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具有獨特的優勢,無論是在航空領域還是航天領域,豐富的科研資源將助力北京空天技術迅猛發展。2011年,一系列的政策出臺為北京未來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勾畫出宏偉的藍圖。
2011年10月18日,由北京市科委等10多個政府部門聯合編制的《中關村科學城發展規劃(2011-2015)》發布。該規劃提出,將重點發展通用航空、大飛機、航天器和衛星應用等相關領域,打造中關村航空航天技術國際港。該規劃提出,將對接國家大型飛機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專項、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落實國家在航空航天事業的綜合部署。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出,未來10年,要培育航空航天產業集群。以發動機、系統控制和航空技術為核心,規劃建設國際航空航天創新園等專業集聚區,加快發展航空科技產業,促進產品、系統應用、運營服務一體的民用航天產業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加快發展面向應用需求的衛星遙感產業集群。
2011年12月11日發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指出,2015年,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00億元,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工業增加值40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20%以上。“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實現航空航天產業集群發展和集約化發展,顯著增強高端制造能力和核心研發能力,形成“兩區一帶”的空間布局。即以中關村科學城為核心的北部高端研發集聚區、以大興軍民結合產業基地為重點的南部高端制造區、順義航空航天產業園為代表的航空航天技術應用經濟帶。通過10年到15年的發展,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年總收入過萬億元,成為北京支柱產業。
《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還明確了近期北京市將開展的航空航天產業重點項目:建設航空發動機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開展航空重油發動機、活塞發動機、渦扇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重點發展無人機總體研發、系統集成及關鍵設備制造;建設通用航空發動機制造園區;建設直升機、公務機等通用航空整機制造基地;建設衛星綜合應用總部基地,打造衛星綜合應用服務示范推廣基地。航空領域
在航空領域,北京可以依托北航、清華航天中心、航天科技、航空工業等產學研單位的科研資源,以大飛機整體系統和通用航空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制為核心,突破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系統、航空航天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發設計。“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形成航空電子設備與系統、航空發動機整機制造能力,并在高端通用航空飛行器整機制造領域實現突破,同時重點拓展民用材料產業、裝備制造產業、飛機與發動機維修服務業、航空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
北京將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產業
2011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通航時代協同創新”系列簽約儀式及北京北航國際航空航天創新園奠基儀式,這意味著被北京市列為第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航空航天產業有了更為堅實的發展平臺。
簽約儀式上,北航分別與中航工業集團下屬的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激光快速成型項目入駐北京通用航空產業園》的人園協議;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通用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國際(香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北京通用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出資人協議》,同時邀請北京市、工信部和中航工業集團的領導為北京通用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通用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國家通用航空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揭牌。
中航工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集團公司設有航空裝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中航工業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渦槳、渦軸、渦噴、渦扇等系列發動機和空空、空面、地空導彈,強力塑造殲十、飛豹、梟龍等飛機品牌和太行、秦嶺、昆侖等發動機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
合眾思壯
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衛星導航定位領軍企業,技術涵蓋GPS、GLONASS、北斗及多系統組合導航定位,以GIS采集、高精度測量、系統工程、汽車導航、汽車信息技術、航海電子、航空電子、北斗及軍工項目八大事業集群,服務于40多個國民經濟基礎領域,銷售額連續12年居行業之首,領跑中國衛星導航定位行業,致力于成為“衛星導航定位領域中世界級領先企業”。
航天領域
在航天領域,北京可以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充分發揮北航、北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航天科技、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等科研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面向應用需求的衛星遙感、衛星通信、導航和位置服務等領域,突破導航原子鐘、無縫導航定位技術等關鍵技術,大力推動“天地一體化”實現。“十二五”期間,北京將繼續保持“星、箭、彈、船”總裝和集成測試優勢,通過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重大專項的實施,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著力發展民用航天技術,支持衛星通信領域中的應急通信,廣播宣傳、安全生產、農村信息化、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的產業化發展。
航天科工將投資百億元打造北京航天產業園
2011年3月3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與北京市多個部門簽署協議,雙方擬就啟動北京航天產業園建設等進行全面合作。
此次航天科工與順義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航天科工二院、三院在順義臨空國際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北京航天產業園。產業園一期建筑計劃于2012年底完成,2015年前項目投資總額約111億元,預計完成銷售收入200億元。雙方將努力把北京航天產業園打造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新一代航天高科技產業化基地、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基地和國家級人才培養平臺。
同時,航天科工還與北京市科委簽署協議,共同推動航天軍民融合產品在京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重點扶持符合北京市發展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以新項目的落地和產業化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帶動北京市相關產業的優化升級。
此外,航天科工下屬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與海淀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海淀區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在該區大力發展數字城市、RFID和智能卡、企業信息化、衛星應用及數字媒體等新興產業化項目,以信息技術優勢資源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十二五”期間,上述項目投資總額將達到15億~2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0億~70億元。
航天科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主要從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和發射。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20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8個系統級研發中心和30多個重點專業研發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制。
航天科工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制生產體系,所研制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導彈武器裝備整體水平國內領先,部分專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積極拓展非傳統安全領域發展空間,在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軍民結合高技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