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閱讀 提問 切入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26-02
找準語文閱讀教學的切入點,設計一個精妙的提問,有助于點燃學生閱讀的激情與探究思考的沖動,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要獲取什么信息,引領學生在有限的語文課堂教學時間里讀到應該讀的內容,思考應該思考的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把握:
一、扣緊題眼切入文本,把握重點
題眼是文本中“窺一斑而知全豹”的關鍵詞語,它是鏈接文和題的關鍵點,是文章的靈魂所在,它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或升華文章的情感。語文閱讀教學中若抓住了題眼即抓住了文章的主旨。鎖定題眼,從題眼切入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統領全篇,幫助學生聯系上下文感知和理解全文,準確把握文章思想,還能引導學生深刻感受文本的真情實感。
如在教學《愛之鏈》一文時,我以題眼“愛之鏈”為設計主線,引導學生圍繞題眼進行文章的解讀,使學生深刻體會文章的主旨與內涵。
1.激情導讀“愛之鏈”
師:(板書繁體字“愛” )同學們,愛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什么是愛,看,上面是手,中間是心,下面還是手,愛是捧出一顆真心,輕輕地放在他人的手心,愛是一條心心相連的金鏈,一代又一代不斷傳承。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愛之鏈。
通過教師對愛的詮釋,為課文的學習渲染感情,為全文的學習埋下伏筆。
2. 引領解讀“愛之鏈”
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愛之鏈告訴我們哪些關于“愛”的故事呢?讓我們大家打開書一起去搜尋一下愛的故事吧。
生:……
師: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愛”的故事呢?
生:失去工作的心情很沮喪的喬伊,在深夜無私地幫助一位幾乎絕望的老婦人修好了汽車。老婦人受到喬伊愛的感染,在小餐館里遇到了需要幫助的女店主,悄悄地給女店主留下一些錢給予她幫助。
師:你說得真好!窮困潦倒的喬依無私地幫助了老婦人修好了汽車,老婦人又將愛心傳遞給了需要幫助的女店主,悄悄地給女店主留下了一些錢,而女店主其實就是喬伊的妻子。(板書:)(喬依→老婦人→女店員)愛心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愛心與愛心的相連,形成了“愛”的鏈鎖。
教者通過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尋找愛的故事,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找到文中的“愛之鏈”,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3.研讀感悟“愛之鏈”
教者指導學生抓住文章中人物的神態及動作的細節描寫,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做批注等多種形式深入研讀文本,讓學生體會到故事人物之間流蕩的那份濃濃的愛意,再通過分角色朗讀等多樣的誦讀方式,幫助學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題眼“愛之鏈”的深刻含義。
4.感情深化“愛之鏈”
教者抓住“愛之鏈”這一題眼,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明確了文章的主旨,深刻體會文章的內在思想情感,一舉數得。
二、尋找矛盾切入文本,激蕩思維
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有很多看似矛盾但又耐人尋味之處,教學中如能抓住課文本身的矛盾處提問,引導學生圍繞矛盾巧設提問,激活思維,共同探究,理解文章的精妙與語言的魅力,往往能促使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文本,更透徹地理解課文,體悟語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似無情卻有情”的妙趣。
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課,筆者這樣引導學生:
師:文章開頭用兩個自然段直接寫這株柳樹,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第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生:這是一株平常的柳樹。
師:好,這是一株“平常”的柳。(板書:平常)
師:第二自然段又講了什么?
生: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板書:神奇)
師:平常、神奇,用這兩個詞同時來形容一株柳樹,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呢?這株柳樹到底是神奇還是平常呢?作者到底是要寫它的平常還是要寫它的神奇呢?
教者巧妙地通過“平常”和“神奇”兩個矛盾的詞語切入閱讀教學,巧妙地通過矛盾設疑置難,激發學生追根溯源的探究欲望,誘發學生閱讀的熱情與求知的欲望,通過進一步地研讀文本,讓學生認識到這株神奇的柳樹所體現出的頑強的生命之美,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利用插圖切入文本,巧妙提問
教材中的插圖不僅 使教材增強了趣味性,提供了與文本相關的豐富信息,同時也彌補了文字視覺上的不足,有效地鏈接了文本與學生的感知,更符合小學生認知的規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借助插圖巧妙地設計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已有的認知圖示,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親近文本,主動地閱讀、積極的思考,深入挖掘文本內涵。
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秦兵馬俑》一課,筆者這樣誘導:
師:(出示課文插圖:秦兵馬俑)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
生:兵馬俑。
師:是的,兵馬俑是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的,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師:看一看,猜一猜:秦兵馬俑大概有多少?
生:…
師:秦兵馬俑一共發現了三個俑坑,總面積將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十個咱們學校這么大。三個俑坑里的兵馬俑排列整齊、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的軍隊方陣,很有秦始皇當年帶領大軍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氣勢(展示課文插圖)。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秦兵馬俑”,一起領略這舉世無雙的文化古跡的宏偉氣勢。
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栩栩如生,給學生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教者通過將課本插圖作為“可視畫面”的巧妙運用,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幫助學生獲得課文的初步信息,大大激發學生的讀文期待,喚起孩子的閱讀欲望,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文本的閱讀中去。
總之,語文閱讀的成功教學關鍵在于找準閱讀的切入點,通過精妙的切入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與探究欲望,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改變語文閱讀教學沉悶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啟迪智能,讓學生奇思涌現。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