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集體創建藝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6A-0053-01
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也要有新的改變。良好的班風有利于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并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筆者認為,班主任要創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掌握以下幾種管理藝術:
一、對學生要有信心
信心是管理好班級的前提和保證,班主任好比是雁陣中的領頭雁,如果做事信心不足,就會把握不好前進的方向,飛行的陣勢就會亂。每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班主任都要滿懷希望地給學生鼓勁,給自己鼓勁,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學好,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教好、管理好。看到學生身上的點滴優點,班主任要及時地表揚他們,鼓勵他們不斷進步,學生的信心足了,班級管理的目標就能夠一步步實現,良好的班風也將逐漸形成。學生黃某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他上課愛講小話、搗蛋,不交作業,而且滿口的污言穢語,甚至還當面和老師頂嘴。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認為他不光成績不好,而且思想品德還有問題,簡直是一無是處。有一天,在勞動課上,我發現他勞動特別積極,十分賣力。于是,勞動結束后,我抓住他“勞動積極”這一點大肆宣揚地表揚了他,其他同學也一致贊同并對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我看得出,他心里也美滋滋的。不久,我專門為他設了一個獎,叫“班級積極勞動分子”,不出我所料,他被大家提名并當選。得獎后,他看待老師和同學的目光有了轉變,覺得老師和同學不再是諷刺、嘲笑他的人了,對自己也開始有了信心。之后,我積極創造條件讓他表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使他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使他更加自信。慢慢地,那些壞習慣漸漸遠離了他,他也被全班同學所接受,不再是那個被排斥在班集體之外的異類了。
二、組建一支優秀的班干隊伍
成功創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對于那些思想品德好,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強,成績優秀的學生,班主任要善于選拔和培養,把他們組建成一支優秀的管理隊伍,使其成為班級的核心和骨干。怎樣才能組建一支優秀的班干隊伍呢?其一,要增強班干部的服務意識;其二,要發揚班干部的優點,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其三,鼓勵班干部大膽開展工作,要求班干部講究工作方法,同時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其四,培養班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求班干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增強其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三、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學生的良好行為通過長時間實行就會成為“自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班主任在開展各項班級工作中就會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反之,學生不良的行為一旦成為“自然”,則會令班主任筋疲力盡,無所適從。根據班集體的實際情況,我和學生約定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班級公約》,督促學生自覺遵守,從而讓學生自然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在班級管理中,就連一個小小的衛生習慣都沒少下工夫,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采取了讓值日班干一日三查、評比公示、榜樣示范等措施。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強化訓練,學生逐步養成了“講衛生、愛整潔”的好習慣。
四、發揮班主任愛的作用
“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愛是教育的生命,是做好班主任的關鍵。愛學生,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親情意識,使其在充滿愛的環境里健康成長;愛學生,就是充分利用正面的教育和循循善誘的引導,讓學生不斷發揚自身的優點,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克服缺點;愛學生,就是使學生樹立愛心意識,在社會、學校和家庭中都用一顆充滿友愛和熱情的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我校的生源六成來自農村,四成來自城區。學生的家庭背景復雜,有離異、單親、孤兒等特殊家庭。很多家長疲于掙錢養家,難以顧及子女的學習情況,從而形成學生教育管理的盲區。父母關愛的缺失,導致很多學生出現厭學、逃課、沉迷網絡、小偷小摸、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為此,我決定用愛去營造一個“大家庭”,讓所有的“成員”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我下苦功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對癥下藥。我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撫平他們的傷痛,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總之,在新時期,班主任要講究班集體的創建藝術,并持之以恒,才能創建一個學風濃、紀風好、積極向上、輕松活潑的班集體。
(責編 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