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會動的××》 作文教學 賞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49-02
提到作文,一些小學生往往不會寫,不愛寫。老師對此辦法不多。作文難,難在哪里呢?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筆者聆聽了北京市特級教師張紅執教的一節三年級快樂作文課《會動的××》。張老師精妙的教學設計,風趣的教學語言,使得學生樂此不疲,課堂情趣盎然。置身這樣的課堂,學生學得主動,說得積極,更寫得快樂,也讓筆者感悟到了“讓學生享受快樂的作文學習”的真正要義。
一、在游戲中參與,激發觀察興趣
課伊始,趣亦生。張老師先帶領學生做了一番“思維體操”——手指操,激發學生想象,為進入實驗游戲做好鋪墊。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
生:(齊答)一條小紙魚。
師:這是一條用紙畫的小魚。我不用手碰這條紙魚,只要你們數三下,這條靜止的小紙魚就會自己扭動起來。信不信?(生紛紛搖頭回答不信)
師:那好,百聞不如一見,下面就請同學們睜大雙眼,仔細觀察,看看張老師到底是怎么做的。(師拿出一個塑料盒子,往里面倒些熱水,蓋上一張面巾紙。然后師生一起喊“”一、二、三!”老師把紙魚放到盒子上的紙上,紙魚立刻扭動起來)
生:(學生們立刻驚異起來,并議論紛紛)
師:快看看,小紙魚是怎么動的?看看誰觀察得最仔細。
生:(學生邊用手演示邊交流)
師:大家交流得多么熱烈呀!誰來說說,剛才小紙魚是怎么動的?
生:我剛才看到小紙魚在盒子上面扭來扭去,像打滾一樣。
師:在她眼里,小紙魚是扭來扭去的,像在打滾兒。她讓小紙魚有生命了,說得多好呀?。ò鍟号ぃ?/p>
(生紛紛交流,師隨機板書:跳、卷、翻、伸、滾)
師:在你們眼里,小紙魚剛才活動時還有不少有趣的動作呢!老師就不寫這些動詞了,用什么來代替呢?(板書省略號)
師:你們觀察很仔細!現在,你們能不能用幾句話連起來講一講小紙魚是怎么動的?
生:小紙魚先在紙上翻來翻去。接著,它把尾巴卷起來,又伸展開。最后,它把頭卷起來再挺起來,真像個雜技演員。
生:這條小紙魚在紙上翻來翻去。它先把身體卷起來,然后又舒展開,真像水中的花樣游泳運動員在表演呢!
【賞析】張老師在課伊始不著痕跡地亮出本課實驗游戲的道具——小紙魚,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后巧妙設置懸念,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專注于觀察,情趣盎然?!扒閯佣o發”,學生思維火花不斷閃現,“讓語言與想象同構共生”,課堂精彩紛呈。
二、在操作中體驗,捕捉有趣情景
在老師操作,學生觀察了“會動的小紙魚”后,進入學生操作體驗環節。
師:請大家把小口袋中的剪紙圖片拿出來,以小組為單位,像老師這樣動手做實驗。大家要仔細觀察,看看幾種動物或植物在一起扭動起來,是一幅怎樣的情景?不僅要觀察你的是怎么動的?還要看看其他同學的是怎么動的?
(學生組內操作,認真觀察,捕捉有趣畫面)
師:你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讓大家也分享你的快樂吧!
生:我看到動得最厲害的是一條小蛇,它卷來卷去,差點把旁邊的幾個小動物都擠下去。
師:小蛇卷來卷去,差點把別的擠掉下去,多淘氣呀!
生:我們組最有趣的就要數×××同學的小兔子了,它的腿向前踢去,好像在做前滾翻呢!
師:同學們,這個同學想象多豐富!大家要向她學習。我們現在趁熱打鐵,把你剛才觀察到的情景寫下來。
(學生動筆)
【賞析】在“點”的觀察之后,張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面”的操作體驗,落實全員參與,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需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進入“導寫階段”,張老師沒有直接進行寫作技巧上的指導,而是在自然的狀態下,引導學生根據觀察所得,加之合理想象進行描述。在這樣愉悅的心境下,學生文思泉涌,神采飛揚,“讓心情與作文零距離”。
三、在評價中賞讀,享受成功快樂
在10分鐘的片段寫作之后,進入交流評價階段。
師:快樂與人分享,快樂就會加倍。誰愿意把自己寫的小作文讀給大家聽?為了感染大家,為了能讓自己講得更有情趣,大家自己先美美地讀一讀。
師:×××同學第一個舉手的,咱們請他先來讀。大家要注意傾聽,看看他哪兒寫得有意思?怎么有意思?
生:所有的小動物都翻卷起來,扭來扭去,真像一群舞蹈演員在跳舞。最有趣的是那只小雞,它一滾翻到一條小蟲子旁邊,好像在說:“小蟲子,我要吃你!”
生:(熱烈鼓掌)
師:你們覺得他哪里寫得好?
生:他用上了擬人的方法。比如,把小雞想象成要來吃小蟲子。其實,小雞是用紙畫的,是不能吃小蟲的,這就是想象。我覺得很有意思。
生:我覺得他寫得非常的有趣,讀起來也很有語氣,讓我仿佛看到了當時的畫面。
師:謝謝你的鼓勵!剛才×××同學能邊看邊聯想,把小動物都寫活了,真有趣。
師:誰還想與大家分享快樂?
生:動物中最有趣的要屬小蛇了。它一會兒扭來扭去,好像在舞蹈;一會兒又立在紙上,好像要看看遠處的風景。最好玩的是小鳥和小樹:它們翻著翻著,就纏繞在一起了,小樹一動也不動了。它仿佛在說:“誰來幫幫我呀?我動不了了!”小鳥也好像焦急地在說:“小樹,快放開我!”
師:大家快說說,他寫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生:他寫出了小樹和小鳥纏繞在一起的情景,特有趣。
師:是呀,他用生動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有趣的畫面,還想象出大樹、小鳥的對話呢!他用豐富的想象把我們帶進了一個開心的樂園。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個片段吧。
生:(繪聲繪色地讀起來)
師:(老師隨著學生朗讀邊用紅筆在優美的句子上畫曲線)大家看,多么精彩的瞬間呀,讓他抓住了。
生:我們剛把小動物放上去,它們就動了起來。小兔做起了前滾翻;小蝴蝶也不示弱,它煽動著自己的翅膀,好像在空中翩翩起舞;小蝸牛在紙上慢悠悠地爬行,好像正準備休息呢!所有的小動物都像活了一樣,各有各的姿態。
生:(熱烈鼓掌)
師:她寫的哪兒吸引你了?
生:她把小蝸牛想象得要回家休息呢,慢悠悠地走著,我覺得很有趣。
師:是呀,“慢悠悠”這個詞用得多好呀,活靈活現的。
生:她在前面先寫了小動物都動了起來,后面不是光寫小蝸牛,也寫其它小動物是怎么動的。
師:你真會傾聽!她先總寫它們“動了起來”,接著,就分開寫小兔子、小蝴蝶和小蝸牛各自是怎么動的,最后寫了“所有的小動物都像活了一樣,各有各的姿態”,對上面的內容進行了一個總結。大家看,她把在課文中學到的“總分總”的寫作方法用到了習作之中,學以致用,多會學習呀!
師:由于時間原因,下面就把你寫的美美地讀給同桌同學聽一聽吧。誰寫得好,還可以推薦給大家。
生:(同桌互相朗讀自己寫的片段。)
師:×××同學讀得有滋有味。老師推薦他給全班同學讀一讀。
生:開始做實驗啦!我們組的同學先小聲喊:“一!二!三!”然后,同時把小紙魚放在盒子上面的面巾紙上。哇!太好玩兒了!小魚們全身動了起來:有的扭過來扭過去;還有的忽然全身卷了起來,又立即展開,似乎在給大家顯示:我是個花樣游泳運動員,看我棒不棒?更有意思的是一個同學的小魚,竟淘氣得卷成了一個卷,半天才極不情愿地打開。
【賞析】老師在點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互相啟發、修改,并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鼓勵,以積極的情感評價促進學生更高層次的言語表達,讓學生在享受成功中樹立自信。
【簡評】這節課,是“實與活”的和諧統一?!皩崱斌w現在精心的設計、扎實的訓練和指導?!盎睢斌w現在學生思維活。小學是作文的啟蒙階段,一定要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這堂課,學生在老師的智慧引領下,積極參與,激情體驗,不僅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更體驗到了作文的快樂。教師“目中有人”,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寫出了一段生動活潑的文字,還激發了思維,樹立了習作的信心。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