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傾聽 教學機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93-01
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往往有有一些好表現的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后,不經過思考,就高高舉起自己的小手,但一站起來回答卻答非所問,更有甚者都不知道自己站起來要說什么。還有一些學生,在別人還沒回答到一半的時候就插嘴,不注意聽其他伙伴的回答,就一門心思地想表現自己。這樣,既是對小伙伴的不尊重,打斷了別人的思考,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如何幫助這些孩子改變現狀,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我在教學過程中作了一些嘗試。現將具體的幾點做法略作介紹。
一、明確要求,鼓勵傾聽
由于學生年齡小,讓學生明白傾聽的作用也并非易事。我們應該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聽講要求,并加以鼓勵。
第一,在課堂上學生的傾聽一定要做到以下“三心”:1專心傾聽。做到在傾聽老師的講解、伙伴的回答的時候,心里不想其他任何事,眼睛要看著說話者。2耐心傾聽。當別人的見解跟自己的不謀而合,或者是跟自己的想法有分歧的時候,不要隨便插嘴,要耐心的等待別人把話講完,然后再站起來表達自己的看法。3虛心傾聽。當別人的觀點出現錯誤的時候,要用合理的語言對伙伴的回答加以評價,并盡量做到不重復同學的回答。然后針對伙伴的回答,在其基礎上加以修改,提出合理的、有建設性的意見。
第二,老師要做好榜樣,起到示范作用。學生回答問題時,無論說的對與否,還是說的條理是否清晰,老師都要耐心地去聽,去聽學生說的合理的部分,去聽還需進一步幫助分析,加以修改的地方,不能一味地只想著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講。在學生回答完后,要用簡短的語言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評價,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其中要以鼓勵為主。
二、指導方法,引導傾聽
我們不僅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傾聽要求,更需要在方法上進行強化指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傾聽。在我們的數學課上,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聽后重復。在低年級的數學課上,有必要要求學生去重復老師重點講解的地方,去重復伙伴有個性的發(fā)言內容。比如在講認位置時,學生就要做到眼睛看、耳朵聽、大腦想。首先是老師邊說邊用手示范“上下左右”,接著便是檢查學生對“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的掌握情況。老師不妨利用低年級學生好表現的的特點,順勢引導:“誰能像老師剛才那樣把四個方向邊說邊指給我們大家看看。”“請哪個小朋友來做做小老師,帶領大家用小手指指四個方向。”就這樣變著方式的讓學生重復重點,以達到快速掌握知識、發(fā)展傾聽能力的目的。
2聽算訓練。在低年級的口算教學中,為了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不少老師都采用了“開火車”進行口算訓練。一段時間下來,效果總是沒有意料中的好。究其原因,在“開火車”這種聽算訓練中,只是回答者與部分很自覺的學生參與了學習,得到了鍛煉,而其他部分學生就充當了陪聽者,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計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很明顯。因此,我們應該采用有效的聽算訓練,比如老師先報出口算題,然后再點名進行口算,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即使這樣做,花得時間比“開火車”要多,但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強化意識,養(yǎng)成傾聽
俗話說:“從小一看,到老一半。”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將終身享用。而習慣培養(yǎng)的最佳時間,便是我們的低年級,主陣地便是我們的課堂。在課堂上,我們要善于抓住時機,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不斷地重復“請認真聽,我只講一遍”,并付諸于實際行動。在講完之后,要求學生重復。對認真傾聽的加以鼓勵表揚。
在教學蘇教版第一冊數學教科書第8頁第4題時,由于分的標準不同,分法也很多。像這樣的題目,如果整個過程全部是集體完成,很難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參與,積極思考,認真傾聽。我們不妨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加以完成。在小組討論之前,先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以便進行有效地合作交流。在小組交流中,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聽別人的發(fā)言,更有甚者,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這時老師不妨抓住這個契機,加以強化,要求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看看別人是怎么分的,同時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總之,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靜下心來進行長期的強化。只有有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學生才會學得快樂,老師也才會教得輕松。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