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全四冊一共收錄了13幅寓意鮮明的漫畫。經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覺得這些漫畫內容豐富,反映的問題帶有形象、直觀、知識和趣味性;涉及人口、資源、環境等教材的各個方面,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啟迪。
一、利用漫畫教學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從表面現象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遵循認識的基本規律。在“世界人口問題”教學中利用第一冊第90頁漫畫《苦難的母親》,學生看到一位孕婦和她周圍的一大群孩子,必然想弄清這位母親為什么有這么多孩子,噢,原來是“地球母親”,難怪她有不同膚色的孩子。這樣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思維就集中在畫
上,“地球母親”滿臉愁苦,懷里抱著、背上背著,孩子骨瘦如柴,打鬧哭泣。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讓人心痛的局面?由表及里,讓學生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歸納出本幅畫的主題是人口問題,由于地球上人口猛增,地球上各種資源的人均占有量越來越少,生存的空間日漸縮小,加重了“地球母親”的負擔,使人類的母親——地球滿臉憂愁,苦不堪言。各種現象和資料顯示人口問題已向人類亮出了黃牌,如果不及時解決人口問題,人類就要自己毀滅自己。提出問題:“人口增長過多、過快會帶來哪些不利影響?”“怎樣解決人口問題?”層層深入,使單調、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改變了地理課堂教學“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輔之以啟發式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利用漫畫教學形象、直觀,能把分散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我們知道氣候是所有章節中最難講清的問題,它抽象、變化莫測。在“我國氣候特征”中,利用第三冊第59頁漫畫《秦嶺南北》,畫中的蘋果與柑橘樹對話,南方的柑橘婉言謝絕了北方蘋果的邀請,形象地說明了南北兩地氣候的差異;兩地雖隔一山氣候卻不同,很自然地想到秦嶺的緣故,形象地得出南北氣候差異主要是受地形
影響的結論。各地氣候的差異除了地形因素外,還受哪些因素影
響?這樣就把緯度、海陸位置、洋流、地形等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反之,南北氣候的不同,能形象地反映在南北植物的不同上。通過分析得出植物的分布受氣候決定的結論。利用漫畫能把地形-氣候-植物分布聯系起來,各知識點的連接就是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教得輕松;學生眼、腦并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愉快,真正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發展。
三、利用漫畫教學,能利用地理課堂陣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和國情教育
由于漫畫的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在某種程度上帶有諷刺、告誡的意味,運用漫畫能從反面入手,教育學生什么是美、丑、善、惡,什么是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如第一冊水資源章節中的《熟視無睹》,主題是“節約、保護水資源”,但畫上人的這種行為值得反思,果真因戴著眼鏡而“熟視無睹”嗎?針對這種行為進行國情教育:我國雖是水資源大國但人均量卻很少,目前全國有許多城市嚴重缺水……畫上人的行為是丑的行為,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生觀。
四、利用漫畫教學,開設地理教學的第二課堂
針對教材中的漫畫,組織學生以寫小論文的形式進行地理課
外活動,評選出一些優秀的小論文。利用櫥窗、黑板板報等,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激情,同時學生的認識能力、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利用漫畫教學能激發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的激情,開拓教學視野,注重平時對知識的積累
漫畫在教學中有如此作用,但并不是每一章節都有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具備過硬的專業水平,正如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比他在課堂上講的東
西多10倍、20倍。”教師只有具備了廣博的知識才能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增添、增繪一些漫畫,并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想這才是我最大的體會。例如在講“大氣污染全球氣溫升高”時,(第一冊第50頁)我引用了一幅漫畫:“地球出汗了”。
(1989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畫)“為什么地球會出汗”?聯系實際是因為全球氣溫升高了。抓住表面現象,逐步深入,氣溫為什么會升高?畫上的工廠、汽車排放的氣體,植物燃燒放出的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加劇,使全球氣溫升高,地球就出汗了。“地球出汗了”后果是嚴重的,導致南、北兩極和高山地區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人類生存的陸地空間越來越少。列舉英國每年都有若干城鎮被海水淹沒的事例加以說明。“溫室效應”的加劇與人類的破壞有關,濫伐森林,使環境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因此環境保護應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運用漫畫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對諸多地理現象能運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加以分析,培養他們樹立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以上所談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我相信同行也會有如此感
受。我們要抓住教學改革的機會,大膽、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針對新教材的特點組織教學,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把地理教學開展得生動有趣,培養合格的具有一定地理知識
的跨世紀公民。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