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低年級學生 寫話訓練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32-02
小學三年級學生剛邁進習作門檻,有些學生叫苦連天——習作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覺得這與低年級寫話訓練不到位有很大關系。由于低年級教材中現成的寫話內容較少,許多教師便疏忽了學生平時的寫話訓練,導致學生進入三年級,面對作文產生了畏懼心理。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低年級的寫話教學。
一、引導觀察,豐富寫話內容
葉圣陶先生說:“寫任何東西取決于認識和經驗。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經驗,就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實踐證明:觀察是認識的基礎,是表達的前提,是學生寫話的第一步。教師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一定的觀察方法指導下,學生會獲得更多的信息,會豐富更多的寫話內容。
觀察要有順序。低年級學生寫話常張冠李戴,語言無序,其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觀察以隨意性為主。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不能東一眼、西一眼。長期訓練,學生便養成了觀察有序的習慣。如:觀察靜物時可按由上到下、由近到遠、或由外到里等方位順序;觀察某項活動時可按時間順序。
觀察要抓住特征。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為了抓住事物的特征,觀察時可調動眼、耳、鼻、舌、肢體等多種感官,這樣獲得的信息才更真實、更全面。
如讓學生寫《水果派對》時,我先讓學生帶來自己喜歡的水果,讓學生分小組觀察。引導學生用眼睛看,用鼻子去聞,用手去摸,用嘴去嘗。在摸摸、看看、說說、嘗嘗中,學生便抓住了水果的不同特征。
觀察要用心體會。觀察是一個吸納、整合、內化的過程。寫話是將觀察到的以文字形式外顯出來的過程。低年級學生的寫話很多看似流水賬,沒有美的句子。主要是學生在觀察時沒有融入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引發聯想和想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用心體會,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如在一次看圖寫話訓練中,學生看到一棵大樹和一只小鳥,便簡單地寫道:“樹上有一只小鳥。”我接著引導學生想象:光禿禿的樹上為什么只有一只小鳥?小鳥的同伴去哪兒了呢?學生思維的翅膀打開了。一個學生寫道:“大樹媽媽生病了,頭發都掉光了。小鳥們可著急了,到處為她請醫生,留下了最細心的一只小鳥照顧大樹媽媽。大樹媽媽激動得淚水都流下來了。”多么富有想象的話語啊!我不禁嘖嘖稱贊。
二、循序漸進,掌握寫話技巧
由于知識和經驗的缺乏,再加上方言的影響,低年級學生寫話時常把句子寫得零零散散,不通順。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就要克服訓練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堅持做到由說到寫,循序漸進。
由說到寫,把話寫完整。說話是寫話的基礎。話說得正確、完整、有條理的學生寫話能力也強。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起初就要養成他們說一句完整的話的習慣。教師可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弄清圖意:“誰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樣”。這項訓練要貫穿于每節語文課中,讓說一句完整的話內化成學生的語言習慣。在會說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將一句話寫下來,不會寫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由簡單到復雜,把話寫清楚。為了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會寫簡單的句子后,還要學寫長句子。低年級學生寫話時常出現前后重復、表達不清現象。經常進行合并句子和擴句訓練能解決這一難題。
如:“小紅愛唱歌。小紅愛跳舞。”這是兩個并列關系的句子,可用關聯詞連成一句話“愛,也愛。”描寫公園時,用“( )的公園里有( )的樹木,有( )的人們”進行擴句訓練。
由句到段,把話寫得有條理。隨著字、詞的積累,閱讀量的豐富,便要訓練學生寫一段話,做到有條理。寫話時,可出示一些范文,讓學生感知構段方式,發揮范文引路的作用,讓學生有“文”可依。
如一次大掃除結束后,我讓學生把這件事用一段話寫下來,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有個學生這樣寫道:“今天下午,我們在教室里大掃除。大家有的排桌子、有的拖地、有的擦黑板……我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出示這段話讓學生去評價。剛開始大家都認為寫得好。接著,我讓學生從打掃時的順序去看。很快,便有學生發現打掃的順序應該是先擦黑板、后拖地、最后排桌子。修改好以后,我再讓學生去看看自己的寫話中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只有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夯實寫話基礎,學生以后的獨立寫話才有保障。
三、借助文本,激發寫話興趣
故事續編。“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是新課標對低年級提出的首要任務。讓學生樂于寫話,就要找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想象豐富,有時甚至是天馬行空。
他們對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很感興趣。蘇教版低年級教材中這類故事較多,留白的地方也不少。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充分利用教材,抓住時機,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所描寫的情境去續編故事,想象寫話。這是激活學生寫話興趣的重要方式。
如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時,學生議論著螞蟻因為勤勞過上了幸福生活;蟈蟈因為懶惰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興趣正濃時,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第二年夏天到了,螞蟻和蟈蟈又會怎么做呢?并出示課件“炎炎烈日圖”來渲染氣氛。學生各抒己見,我因勢利導:你能以“第二年夏天到了”為開頭,寫一兩句話嗎?學生對所寫內容感悟深了,思路打開了,自然有話可寫。
句、段仿寫。模仿是兒童的天性,一切創造皆從模仿開始。低年級的教材,圖文并茂,句式優美。在閱讀教學中,可根據兒童的好模仿性和文本的感染力,引導學生進行句、段仿寫。
如教學《鮮紅和星星》這首兒童詩時,在領會了文章結構和語言美后,我讓學生仿寫。出示文中句式“我最喜歡:這里,那里,真比還多。”學生展開聯想,在多向互動交流后練筆,做到讀中生趣、趣中求寫。我再有選擇性地把兩個學生的寫話串聯起來,形成了一首小詩。并告訴學生,詩歌并不難寫,只要發揮想象,你們都可能成為詩人。
總之,要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水平,方法還有很多。我相信,在觀察中鮮活寫話內容,在循序漸進中掌握寫話技巧,在隨文練筆中激發寫話興趣,學生的寫話水平一定能夠踏上一個新臺階。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