鮮,梅賽德斯、別克和沃爾沃,數量都很多。雷克薩斯SUV是朝鮮勞動黨和軍方高層的首選車。我甚至還看到過一輛福特F150皮卡—這是美國的暢銷車。
我們去過鄉下,在拜訪當地一家住戶時,遇到了一名年輕婦女,而她手里正拿著一瓶香奈兒No. 5香水。顯然,這個地方一定有黑市,否則人們不會買到這類外國商品。
X:關于朝鮮,另一個開放的跡象可能就是這個國家的新經濟特區。這方面的情況怎么樣?
J:開城附近有一個由韓國運營的大型工業中心。設立這樣一個工業中心,目的是為了讓在那里工作的朝鮮工人獲得相應的技術專長。進出這些工廠區都要經過安檢,而對韓國人的安檢則分為多個等級。從國際上來看,工人的工資很低,但從朝鮮國內來看,卻高于當地的平均水平。我不太清楚這些工人是如何被挑選出來的,但這似乎有一個輪換機制,因為政府不希望這些工人過多地與外國人接觸。
與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經濟特區不同,朝鮮的經濟特區在很多方面都受到限制。他們還計劃在圖們附近的一座孤島上建立另外一個經濟特區,但問題是這個島上并沒有什么基礎設施,而且還經常遭遇洪災。他們之所以選擇這里,是因為這個地方是封閉的,而他們的想法無非就是最大限度減少外國人對朝鮮人的影響。
在朝鮮人看來,中國就是他們的榜樣,這一點毋庸置疑。他們希望與中國合作,也希望獲得盡可能多的幫助,但前提是中國不要求回報,也不要求他們搞改革開放。這就是朝鮮所希望的。
在與外國人產生互動的“接觸區”,當局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外來影響。比如說國際酒店,在那里工作的人每時每刻都與外國人打交道。為此,他們設立了一個針對工作人員的“戒毒區”。就島上的那家酒店而言,我們發現電梯上沒有5樓的顯示。實際上,這棟建筑物是有5樓的,只不過這個樓層是工作人員專用的。政府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提醒工作人員,那些外國人都是壞人,他們對朝鮮做過邪惡的事情。所以,在這個樓層,墻上全是巨幅的宣傳壁畫,比如朝鮮戰爭壁畫,其所傳遞的信息就是,美國人并不像他們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好。此外,這里還有反日的壁畫,而日本人則被稱為“血海深仇的敵人”。有一天我們是早上5點鐘去的,趁著工作人員還沒有睡醒,在那里拍攝了大量照片。
X:你覺得朝鮮為什么對外來影響有這么強的憂慮或恐懼感?
J:朝鮮以一種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他們記得其在19世紀以前與中國的關系,那基本上是一種朝貢體系,而在朝鮮人的記憶里,19世紀之前是一個“事大”(serving the Great)時期。金日成將這種朝貢關系視為朝鮮在1910年遭日本入侵時無力捍衛主權的原因。正是由于這種孱弱,這種對中國的隸屬關系,導致他們無力捍衛自己的國家,以至于最終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并一直持續到1945年。朝鮮人透過早前日本的殖民統治來看世界,因此他們絕不允許任何人將他們融入由霸權國家主導的國際體系中。
比如說,朝鮮從未加入過共產國際,因為他們認為這會讓他們國家的主權受損。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在1966年和1967年,朝鮮出現過兩次大的清洗,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有人挑戰這種“閉塞”的思維和發展戰略,并呼吁實施改革、開放以及融入共產主義世界。對于這些改革者,金日成發動了大清洗。朝鮮并沒有出現鄧小平式的人物。改革者無一例外都遭到了清洗,而朝鮮的領導層所接受的都是這種“主體思想”,即自力更生,但這并不是自給自足。這是有意控制本國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以避免自己為其他國家所控制。
X:這么說,“主體思想”可以追溯到朝鮮與中國的歷史關系上。
J:是的。在我的研究項目中,我關注的是朝鮮“主體思想”和政治體系的演變。金日成于1948年執政朝鮮,其支持者為蘇聯。從主流記述來看,金日成是一個熱衷于權力的人,其在早期便通過嫻熟的派系斗爭確立了自己的獨裁地位。不過,據我的研究發現,這種地位直到1967年才最終確立。他通過一系列清洗活動清除了自己的挑戰者,他覺得他知道這個國家最需要什么,而改革者的行動則會危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1967年,他最終確立了自己的獨裁地位以及國家的“主體思想”。
X:朝鮮的“主體思想”與金日成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有關嗎?
J:沒有,這更多的是與生俱來的。前面我們說過,朝鮮是透過日本殖民主義來看世界的。為什么朝鮮一開始就失去了主權?在金日成看來,這是因為朝鮮國家力量薄弱,朝鮮數百年來都是中國的附庸國。他由此得出一個教訓,那就是絕不能依靠其他任何人。在20世紀70年代初和80年代,人們開始討論將“主體思想”作為宗旨,但最初這只是一個很務實的理念,它所基于的是金日成與中國和蘇聯的交往經驗,以及他對朝鮮與這兩個大的鄰國間長期歷史的看法,他覺得不能相信和依靠任何別的國家。
朝鮮人將自己視為兩頭巨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只小蝦,而一旦這兩頭巨鯨相斗,那么這只小蝦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X:西方媒體眼中的朝鮮是一個以“主體思想”和僵化體制著稱的國家,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看起來都很正常,而朝鮮社會也在逐步發生變化。
J:是的。有一天早上在開城散步時,我在人行道上發現了一個巧克力派的包裝袋,這在韓國是一款很受歡迎的點心。幾年前,曾上映過一部名為《共同警備區》(Joint Security)的影片,其中的一個笑話就是韓國軍人偷偷地越過邊境,用巧克力派款待朝鮮軍官。他們對朝鮮軍官說:“嗨,你們想投靠韓國嗎?我們有很多這樣的巧克力派……”而朝鮮軍官說:“不,我們不會為了巧克力派投靠韓國。我們可以等,一直等到我們自己能夠制造巧克力派為止,而在此期間,我們還需要你們的巧克力派。”如今,在經濟特區的朝鮮工人已經可以吃到巧克力派了。這就像是一項激勵措施,如果你表現優秀,那么你就會獲得一袋巧克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