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球金融危機后的“新常態”與中國宏觀經濟

2012-04-29 00:00:00宋雷磊
開放導報 2012年5期

【摘要】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有著深層的結構因素。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也造就了很多重要的經濟結構不平衡,直接和間接地導致了金融危機。經濟結構失衡需要很長時間來糾正和調整,發達經濟體可能會處于持續低迷狀態。這一危機后時代的新常態也意味著新興經濟體必須進行結構調整,才能確保穩定、健康的經濟增長。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必須著眼于在短期內穩定增長,在中長期內致力于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從中等收入國家向發達國家的過渡。

【關鍵詞】金融危機 經濟失衡 結構調整 宏觀經濟政策

【中圖分類號】F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12)05-0009-06

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隨后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極大地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和結構。危機四年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宏觀經濟表現大相徑庭。發達經濟體的復蘇非常緩慢,美國經濟復蘇的步伐遠慢于以往經濟危機之后的速度,而歐元區甚至再陷衰退。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東亞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在危機之后采取及時的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在2010和201 1年出現強勁反彈。2012年由于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疲軟的影響,以及宏觀經濟政策回歸常態的作用,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仍舊處于非常健康的水平。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下,經濟增長率在2010年和2011年反彈到9%以上。可是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長率一路走低,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三年來的最低點——7.6%。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除了發達國家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沒有能夠對金融行業的無序發展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監管之外,還有著深層的結構因素。這些結構因素以及對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所造成的后果,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糾正、消化和吸收。這就意味著發達經濟體,在未來的十年內可能會持續處于低迷狀態,這也就會影響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本文試圖通過對這些金融危機結構因素的分析,推測未來十年發達經濟體的發展狀況,進而分析這樣的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及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變化。本文的第一部分簡要回顧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表現,第二部分著重分析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層結構因素以及對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第三部分論述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新常態”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向的影響。

一、金融危機之后的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在2007~2008年達到峰值,2008年的金融危機,將發達經濟體在2009年打落衰退低谷;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雖也在2009年大幅下滑,但避免了經濟衰退。在各個國家經濟刺激計劃的推動下,新興經濟體在2010和2011年強力反彈,經濟增長率也保持在一個比較健康的水平。如圖2所示,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更快,而發達經濟體的表現受制于歐元區和美國的疲軟表現。在全球范圍內,實際上并沒有出現一個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仍舊在高速增長中,而高收入發達經濟體則處于危機之中。失業率大幅上升,心理上也受到重創。

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之所以能迅速實現V型反轉,這主要是有賴于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刺激計劃,而且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的政策空間更大一些,政策力度也比較強,國內需求反彈的力度也就比較大。再加上新興經濟體的金融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受到西方國家金融危機的影響,因而經濟增長速度的復蘇也就比較快。然而,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這主要是由于歐美國家經濟面臨諸多困難,出現再次疲軟,歐元區甚至有可能進入第二次衰退,以及2008~2009年經濟刺激計劃的作用也已逐漸過去。隨著外需的下降,以及經濟刺激政策的逐漸退出,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從2010年第一季度的12%,一路下滑到2012年第二季度的7.6%。現在新興經濟體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他們能否在未來幾年或十幾年問,維持目前的增長速度?新興經濟體能否真正地與發達經濟體脫鉤?與此相關的問題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發達經濟體能否恢復到危機之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后危機的全球經濟格局或許同危機前大不相同,這需要我們分析造成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層結構因素。

二、全球金融危機的結構因素及其深遠影響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或許同過去30年的全球經濟結構變動有著極大的關聯。全球經濟結構變化在這段時間內的最根本驅動因素之一是經濟的全球化。這首先是亞洲經濟(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然后前蘇聯經濟體解體并進入全球經濟,以及最近的非洲經濟的開放。經濟的全球化極大優化了全球的資源配置,提高了全球的生產率和經濟增長速度。發展中國家也能夠充分利用他們的比較優勢,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極大推動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改革開放,將超過10億人口帶入了世界經濟,并極大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準,全球貧窮人口也大幅下降。這是人類社會的極大進步。

但是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結構變化,以及西方發達國家不恰當的政策應對,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印度及前蘇聯國家融入世界經濟,使得參與全球經濟分工的勞動力總量在30年內翻了一番。如表l所示,1990年時,中印蘇經濟板塊大約有12億勞動人口,但由于這些經濟體游離于全球經濟體系之外,不能很好參與全球分工。在1990年,中國已經開始對外開放,但也僅限于東部沿海地區參與全球分工。此時的非中印蘇國家共計大約有11億勞動人口。到2000年,中印蘇板塊的勞動人口增加到大約14億,也基本進入全球的經濟分工體系。而非中印蘇板塊的勞動人口為13億左右。自此,全球勞動人口總量達到了27億左右,由于中印蘇的改革開放,參與全球分工的勞動人口總量實際上翻了一番。中國的勞動人口總量實際上在過去的30年間也大致增加了一倍。1980年,中國經濟活動人口為4億2900萬,而到2010年為7億8400萬,增加83%。

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全球勞動人口總量的增加,直接抑制了全球工資水平的上升,同時也會抑制通貨膨脹的上升。大量的工作崗位,尤其是那些低技能的,就會從工資成本高的發達國家,轉移到工資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由于高昂的工資成本,發達國家的貿易品行業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貿易品的生產也逐步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流失的貿易品行業工作崗位,發達國家傾向于鼓勵非貿易品行業的發展,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其中最主要的舉措是對房屋抵押貸款行業取消管制,擴大房屋抵押貸款的發放范圍,降低抵押貸款的保證條件。同時也放松了對整個金融行業的管制,鼓勵“金融創新”,以金融行業發展來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

這些舉措的確促進了房屋抵押貸款的極大擴張和金融行業的蓬勃興旺。隨著房屋需求的上升,建筑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容納了從制造業退出的大量低技能勞動力。房價的不斷走高,又反過來刺激房屋的投資需求,造就了普遍的房地產泡沫。諸如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金融創新、對金融行業管制的缺失、資產評級機構的虛高評級和大規模的金融詐騙,都對資產泡沫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就是全球金融危機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過去30年間影響全球經濟的另一個結構因素,是全球經濟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在2007年前經歷的所謂宏觀經濟“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大緩和”指的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到2007年止,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大幅下降。正如圖3所示,這個時期的主要宏觀經濟特征是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高且波動幅度小,通貨膨脹也比較低且穩定。低并穩定的通脹保證了各大中央銀行能夠執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直接推高了GDPt曾長率。寬松的貨幣環境和低通脹,也使得金融資產的風險溢價下降,鼓勵了西方金融行業不斷冒險、追逐收益率。這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機的另一個根本因素。

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一般將“大緩和”歸結于三個緣由。一個是這段時期全球經濟受到的沖擊比較小,且大多是良性的。經濟的全球化,技術創新和各種政府管制的取消,也對全球經濟有正面的影響。再一個,就是較好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現任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的伯南克在2004年的一篇講話中,認為盯住通脹的貨幣政策是導致“大緩和”的主要因素。當然事后來看,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或許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大緩和”的來由,主要是全球勞動人口翻番所帶來的對全球經濟的良性沖擊。結果帶來了較低的通脹率、溫和的經濟周期,以及較高的經濟增長率。

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全球勞動人口翻番,不僅造就了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宏觀經濟“大緩和”,也鋪就了全球經濟結構上一些重要的不平衡。這些經濟失衡同全球金融危機直接相關;而危機的爆發只能部分釋放結構失衡所形成的壓力。只有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才能解決經濟結構不平衡,釋放失衡帶來的壓力,才能使全球經濟重新走上穩定、健康發展的軌道。重要的全球經濟結構失衡有:全球國際收支失衡;發達國家高企的公共和私人債務;一些發達國家過于龐大、同實體經濟不相配的金融行業;很多發達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低下;在發達和新興經濟體都存在的、不斷擴大的收入不平等。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有些失衡得到了部分的糾正,如發達國家的國際收支狀況稍有改善,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是一些歐元區國家由于救助國內銀行體系,公共債務持續攀升,引發了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收入不平等的狀況在發達和新興經濟體都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只有通過結構調整,才能徹底糾正這些結構失衡,全球經濟才有可能走出困境。在短期內提高有效需求的宏觀經濟政策,只能為結構調整贏得一些時間和空間,但無法徹底解決這些結構問題。要糾正全球結構失衡,全球經濟必須做如下的結構調整:

1.全球經濟再平衡(Re-balancing)。發達國家要減少經常項目赤字,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要通過提高國內需求(包括消費和投資),來減少經常項目順差,將經濟增長的源泉從出口轉移到國內需求上。

2.發達國家的重新就業(Re-employment),或者重新工業化(Re-industralization)。發達國家必須提高儲蓄率和投資,提高對研究與開發、人力資本和其它社會服務的投資,來創造新的行業和工作崗位,減少失業率。

3.收入重新分配(Re-distribution)。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過度的收入不平等極不利于一個國家長期的經濟發展(IMF)。不斷擴大的收入不平等,意味著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都必須改革他們的收入分配機制,改善對低收入人群的社會保障服務。

4.對金融行業要加強監管(Re-regulation)。這是為了改善金融風險的定價機制,防止金融業承擔過度的風險,確保金融穩定,使得金融行業能夠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5.債務要得到清償(Re-payment)。這也就是去杠桿化的過程。西方發達國家要經歷一個財政緊縮的過程,將公共債務降低到可持續的水平。公司和家庭部門必須提高儲蓄、降低負債,修補資產負債表,逐步走出債務困境。

這些結構調整都不是短期內就能夠完成的。全球經濟在危機前30年所積累下來的金融無節制(Financial excess),諸如對內和對外債務等,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來消化和吸收。也只有將這些過度的存量消化之后,經濟增長才有可能得到較好的恢復。全球金融危機的結構性特征,決定了后危機時代將是一個結構調整頻繁、經濟增長較低、周期波動較大的一個狀態,正好同危機前的“大緩和”截然相反。這就是現在很多經濟學家所描述的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New normal)。在新常態下,發達國家要經歷一段比較長的痛苦并緩慢的結構調整,因此經濟增長可能會持續低迷,而周期波動幅度可能會上升。由于發達經濟體仍舊在全球需求中占相當大的比重,所以他們的疲軟經濟狀況也會影響到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尤其是那些以出口為經濟增長動力的經濟體。這些經濟體也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轉型,適應全球經濟的新常態。

三、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和中國宏觀經濟政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不僅得益于經濟全球化過程,而且對全球經濟在2008年前近30年的高速、平穩增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從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也非常依賴于全球經濟,2000年之后出口占GDP的比重平均為28%;而且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達到10%的峰值,2000至2011年的平均值為5%,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2005年達到23%,貢獻了2.6個百分點。雖然這些指標在危機之后都有所下降,但在大國經濟體中,仍處于高位。因此,全球經濟在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將會對中國經濟有很大的影響,也對中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意味著中國不能再依賴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因為發達國家經濟低迷,已經無法為中國的產品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

中國經濟在后危機時代還會遇到一個更大的挑戰:人口結構的逆轉。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間一直享受著“人口紅利”:即勞動力人口不斷增加,而撫養比率逐漸下降。這一趨勢會在不久的將來不可避免地轉向:勞動人口開始下降,而撫養比率則會上升。勞動人口的減少,不僅意味著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下降,而且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社會的醫療、養老等各種負擔不斷上升,會降低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財政開支的壓力也會增大。這些問題都會極大制約經濟的穩定增長和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和人口紅利的終結,意味著中國經濟會從改革開放后的高速增長期,逐步轉入一個中速期。而且,如果經濟結構問題處理不好的話,經濟增長速度會進一步下降,經濟就有可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ip)。這是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十年間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應對這一挑戰,宏觀經濟政策最根本的目標是調整經濟結構,使得中國經濟能夠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維持穩定、健康的發展。這就需要處理好短期和中長期的問題。經濟政策在短期內應著眼于穩定經濟增長,使增速不要大起大落,為中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不能為了穩定短期內經濟增長率,而放棄經濟結構調整。因為經濟結構調整是最重要的,沒有結構調整,也就無法保證未來的經濟發展。

同上一節中所述相似,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要著重于如下幾個方面:

1.經濟再平衡。經濟增長來源要逐步從出口和投資,轉移到國內消費上。這需要通過提高消費和它在GDP中的比重來實現。這涉及到調整經濟的諸多方面,包括提高家庭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提高財政開支用于教育醫療和衛生的比重,釋放家庭在這些方面的開支以用于消費;提高公司利潤分紅比率;提高保障房供應并抑制房價的過度上漲等等。

2.經濟再創新。把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城市化,及服務業的發展作為新的、主要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使增長與發展更加平衡與包容,并提高環境的可持續性。加大對研究與開發、人力資本和其它社會服務的投資,創造新的行業和工作崗位。

3.改革和開放金融行業,并同時強化金融監管。未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必須通過提高經濟效率,提高現有資本存量的回報來實現。金融行業在全社會資源配置中處于中心地位,只有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才能提高資源,尤其是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

4.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支體系,解決當前地方債務和今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2008年的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導致了地方政府已有和或然債務(Contingent liabilities)迅速上升。人口老化也會加重今后財政開支的壓力,政府要提早做好準備。

要更好地實現這些中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在短期內必須穩定增長速度和通脹。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可以保證經濟政策的穩定和可預見性,從而可以讓企業和家庭更好地規劃他們未來的投資和消費,也可以讓政府可以更好地引導企業和家庭,推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改革。為了在短期穩定宏觀經濟,并幫助經濟進行中長期結構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可以有如下考慮:

1.適當收緊貨幣政策,從數量型管理逐步轉向以利率為主的價格型管理。中國經濟的貨幣化程度已經較高,再加上2008~2009年間的信貸擴張,國內信貸占GDP的比率已經達到145%,遠高于2000年的120%和東亞地區的平均值125%。此外,隨著勞動力供應因人口老化會逐漸趨緊,以及最低工資水平的上升,通脹壓力會在中國長期存在,這就需要謹慎的貨幣政策。政策工具也應轉向以利率為主的價格型工具,因為利率管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增大,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持續下降:金融資源沒有流人效率最高的部門和企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地方政府債務膨脹,等等。

2.逐步放開匯率政策。匯率政策在我國過去30年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穩定的對美元匯率引導了國內資源向出口行業傾斜,促進了出口和國內經濟的大發展。但隨著貿易順差大增,這一政策不再適應我國經濟的新形勢。靈活、市場決定的匯率形成機制會更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再平衡,也有助于推進其他方面的經濟結構調整。

3.實行適度寬松的財政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管理者,同時也積極參與經濟活動,積累了龐大的資產,具有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經濟結構調整需要政府逐步轉變角色,變成管理者、公共服務提供者和協調者。因此財政政策也應轉向以支持民生、提供公共服務為主,以稅收引導投資和消費。財政政策要適度放松,以適應民生、公共服務和為老齡人口開支的不斷上升。地方債務問題的解決,可能最終也需要中央政策的財政支持。雖然我國擁有龐大的國有資產,可以支撐這些開支的上升,但也必須注意財政政策的長期持續性。

4.強化監管金融行業。經濟結構的調整一方面需要金融行業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會對金融業產生沖擊。這是因為結構變動需要通過行業擴張或者收縮來實現,擴張的行業需要資金來擴大規模,而收縮的行業則需要將資源和資金轉移出去,這樣金融行業的融資對象會有很大的變化,而且還有可能由于行業的擴張與收縮,出現新的不良貸款。所以,政府必須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監管,指導金融企業使用適當的借貸標準,防止他們冒不必要的風險,確保金融穩定。

四、結論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極大地沖擊了全球經濟。過去30年的全球經濟結構變化,帶來了顯著的結構失衡,這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而結構失衡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修正。后危機時代將會同以前大不相同,每個經濟體都要調整和適應“新常態”。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年的高速增長之后,為了應對“新常態”和人口紅利即將耗盡的挑戰,經濟結構必須轉型。過去有效的出口導向發展戰略將不再適用,新的、以國內需求為主的發展戰略需要調整和改革經濟結構,確保經濟能夠保持長久和穩定的增長,從而在未來的30年內實現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過渡。

(收稿日期:2012-09-20責任編輯:垠喜)

主站蜘蛛池模板: igao国产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va| 一级毛片基地| 一级毛片网|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国产男人的天堂|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欧美第二区| 性网站在线观看|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人人干| 欧美区日韩区|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青青草原国产|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久久|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欧美区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91小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欧美啪啪一区|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爆操波多野结衣|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国产一级裸网站|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人与鲁专区|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色悠久久久|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91国内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91啦中文字幕|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91啦中文字幕|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视频区|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看网站| 日韩色图区| 国产97视频在线| 99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在线|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