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體育課 安全事故 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A-0008-01
當前,體育課安全問題已成為體育教育發展的絆腳石。很多學校和教師為了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在體育課中采取一些消極預防的辦法,如降低教材難度及減負、減量,舍棄稍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等。結果,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生未能參加足夠的體育鍛煉,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在運動中更加容易受傷。如何正確處理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減少、避免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生,成為體育教學工作者必須進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學校、社會與家庭關注的頭等大事。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體育課安全事故的成因
1.教師組織不合理、疏忽以及學生無組織自行活動引發安全事故。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不合理的組織活動既達不到教學要求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比如,在投擲運動中,有的學生在他人尚未投擲完畢的情況下迫不及待地去撿投擲器材,若教師沒有相應的約束手段,就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2.場地設備有缺陷引發安全事故。場地設備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場地設備有缺陷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如:運動場地不平,有小碎石或雜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板與地面不平齊;器械年久失修或維護不良,表面生銹,不光滑或有裂痕;器械安裝不牢固或安放位置不妥當;器械的高低不合理;運動時的服裝和鞋襪不符合體育衛生的要求等。
3.學生的不正當活動引發安全事故。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遵守規則,或在教學訓練中相互打鬧、動作粗野也能引起安全事故。比如:球類課上學生為爭球、爭場地、爭勝負等小事,發生爭斗,引發了傷害事故。
4.意外導致發生安全事故。意外事故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事故,是非人為能力所能避免的。比如學生在練快速跑時突然摔倒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二、降低體育課事故發生率的對策
1.狠抓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安全思想教育必須貫穿整個體育學科教學。學校對安全思想教育絕不能馬虎,要常抓不懈,可利用班會、集會、墻報、宣傳資料、學校廣播和媒體等向學生灌輸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去年9月1日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開學第一課》將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民族的抗震救災精神完美結合,通過對學生進行“避險自救”知識教育,教會學生掌握避災的常識和技巧,真正“用知識守護生命”。我校通過多媒體組織師生及學生家長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組織師生及家長進行心得交流,讓學生寫觀后作文,收效顯著。
2.居安思危,有備無患。(1)學校定時檢查運動場地及器材,杜絕隱患,防患于未然。(2)體育教師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充分考慮到學生體質狀況、運動技術水平、氣候、場地設備、運動負荷等與體育安全相關的因素。
3.高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1)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教師應自覺學習相關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講解示范前明確教學目的,講解示范時注意示范位置,明確此運動什么情況什么部位最易發生運動損傷。循循善誘,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及時發現學生的異常情況,及早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灌輸和提醒。同時,教師要向學生傳授預防運動創傷的方法和發生運動創傷后的正確急救方法,讓學生對運動損傷有一定的了解及掌握對運動損傷的簡單急救方法。
4.建立體育安全應急預案。在預案中將體育保健及救助傷員等有機結合起來,真正讓安全事故發生率盡量降到最低。實踐證明,有預案或經過演習的學校能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5.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定時進行體檢。定期體檢和建立學生健康檔案,能使教師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以便教師在上課中做到有的放矢。我校除進行學生體檢外,還要求班主任及體育教師在家訪中向家長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并及時把所了解到的信息錄入學生健康檔案中。
6.政府購買保險或自愿購買保險。有了保險,學生就有了保障,教師和學校擺脫了心理負擔,家長不用擔心醫療費用問題,是個“三贏”方案。我校學生基本人手兩份保險,一份是政府買單的“校方責任險”,一份是自愿購買的“學生意外事故保險”。
總之,我們必須重視體育課安全問題,發揮各方面的力量,把體育課事故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危害性減少到最小,真正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