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閱讀 習作 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A-0035-01
在閱讀教學中,恰當?shù)靥幚砗瞄喿x與練筆的關(guān)系,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深化閱讀,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實際上寫作基于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這闡明了“讀”與“寫”的關(guān)系,即閱讀為寫作奠定了基礎(chǔ),是寫作的必要鋪墊,寫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是閱讀能力的最高體現(xiàn)。
一、在閱讀中領(lǐng)悟表達方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形象地闡明了閱讀與寫作的關(guān)系。就是說,寫作是在閱讀的吸收與積累的基礎(chǔ)之上的表達。在閱讀訓練中,學生可以得到詞、句、段、篇的訓練,學會怎樣讀懂一篇文章,逐步積累反映客觀事物的詞語,認識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了解寫文章是怎樣確定中心、選擇材料、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等,并從中學習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使認識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樣,習作教學也會對閱讀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觀察、思索、表達,其結(jié)果就會比在閱讀中得到的認識又提高一步。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再去閱讀他所關(guān)注的文章,思考文章表達了什么、是怎樣表達的、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形式來體現(xiàn),這樣,就會把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理解表現(xiàn)形式變?yōu)樽杂X的閱讀行為。
閱讀教學應當充分地為習作服務,讀不僅僅是為了讀,也是為了寫。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利用一篇篇課文,從文本的內(nèi)容、形式與表達這三個方面中去體悟“三位一體”的習作。從課文題目、章法與語言中去模仿、創(chuàng)新,從理解作者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還可以怎么寫,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追問,從而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內(nèi)化,學會寫作。甚至作品中修辭的使用、名言警句的妙用等都可以摘錄、仿寫與創(chuàng)造。一堂閱讀課其實就是一堂習作指導課,不僅讀貫穿在課的始終,而且習作也貫穿始終,閱讀即習作的積累。
二、善用教材閱讀,準確感悟詞語
教學不單單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來教。在閱讀教學中,對于文本的字、詞、句,我們要讓學生從語境中體會、理解詞語的含義,體會詞語的用法,把課文當成語言交際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觀察、思維表達的方式。
例如,教學《桂花樹》,引導學生扣住關(guān)鍵詞“笨笨拙拙”體會桂花姿態(tài)的特點,抓住“香飄十里”、“浸”等詞體會桂花香氣迷人的特點,針對“沉浸”一詞,先從字理上分析,兩個字都帶“三點水旁”,與水有關(guān),字典的解釋是“浸泡”在水中,然后再引導學生理解這個詞在文中的意思。接著,引導學生想象桂花的香氣:“不論走到哪里,都會聞到它的香味,房前、屋后;白天干活,晚上睡覺,香氣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教學文中的“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的“纏”字時,先從字的結(jié)構(gòu)去分析,用的是“纟”旁,意思是說用絲線纏繞,然后用角色轉(zhuǎn)換的方法表演“纏”。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又如,教學《夾竹桃》,如何理解“無不奉陪”,夾竹桃“奉陪”什么?學生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chǔ)上,對內(nèi)容和內(nèi)涵進行深入體會和理解,體會到夾竹桃長開不敗的韌性和堅持。
三、追求語言積累與實踐運用的和諧
讀完一篇文章,就要學生學以致用。有一位教師在教學三年級課文《航天飛機》第一段時,把閱讀教學與習作訓練有機結(jié)合了起來。
教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時,老師先采用各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開火車讀、范讀、齊讀等,直到學生讀好為止。然后問學生:“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找出這一段的重點詞“自由自在”,用△畫出來,老師也在黑板上板書“自由自在”。接著,老師問:“誰能給自由自在換一個詞呢?”在學生領(lǐng)會自由自在的意思后,老師再引導學生配合手勢,讀出航天飛機自由自在的情感來,并適當?shù)剡M行激勵性的評價。最后,老師抓住重點詞“自由自在”引導學生練習說話,把閱讀教學與習作訓練有機地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老師問:“同學們,你們有自由自在的時候嗎?是什么時候?”然后老師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用上“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說出自己自由自在的情景。學生經(jīng)過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說得有聲有色。最后老師教給方法:讀書時,遇上好詞,可以模仿著寫句子。
從以上教學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立足閱讀,“讀”是手段,“讀”是基礎(chǔ),教學著眼于習作,教會學生把學到相應的寫作知識,遷移到寫的上面,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