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平區依托于市級“221信息平臺”,建立了區級“221信息平臺”。平臺的建設是為了提高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水平及農業、農村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推動信息技術在農村的普及應用。該平臺建設分內網平臺和外網平臺兩部分。外網平臺為“昌平三農信息網”,目前基本框架已建成,內網平臺為領導管理決策系統,包含設施農業、蘋果產業、動物疫病防控和草莓產業4個子平臺。
(昌平區科委)
節能建筑企業加強產業對接
近日,北京海林節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結成核心戰略合作伙伴并簽署協議,加強建筑節能科技領域的產業對接與戰略性合作。
在此次雙方戰略合作中,北安集團在承接建筑智能化及暖通等專業性或綜合性的建筑安裝項目時使用海林節能控制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并組織團隊進行項目的全程運作。同時,海林節能將充分發揮在建筑節能領域的產品研發及技術實力,為工程項目提供技術及產品支持,并將建筑節能領域工程項目委托北安集團安裝、施工及調試。
(昌平區知識產權局)
建筑節能科技助力世界草莓大會
世界草莓大會將于2012年2月18日~22日在北京昌平開幕。近日,北京海林節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空調節能控制系統以及平板太陽能熱利用系統成功應用于大會場館中,實現了便捷舒適的節能控制,增強了空調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提高了空調的節能效應,減少了不必要的消耗。
(昌平區科委)
四措施著力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
近日,大興區科委出臺了四項措施,為該區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添磚加瓦:一是完善服務手段,成立“一對一”幫扶隊伍,為科技型企業優先包裝科技項目,爭取資金;二是鼓勵企業創新,建立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完善高新企業聯席會議機制,同時引入產權交易、技術交易等中介機構,培育大興區技術要素市場。三是加強資源儲備,對科技型企業進行摸底調研,篩選出創新性較強的企業重點培養;四是落實科技政策,將引進科技型企業和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量、企業技術合同交易量納入全區科技工作考核。
(大興區科委)
五措施扶持科技研發產業發展
近日,為了更好地扶持大興區的科技研發產業發展,大興區科委出臺了5項措施:一是立足科技服務,強化科技驅動,重點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二是加大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力度,重點完成南海子公園一期景觀水處理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項目,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三是加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為企業做好申報前把關工作,四是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其自主創新能力,五是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繼續實施套餐配送和“雙百對接”科技服務等工程。
(大興區科委)
“科普信息平臺建設”啟動
近日,由東城區科委承擔的“東城區科普信息平臺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將從居民實際需求出發,通過互動的方式提供科普知識和社區信息,使社區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項目完成后,一是能有力地加強所在社區的科普能力,營造更加濃厚的科學氛圍,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二是通過更加多樣、便捷的傳播方式,推動社區工作的開展,三是通過整合社區周邊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各類服務信息,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東城區科委)
健康技能競賽進社區
近日,體育館路街道舉辦了以“營養合理膳食,健康你我同行”為主題的社區居民健康技能競賽,比賽還邀請了專業的營養專家、廚師擔任評委。
參賽隊員圍繞健康生活、營養膳食制作了精美的菜肴,并從營養價值的角度為現場觀眾予以講解介紹。比賽向居民宣傳了科學健康膳食信息,各種菜品都密切聯系居民膳食營養的實際,對各年齡段的居民攝取合理營養,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帶來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東城區科委)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賽圓滿落幕
近日,由懷柔區科委、科協、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的懷柔區全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決賽成功舉行。作為懷柔區2011年重要科技活動內容之一,此次競賽活動歷時3個月,各科普責任單位積極配合,先后舉行了不同形式的初賽活動,在全區形成了學科普、愛科普的良好氛圍。本次競賽活動還完全向觀眾開放,群眾不但可觀看整個競賽過程,而且可參加互動答題活動,并贏得精美禮品。
(曹碩)
2011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聯席會舉辦
近日,懷柔區2011年高新技術企業聯席會暨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懷柔工作站成員單位簽約儀式舉行。
與會專家分別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復審要求、財務審計重點,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規范建議等內容對企業人員進行了認真講解和專業輔導,并對企業存在的各類具體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會上,在企業自愿的前提下,54家與會企業簽署了加盟協議書,正式成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懷柔工作站的成員單位。
(懷柔區科委)
積極拓寬科技資金渠道
近日,2011年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立項項目公布,其中經豐臺區申報的4個項目獲得批準,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分別是:北京鑫豐南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南格醫護患呼叫信息系統”、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重點場所人臉識別視頻監控系統”等項目。此次豐臺區申報的火炬計劃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資金扶持尚屬首次。今后,豐臺區科委將進一步加強與科技部、市科委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努力做到國家、市、區三級信息互通,積極拓寬渠道,爭取為豐臺區引入更多科技資金。
(張博軒)
“我是科普宣傳員”讓科普更生動
近日,豐臺區科委、科技館與首醫附中共同舉辦了“我是科普宣傳員”主題活動啟動儀式。
“我是科普宣傳員”主題活動,是科技館與首醫附中共同開展的又一項科普活動,是小小講解員工作的延續,為青少年們提供一個更大展示自我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同學們可以通過學習與講解感悟科普的魅力,通過講解實踐,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此次主題活動,為科技館探索中小學生大課堂工作提供了新的宣傳形式。
(田風蘭)
蜂產品項目獲支持
近日,《密云蜂產品標準化生產
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獲市科委支持資金350
萬元。密云縣計劃利用1年時間完成3項重點任務:完成優質成熟蜂蜜標準化生產,示范蜂群1.2萬
群進行自然成熟蜜的標準化生產,并啟動有機蜂蜜認證;完成中華蜜蜂種群擴繁,將中華蜜蜂擴繁到1000群;完成授粉蜂繁育與應用示范,建立專業授粉蜂場1個,繁育授粉蜂群2000群,并在密云縣草莓、有機紅香酥梨和設施蔬菜上進行應用示范。
(密云縣科委)
科技資源對接企業
近日,平谷區科委聯合國家科技部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與北京市科委在該區共同舉辦了“科技資源推介與平谷區企業需求征集洽談會”。此次洽談會上,在京國家和北京市的重點科技資源單位對自己的條件平臺、技術資源進行了介紹,讓企業了解這些科技資源的情況,掌握資源獲取渠道。平谷區部分企業也在現場找到了自己的資源聯系單位,并結合自身情況談發展需求,讓資源方了解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雙方今后進一步合作,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平谷區科委)
專家種業園里談水利
近日,為了推進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的水利建設發展,解決園區節水設施建設問題,滿足今后企業用水需求,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攜青海設計院北京分院專家到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對園區水利設施改造相關事宜進行研討。會上,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園區基本情況及目前水利設施現狀,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發展的需求。青海設計院北京分院的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探討了相關問題,并制定了下一步實地考察計劃。
(通州區科委)
特色街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近日,西城區召開了區知識產權聯席會(擴大)會議,以加強該區老字號、地理標識、重點街區等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工作。會上,針對該區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了3點要求:一是要認清知識產權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真抓好知識產權工作,二是要加大課題調研力度,明確知識產權的工作思路,三是要形成知識產權工作的聯動機制,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環境。
(宋國利)
2010年區縣科技專項通過驗收
近日,“2010年區縣科技專項——街道智能政務平臺及智慧社區應用示范”課題通過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專家驗收。該課題完成了白紙坊街道智能政務平臺系統的建設和廣內街道“智慧社區”示范建設工作;實現了以房屋為核心要素的基礎數據和基層政務應用擴展數據規范整合,完成了基礎數據采集設備的部署,制作了電子沙盤三維展示系統,建立了長效運行機制;開發完成了“十千”惠民系統、和諧指數評價系統、24小時居家養老服務系統。
(韓陽)
以交流推動
科普發展
近日,北京市科普基地(西城區)科普工作交流研討會召開。會上總結了西城區2011年的科普工作,提出了2012年科普工作的方向及任務。強調“十二五”期間,西城區科普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加強科普場館服務能力建設,以科普培訓基地為依托,加大對科普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科普人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培訓會上,圍繞“科普場館資源的教學化開發”這個主題,特邀專家還講解了科普教育的多種方式,提出了科普“學習單”和網絡教育相結合的普及理念。
(曹榮娥)
龍灣屯鎮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順義區龍灣屯鎮2011年1~10月,新引進企業96家,完成注冊資金13200萬元,另有39家企業正在辦理中,71家新企業實現當年引進,當年產生稅收。
該鎮堅持環境友好、集約高效的招商理念,嚴把政策關、環保關、效益關,將傳統的招商引資轉型為“挑商選資”,實現了高質高效引進。一批高質量、高成長型企業的引進、投產,在增加地區經濟總量的同時,為該鎮經濟結構帶來新變化,產生新活力。
(李金玲)
工作匯報考評促進科普交流
近日,延慶縣科委組織召開了“北京市創新型科普社區”工作匯報暨考評工作會。會上,“北京市創新型科普社區”與創建單位工作人員分別就本社區2011年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及2012年科普工作打算進行了溝通交流。通過此次會議的召開,增強了市級創新型科普社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拓寬了今后的工作思路,為進一步整合和更好地利用延慶縣的科普資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王東方)
2012科普主題活動啟動
近日,“生態人類一環境資源考察志愿者徒步行動”在門頭溝王平鎮域正式啟動。
“環境資源考察徒步行動”是在門頭溝區科委指導下、由門頭溝區生態人類聯合會發起的一項生態環保科普主題實踐活動。本活動通過動員各領域專家學者、戶外運動愛好者志愿參與的形式,形成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攀山、探洞、走水、越林等多支資源調查小組,以記錄門頭溝地區自然環境資源、人文環境資源為目的,旨在通過對環境資源的收集與生態知識普及,調動公眾實際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昊晶)
以科技協調員引領果品基地建設
近日,門頭溝區承擔的“門頭溝區農村科技協調員引領型特色果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課題通過了市科委專家的驗收。該課題結合門頭溝區建設現代化生態新區的實際需求,以示范基地和科技服務為重點,開展農村科技協調員服務體系建設及特色果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科技引領、科普宣傳、科技資源整合等方式,較好地發揮了科技示范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涵養發展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提升了區科委的科技服務能力。
(劉曉琳)
(責任編輯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