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高端裝備制造肩負著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戰略轉變的重要使命。2010年中國實現制造業產值達1.955萬億美元,美國制造業產值則為1.952萬億美元。然而,中國制造業生產效率遠低于美國,從制造業人均產值衡量中國僅為美國的1/8。雖然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較大,但產業仍面臨著亟需解決的諸多問題——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大型裝備關鍵核心部件和高性能材料嚴重依賴進口、裝備成套集成化與控制技術水平低等嚴重制約著未來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將“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的基礎設施、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作為發展的重點。《北京市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沒有涵蓋“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而是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北京的第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也是與國務院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別。
北京是全國著名的高端裝備產業的研發中心和總部基地。北京的資源優勢集中體現為豐富的人力、科研和教育資源,清華、北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以及中科院、機械工業行業的各大研究院所等科研機構均會集于此,形成強大的科研體系。2010年,北京裝備產業實現產值2087億元,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北京在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儀控系統、數控機床等領域逐漸形成先發優勢,涌現出兆瓦級永磁直驅風電機組、晶硅和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成套生產線、膜生物反應器系統、超重型數控橋式雙龍門五軸鏜銑床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技術產品。
高端數控裝備
在高端數控裝備領域,北京堅持走“高端、高效、高輻射”的道路,經過近60年的發展,積累了較雄厚的技術實力,形成了門類較齊全、技術較先進的整機和功能部件產品。“十一五”期間,北京承擔了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簡稱04專項)近1/3的研發任務。通過“產、學、研、用”結合,推動了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養了高水平的研發隊伍,形成了門類較齊全、技術較先進的整機和功能部件產品,為北京數控裝備產業技術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五”期間,北京數控裝備行業年均銷售增速在20%以上,在全國名列前茅;年均利潤率13%,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居全國首位;產值數控化率為72.7%,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3.2%。
北京啟動“精機工程”
2011年11月6日,由北京市科委主辦的“北京高端數控裝備產業技術跨越發展工程(精機工程)”授牌啟動儀式舉行。“精機工程”的目標是以科技促進數控裝備產業技術跨越發展,提升北京數控裝備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提高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具有較好的基礎和特色。‘精機工程’旨在通過整機牽引,帶動實現關鍵技術、功能部件、數控系統的發展,提升北京數控裝備的技術創新能力和集成服務能力,實現產業跨越。它確定了兩項任務:一是研制一批高端整機和功能部件,實現技術突破t二是面向重大行業需求開展用戶工藝研究,推動整機產業化,培育系統集成商。”
隨后,北京市科委發布了《北京高端數控裝備產業技術跨越發展工程(精機工程)實施框架》,該方案的目標是:“以高端數控機床整機研發和產業化為牽引,帶動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研發及產業化,帶動核心技術、共性技術突破,打破國外封鎖,滿足重點產業和重大工程應用需求,使北京成為國際一流的高端數控裝備創新制造中心。”
北一機床
北京第一機床廠是中國數控機床生產基地,產品主要品種有數控銑床、數控車床、立臥式加工中心、數控龍門鏜銑床。此外還提供了20多個品種2萬多臺套地質工程鉆機。
“北一”牌產品遍布世界50多個國家。該企業是國內超重型精密數控龍門銑床的唯一批量生產基地,重型機床占國內市場10%的份額,并能生產跨度10m以上的高水平超重型機床。
凱恩帝數控
北京凱恩帝數控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機床制造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領域知名的供應商。是從事數控系統及工業自動化產品研制、生產及營銷服務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企業。在北京設有現代化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軌道交通裝備
軌道交通產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鐵路快速發展,北京迎來了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根據北京市“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線網運行總里程將達到660公里,由此對軌道交通相關的軟件集成、信號系統、裝備制造等技術、設備的先進性、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為軌道交通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在《北京市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著力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示范應用工程”,結合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加大軌道交通成熟技術和裝備在全國的推廣應用力度。并在軌道交通新建線路上推廣應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車控制系統)和軌道交通B型車,加快推進中低速磁懸浮技術在軌道交通sl線(門頭溝線)上的示范采用。
2011年9月19日,“北京基石軌道交通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總體規模為15億元。該基金是全國首支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專業化投資基金,將重點投資于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特別是其中處于快速成長期的自主創新企業,致力于整合資源打造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等產業的龍頭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和設備制造的國產化。
北京市與中國北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1年3月13日,北京市政府與中國北車集團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協議,北京市政府和中國北車集團公司將共同打造國際化的“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園”;共同打造產品出口和國際合作基地;共同拓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產品、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
在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園,中國北車將率先投資建設中國北車高端軌道交通產品研發中心和中國北車軌道工程機械研發中心,逐步建設中國北車中央研究院,開展共性、前瞻性技術研究。
據了解,北車集團將投入65億元啟動資金在竇店高端現代制造業產業基地內,圍繞中低速磁懸浮列車、高端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高端城際軌道交通車輛、軌道養護機械、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高速動車組及城軌車輛關鍵核心部件、風電裝備和戰略新興產業七大項目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該項目預計到2012年實現產值100億元至150億元,稅收9億元。到“十三五”中期,實現產值300億元至400億元,稅收18億元到24億元。
中國北車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長期以來,中國北車始終致力于支持北京市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中國北車是京津城際高鐵動車組的主要研制者。目前該公司與中國南車是行業內的雙寡頭,兩公司總體實力相當,國內市場占有率總和超過95%。
北控磁浮
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化、世界領先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供應商。目前正在施工的北京磁懸浮S1線將采用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中低速磁浮列車。2011年6月27日,依托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組建的“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市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