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以發展創新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為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高中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堅定其發展方向,遵循其發展規律。因此,在高中體育課堂上,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一項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通過分析創新教育的含義和特點,提出在高中體育課堂上實施創新教育的有效策略,為高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創新教育;創新思維
創新是時代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在人們生活和生產方面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開展創新教育成為學校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在高中體育課堂上,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擁有強健的體魄,同時具有滿足社會和從業要求的創造能力成為每一個高中體育教師需深刻考慮的問題,作為一名有著多年體育教學經驗的高中教師,我特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為各位教師的創新教育提供參考。
一、體育創新教育的含義
體育創新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在創新理論下形成的、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體育教學理論,它從學生的精神、意識、思維、能力和個性出發,摒棄傳統教學經驗,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學生的心理建設,開展俱樂部式的體育課堂,使學生在掌握體育知
識、強健體魄的同時,培養和強化其創新性。創新教育遵循快樂、主動、參與、和諧的體育精神。
二、體育創新教育的特點
1.注重學生身心教育,倡導體育精神的參與性
體育創新教育將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注重學生體育任務的加強,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能夠獲得強健的體魄;另一方面,創新教育強調對于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的全能人才。當然,創新教育在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不忘向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精神,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倡導體育鍛煉的全面性
體育創新教育一方面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
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有創造性地參與體育活動。另一方面,創新教育強調主體的全面性,即將全體學生作為教學對
象,不以學生的成績高低來劃分學生層次,衡量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它注重學生學習內容的全面性,要求學生除掌握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知識外還能夠對營養、衛生等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盡可能地實現自身各個器官、部位的健康、和諧發展。
三、體育創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1.培養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
為了加強學生的創新教育,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教師作為組織教學的主體,應該加強自身的創新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質。首先,教師要遵循體育新課改要求,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和求異思維,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探究知識;其次,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和潛質的不同對創新的原理和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因材施
教地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再次,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使體育知識的學習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下進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發現,師生之間關系和睦,相處融洽能夠使學生大膽質疑,自覺參與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創新積極性;最后,教師要不斷進行科研探究,體育教學實施科研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要實現這一目標,必然離不開體育教師不斷創新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
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人格
思想觀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切實貫徹落實的基礎,要實現體
育創新教育,就要樹立教師的創新教育觀念,注重對學生精神和人格的創新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反思,大膽質疑,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和興趣,使他們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獲得不同的收獲,從而具備創新的精神、意識和能力。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對于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進取心的培養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要求教師樹立創新教育觀,通過知識技能和素質的綜合培養,一方面讓學生明確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強學生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心態和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具備創新的精神意識和人格。
3.使用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體育創新教育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問題研究、實踐操作、集體激發等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挑戰性和創新性,將單調的課堂變成學生與老師多維互動的基地,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活躍。體育創新教育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將傳統的體育游戲介紹給學生,通過讓學生自主創設游戲規則和內容進行再教學,使學生的體育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可以讓學生優化組合分組進行團隊競賽,通過團隊的成敗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會分析觀察及組合創意,另一方面也使教師能夠更好地探究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總之,體育創新教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4.創設創新教學環境
學生的學習成果受所處環境的影響極大,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為學生營造創新的學習氛
圍,創設有利于創新的課堂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創新,對于學生的創新行為及時予以表揚,從而使學生能夠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學習和鉆研過程,逐步養成求新、求變、求異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使學生在探究和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獨立自主地
完成,為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創造基礎。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知識經濟高速發展下社會對于高校的要求。高中體育作為培養人才的前沿陣地,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除了對學生強健體魄和良好心態的培養外,還要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意識和心理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發展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田振軍,王東麗.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下體育專業學生個性品格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06).
[2]李紅,曹芝蘭,黃生勇.體育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聯性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06).
[3]王永翔,趙宏.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阻力與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
[4]張久利,果召全.改進體育教學策略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0(02).
[5]張久利,王松巖,盧愛國.從體育特性出發理順高校體育教學思路[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8(04).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教育局體育藝術衛生保
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