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12-02
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的余地,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偏小,見識不多,活潑好動,自制能力較差,
自學能力相對較弱,教師要組織好一堂課很不容易。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更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用多種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自學欲望
在教學一篇新課文時,課題的導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對課文有興趣了,才會更有熱情地去學好一篇課文,想去了解課文到底講了些什么,從而激發自主創新的欲望。目前教師往往是通過語言敘述幫助學生激發想象,產生興趣,而低年級學生見識少,很難充分發揮想象,因此這會大大降低學生對于學習課文的興趣。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恰恰能巧妙地吸引學生關注課堂,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如在教《再見了,北京》這一課,筆者一上課就播放了一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與閉幕式的視頻,截取幾個課文中出現的場景,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當時奧運會的壯觀。此時,停止播放視頻,同學們都急切地想知道書中描繪北京奧運會的情景,這樣就順其自然地導入了新課,學生興致高漲,學習時自然聚精會神,更會不由自主地探究文本。在上完這一課后,學生相當激動,問了許多關于奧運會的問題,筆者沒有一一回答,而是告訴學生一些方法與途徑,讓學生課后自己收集資料,利用晨會課匯報。
再如,教《梅蘭芳學藝》這一課,筆者先播放了一段梅蘭芳京劇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梅蘭芳是一名聞名世界的京劇大師,讓學生對梅蘭芳產生敬佩之情。之后展開對課文的教學,讓學生明白梅蘭芳的成功是通過勤學苦練取得的,讓學生明白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二、化難為簡,適當點撥,幫助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學生學習知識離不開想象,閱讀教學更是這樣。而小學低年級學生因為年齡小,對詞句的理解有限,對課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難度,對于課文的想象更是難以展開。學生只靠教師生硬的講解,很難與文本產生共鳴,從而產生不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如果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就能克服限制,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信息,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句、課文。
如教學《問銀河》這一課,學生本身對于銀河十分好奇,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可是學生對于課本中攔河大壩、水力發電站等事物不是很理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理解這些到底是什么有一定的難度。在這堂課中,筆者只是簡單地解釋了一下,騰出時間讓學生欣賞圖片,讓學生有一個直接的感觀認識,從而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展開豐富的想象。
又如,在教《美麗的丹頂鶴》這一課,書本上有丹頂鶴的插圖,可是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丹頂鶴的美麗。因此,筆者找了大量丹頂鶴的圖片給學生欣賞,學生在欣賞的同時也明白了引吭高歌等丹頂鶴優雅的姿態,從而激發了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使得學生對于文本有了更好的解讀。學生非常喜歡丹頂鶴,課后還去找來了關于丹頂鶴的故事。
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自主識字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尤其是二年級,學生有大量的生字需要識記,教材中許多課文都是圍繞識字展開。所以,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尤為關鍵。傳統的教學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學生對于生字的識記效果也不是很好。這時,我們要借助多種方式與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喜歡上識字,找到適合自己記憶生字的方法。
如,在上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識字4》這課時,讓學生認識“苗”和不同的部首搭配組成的新字。在備課中,筆者意識到學生很有可能把生字搞混,因此,利用多媒體制作了一個動畫,讓“苗”字與不同的部首組合,并出示組詞和相關的卡通圖片。在上課時學生對于卡通圖片很感興趣,在無形中可以記住生字。
又如,在平時的生字教學中,筆者教會學生一些記憶生字的方法,如生字拆開編口訣,舊字加加減減變新字等方法。久而久之,一些學生也會自己用這些方法記憶生字,有時候想法還很新穎。教師給予學生極大的表揚和鼓勵,他們受到了激勵,學習生字的積極性更高了。
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發現生字。例如,讓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零食、動畫片等事物中尋找自己認識的字,并把這些字寫在卡片上,定期拿出來,在班級中交流,做一名“小老師”。學生對于這個活動十分有興趣,在課外能收集到不少生字,很好地培養和鍛煉了自學能力。
四、給學生一些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然而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占了主體地位,忽視了自己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中學生能夠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說的,教師都應該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探究完成,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但是每個學生接受與理解新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師不可一味地放手。可以采取互幫互助的方法,讓先學會的同學幫助一些相對較落后的學生。學生熱心助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興趣,激勵自己要更好地學習,才可以幫助更多的同學。在此時,教師則是起到一個督促與表揚的作用。
五、教會方法,讓學生自主檢查
低年級的學生通常比較粗心,在作業中經常寫錯字,有的時候甚至這個字寫了一半就開始寫下面一個字了。對于這些淺顯的錯誤,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復查一遍發現。因此,在書寫作業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在全部寫完之后重新檢查一遍。每次作業全對的同學,教師在課堂上贊揚一番,學生對于老師的肯定會非常高興,會有更多的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業的自查自檢中來。
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根本,低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教師應該把握好時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更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讓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