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細節 提升 學生 善學 品質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A-0073-01
開學第一天!
連續三年接手六年級數學。當我走進六(6)班教室,看著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時,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培養更多“善學”的孩子。
原來還可以這樣檢驗?
第一單元“方程一”第一課時是新授課。為了更貼近生活,我把例題中有關大雁塔、小雁塔的素材改編為南京的兩幢大樓高度的關系:2008年建成的綠地廣場紫峰大廈高450米,是目前南京最高的大樓,比1983年建成的當時全國最高樓金陵飯店高度的5倍少73米。你能算出金陵飯店有多高嗎?學生通過自己找到的兩座樓之間相等的關系,用方程解出金陵飯店的高度。
師:“是不是都得到答案了?”(大部分學生都點頭。)
生1:“還需要檢驗!”
師:“對。檢驗的過程就是你說服自己或者別人相信這個答案是正確的。你們如何檢驗?”
生2:“應該把答案放到題目中兩個樓的高度關系中驗證一下,是不是符合題目中的條件。”
生3:“我可以用另外一個數量間相等的關系列出不同的方程求解,來驗證。”
師:“很好。把結論代入原題看是否符合條件、一題多解,這都是好的檢驗辦法,你們還有沒有別的方法檢驗嗎?”
生4插嘴說:“到網上去查一下。”(笑)
師鼓勵:“也行!我們學習的就是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網上肯定有答案。可惜不是隨時都有網絡可查的呀?”(此時學生熱情上來了)
生5:“紫峰大廈高450米,比金陵飯店的5倍少73米。我想金陵飯店高度肯定比450米矮,而且要矮不少,差不多就是100米左右。”
師:“估算的辦法真不錯,說明你具有很強的數感。還有沒有?”(此刻教室里一片寂靜。我知道他們都在沉思,這正是“善學”課堂最需要的場景。)
生6:“我聽我爸爸說過金陵飯店有37層,每層按3米算,我們的答案應該符合實際情況。”(掌聲)
師:“前幾年,我遇到很多同學鬧笑話:有人算出全班人數是254人,有人把敬老院的老年人平均年齡算成大約8歲,還有人則把1噸大豆可榨油的重量算得超出1噸……大家先別笑,數學學習就是這樣,既要反思過程也要反思結果。大家在解題時,一定要培養自己聯系生活并用多種方法進行反思的意識。剛才這道題做錯的同學,一定要反思錯的原因,現在每人手上都發了一本糾錯本,這個本子就是記錄平時錯誤題目及出錯原因的,特別強調計算一定要細心,計算出錯也要糾錯。”
今天我被學生罰抄五遍!
我和孩子們有個約定:如果考試時做錯計算題,在糾錯本上罰做五遍。學生都接受了。
期中考試前的復習課,我拿一摞試卷發給學生,對學生說:“今天這張試卷嚴老師做,你們看著。”學生一起歡呼。
我一邊在試卷上圈圈點點,一邊和他們討論:考試應該如何讀題,怎么審題,怎樣找題目的關鍵句,草稿紙怎么用……甚至為了提高他們預測評估問題的能力,我告訴他們如何揣摩出卷人的意圖、如何找出題目中的“陷阱”。做到“能簡便就用簡便方法計算”題。
我指導孩子們對計算題先進行審題,從六題中找到可以簡便計算的四題,做個標記,要求他們做完能簡便的,再做按順序計算的兩題。當做完最后一題時,教室一片寂靜。我這才知道孩子們是多么專注。“完了,我出錯了!”等我反應過來時已經遲了,有個孩子首先叫起來:“約分出錯了!”大家齊聲高呼:“罰抄五遍!罰抄五遍……”我一臉苦笑,等孩子們停下來,我說:“我認罰!”
我在講臺上工工整整地把這題抄了五遍,展示在大屏幕上接受大家檢查。最調皮的孩子帶頭,學生報以熱烈掌聲。我在試卷得分處打了95分(還錯了一個填空題),然后對孩子們說:“你們以后考試得分超過95分就可以鄙視我了。”孩子大笑。我接著說:“下面我給大家說說考試的第二環節——檢查。”還不忘狡辯了一句,“我是可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自己剛才犯的錯誤的。”
這節課使我懂得,考滿分的孩子是很了不起的。要學會寬容孩子的出錯。如果必須要懲罰,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和尊重,要建立在約定好的制度前提下,讓所有學生樂于接受。
其實孩子應該具備的“善學”品質有很多,而這些品質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要做個“善教”的老師,不斷地、創造性地去進行我的教學活動,以培養出更多“善學”的孩子。當他們小學畢業時,我能高興地對他們說一聲:“孩子們,你們能獨自上路了。”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