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蓮葉青青》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54-02
《蓮葉青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十七課。課文講的是作者回憶祖母十分喜愛荷葉,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種著一缸荷花,荷葉長大了,卻把荷葉剪下送給別人孩子治瘡的事。課文贊美了祖母那種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祖母深深的懷念之情。課文感情濃烈,非常適合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閱讀感悟和體驗,通過品味詞句、朗讀訓練,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人物情感,受到愛的熏陶。
一、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品讀體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播放多媒體,讓學生感受美,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體會祖母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品讀,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為什么看到一池青青的蓮葉,就心生感動,想起了祖母?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二、教學策略
(一)抓住“心生感動”這條主線貫穿教學,通過步步為營的追問,推波助瀾式的導讀,以讀促情,以講促知,引領學生感受祖母的美好品質,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境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以讀代講法。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4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二)學生通過朗讀、討論、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方法,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新課一開始,教師要讓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和關注的心理。因此,筆者設計了如下環節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先來猜個謎語:“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而不染,芳香撲鼻醉人心。”這么美的荷花,這么美的荷葉,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伴著古典曲子,出示荷葉課件,那一望無際的荷葉,淡雅的荷花,把孩子們帶到荷塘邊。)
如此導入新課,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入境,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接著,引導學生說說看到這一池的蓮葉,想起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作者看到青青的蓮葉,為什么就會心生感動?到底令作者感動的是什么?
【賞析: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說話,不拘形式地表達,引發學生對課文的好奇與思考。】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生詞,把課文讀通順。
2結合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含義。
3分節指名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賞析:這一環節設計目的在于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初讀課文,掃除障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三)品讀析句,感悟品質。
1讓學生默讀課文,快速瀏覽全文,看看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回憶了祖母那些令“我”感動的事?什么事讓“我”如此感動?在關鍵的語句下面畫一畫。
2祖母拿幾片普通的荷葉給小孩子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嗎?“我”為什么會如此感動?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在文中找出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蓮葉是祖母最心愛的東西?并畫下來。
引領學生用“當……的時候,祖母……”這樣的句式匯報祖母的愛蓮之深。
【賞析: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來進行創造性學習,加強語文學習的操作性、實踐性。】
3抓住文中最能表現祖母喜愛荷葉的句子:“小荷葉終于長出來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葉子。孩子們都很不以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卻是一臉欣喜,就像看一個新生的孫子。”讓學生品讀,引導學生結合長輩對自己的關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祖母把小蓮葉看作是新生的孫子,像疼愛孫子般喜愛蓮葉的情感。可見,蓮葉在祖母心中是多么重要呀!
【賞析:品味詞句,引導學生感受祖母對蓮葉的特殊喜愛,為下面理解課文作鋪墊。】
4祖母非常喜愛蓮葉,為什么卻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愛的荷葉?閱讀課文第五至第七自然段,想想祖母為了給小孩子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讓學生畫出讓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并談體會。
5讓學生匯報讓自己感動的語句,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以下三句話:
(1)“祖母絲絲地吸著冷氣,好像要替那個小孩子忍受痛苦。”(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在炎熱的夏天,這個小孩子滿頭是又紅又腫、又痛又癢的瘡,有的已經滲出了膿血,發出一股濃濃的膿血味,祖母這么大年紀,也很少見過這么嚴重的瘡,所以祖母吃驚得絲絲地吸著冷氣。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中,可見祖母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2)“看了一會兒,她醒過神來,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可以從“趕快”、“咔的一聲”、“最大的葉子”這些詞句入手。“趕快”一詞可以看出祖母動作快,快點剪,好讓小孩子早點用上,早點好。“咔的一聲”可以體會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沒有一點猶豫。“最大的葉子”表明葉子大,作用大,效果好,祖母希望孩子好得快。從這句話中我們體會到祖母愛孩子超過愛荷葉,一心為他人著想。)
(3)“老太太念念有詞地說:‘真是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荷葉派上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這句話重點理解“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和“派上大用場”這兩處。蓮葉可以觀賞,是“我”家的獨特風景。荷葉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給鄰居們泡茶喝,可是今年給孩子治病,才叫派上大用場。祖母愛蓮葉,盼開花,沒了蓮葉,自然開不了花,在祖母看來,治好孩子的病比看荷花開更重要。由此可見祖母是個心地善良、熱心的人。)
6推波助瀾式的朗讀,對比體會祖母對蓮葉的喜愛和對別人無私的幫助。
老師來引讀,孩子們反復讀“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師:盡管種藕時,您弄得兩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為了小女孩的病,您卻——
生: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師:盡管小蓮葉快要冒尖時,您百般呵護,可為了小女孩的病,您卻——
生: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師:盡管您對蓮葉的喜愛就像疼愛新生的孫子,可為了治小女孩的病,您卻——
生: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賞析: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一是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讀、畫、說、想幾個環節,充分感受人物形象。二是通過特殊的句式訓練,體現語文的工具性。三是通過步步為營的追問,推波助瀾的朗讀,課文內容的補白,引領學生走進祖母的內心世界。四是引領學生品詞析句,領悟文本語言的魅力,使整個課堂呈現書聲瑯瑯的氣氛。】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課文實為寫祖母,贊祖母,可為什么以“蓮葉青青”為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和第八自然段,讀出對祖母的懷念之情,由衷的贊美,體會首尾呼應。接著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讓學生情感得到升華。最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青青蓮葉”,愿每個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蓮葉”。
【賞析: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語言,引發學生分析思考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指導學生感悟作者的匠心獨運:借物寫人,借物喻人,借物思人,升華主題。】
(五)課后練習,不拘形式。
筆者提問學生:“在生活中,你喜歡哪些植物?想到什么人?說給大家聽聽,仿造本課寫法,寫一個自己認為值得寫的人,題目自擬。”
四、板書設計
17、蓮 葉 青 青
祖 母十分愛蓮剪葉治瘡
感 動心底善良關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