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家園合作 幼兒 成長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A-0045-01
隨著對課改精神的領悟和教育實踐的深入,我們發現,幼兒園和家庭的有效合作能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促進幼兒教育現代化的進程。那么,如何進行家園協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呢?
一、真誠溝通
溝通就是借助言語、文字以及體態語等交流彼此的看法,讓情感和思想得以互通,從而彼此理解和接納。幼兒園和幼兒家長能否攜手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主要是看教師和家長能否真誠地溝通。真誠意味著尊重,意味著教師要為交流營造安全、自由的氛圍,讓家長和教師能夠敞開心扉,同時教師的真誠也為家長提供了榜樣。多年的幼教生涯,讓我感覺到真誠的交流,能夠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做到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家長和教師就容易有共同語言,有共同關注的話題,從而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二、共享資源
家長們來自各行各業,可謂人才濟濟,利用家長的優勢資源,不僅拓寬幼兒教育的空間和內容,還能使活動生動有趣,產生倍增的效應。因此,我們有意邀請某些家長到幼兒園體驗教師的角色,給孩子講課或者表演節目給孩子看,促進家庭和幼兒園的合作與互動。例如在“我們的耳朵”主題活動中,我們特意請來在醫院五官科做醫生的幼兒家長,給孩子們介紹有關耳朵的知識,如不能用尖銳器物來掏耳朵等,引導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耳朵,我們還請一些心靈手巧的媽媽來幼兒園表演民間藝術,比如剪紙,編花籃,做糖畫等,讓孩子受到民間藝術的熏陶。同時,我們邀請家長到幼兒園參與教學實踐活動,讓家長和教師一起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比如一到春天,我們這里的集市上就會出現許多風箏,田間地頭也會有許多家長和小孩一起放風箏,于是我就設計了關于風箏的主題教育活動,并邀請家長參與這個活動。于是,有的家長和孩子一起上街購買風箏并且上網搜集關于風箏的歷史、原理、構造等相關的知識和圖片。有的家長配合教師采用問卷的形式對幼兒已有的關于風箏的知識進行了調查,甚至還有的家長請老一輩的民間扎匠,用竹子和紙精心制作風箏,上面還掛上紅漆小葫蘆。到交流匯報活動的時候,我們邀請了所有的幼兒家長到園里參加關于風箏的主題教育活動,讓班里的幼兒向家長講解關于風箏的相關知識及放風箏需要注意的事項,邀請家長一起到操場放風箏,使得主題教育活動能夠深入開展,也促進家長在今后的主題活動中能夠更積極地參與活動,和幼兒一起有效互動。
三、創新渠道
傳統的家校聯系,一般都是教師到幼兒家中拜訪,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隨著時代的發展,施教區域越來越大,況且許多家長外出打工,即使教師登門,有時也見不到,根本沒辦法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思想動態。因此教師有必要創新交流的渠道,與時俱進,借助現代化的通信手段與家長溝通,形成家校合力。
1.利用短信平臺。社會在不斷發展,雖然幼兒家庭的富裕程度不等,但是每個家庭都有手機和電話,海安家長學校特地為每一個教師提供了家長學校短信平臺,平臺具有收發短信的功能,利用這個平臺可以有效地和家長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相關信息。比如有一天早晨,我發現有一個小孩沒有來園,打電話到她家里又沒有人接聽,打家長手機也關機了。后來就發了個短信給住所靠近她家的另外一個家長,讓她幫著去查詢。原來該幼兒早晨突然發燒,到社區醫務室看病去了。家長急忙中忘記帶手機,準備掛點滴后打電話向我請假的。這樣的關心讓家長感受到了溫馨,促進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
2.利用QQ實時交流。隨著社會工作和社會節奏的加快,大部分的家長工作比較繁忙,很多人都是早晨送小孩到園后就急匆匆去上班,幾乎沒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但是,作為家長又想時刻留意孩子在園的情況。于是我便借助QQ和家長交流。每個學期伊始,我都及時把我的QQ及時公布,讓家長主動加我。同時還把每一學年的家長組建成一個QQ群,以便老師和家長能夠在線交流。QQ既可以在電腦上登陸,也可以借助手機登陸,隨時隨地進行聊天,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又讓老師知道了孩子在家里的表現,需要注意哪方面的問題,做到胸有成竹。有時,我把一些關于孩子心理輔導的文章放在QQ空間里面,讓家長有空的時候進行瀏覽,讓家長及時了解育兒知識,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形成家校合力,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園和家長只有密切合作,攜手互動,扎實做好幼兒教育,才能共同促進每個幼兒的健康成長。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