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思維在社會各個領域中都有不同的體現,而對于職高學生來講,其體現的載體還主要集中在解決數學問題上。有不少的學生在獨立完成作業或考試時,對某些問題無從下手,不能解決。
待到老師講解時,卻能聽得明白,覺得簡單。這就對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在培養職高學生數學思維的模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職高學生數學思維模式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形成的
學習本身是一種認知的過程,新知識的接受必須以舊知識為基礎,找到合適的媒介點,以最有效的舊知識來吸收儲存新的信息。但這樣的過程不是自然而然、一帆風順的。首先,有些教師在引入新知識的時候,并沒有講清它產生的必要性或它產生的合理性,總給學生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勢必使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缺少必要的媒介點,從而對新知識產生疑問或者排斥。再加上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是較薄弱的,他們應該掌握的舊知識就有所缺失,強行灌輸就會造成他們認知上的不足,
理解上的困難。另外,大多數教師對解題思想與方法強調不夠,對學生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不夠重視。
二、職高學生思維模式存在問題的幾個方面
1.對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理解不深
由于學生在學習中對一些數學概念或定理公式的提出沒有深刻的領會、掌握,故總會忽視其中的一些限制條件或隱含條件,從而造成解題失誤。比如,遇到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數)時,都要注意二次項系數不為0,在橢圓定義中,到動點兩定點的距離之和大于兩點之間的距離等等問題都能體現這一點。
2.定式思維的負影響
職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解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對某些舊的想法深信不疑,從而形成了思維定式。在遇到新的問題情境時,則不能跳出原有的框架,作出靈活的反應。
3.缺少解題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解決數學問題時,缺少數學方法的運用而制約職高學生思維的狀況是常見的。在初中常用的數學思想有方程的思想、化歸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而類比與聯想、數形結合、觀察與實驗、建模的思想方法能想到的學生并不多,更不用說去運用了。
4.逆向思維的訓練不夠
職高學生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并沒有留意這部分學生,沒有及時幫助他們扭轉這一思維習慣,從而造成了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困難。
三、改善職高學生數學思維模式存在問題的措施
1.夯實基礎,降低起點,注重知識的循序漸進
從初中升到職高的學生,數學基礎一般較薄弱,有條件的話,可先幫助他們回顧初中數學的知識點,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在引入新概念、新知識、新方法的時候,則要講清它的來龍去脈,它的運用范圍等,選題時要注意梯度性,要照顧到學生中的大多數,最好讓他們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更大程度地預防思維模式存在問題的發生。
2.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消除定式思維的負影響
在批改學生作業或者試卷時,發現了不對的地方,不應只是集中講解,而應該采取與學生個別交流的方式,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思維過程,了解他們想法上的不正確,從而能更有針對性地消除他們思維模式上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師可精心設計一些學生易出錯的題目,然后逐步引導,展開討論,讓他們從錯誤中引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的印象會特別深刻。
另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從中找出更簡單、更合理的解題方案。
3.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指導,促進學生數學意識的養成
數學意識并不是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檢閱,也不是對應用能力的評價,而是指學生在面對具體的數學問題時,知道從何處著手,向哪個目標努力,從而選擇最合理的方法。至于在此過程中解決的好與壞,當屬技能問題。有些學生在解題時,總會先去想老師有沒有講過這樣的題型,可不可以套用或模仿其解題思路。對一些較陌生的題型則感覺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其實,這就是學生數學意識的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要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解題時,自信滿滿,從容作答。所以,促進學生數學意識的養成是改善職高學生數學思維模式存在問題的重要環節。
4.使學生逆向思維的習慣
所謂逆向思維,就是反方向思維。在小學數學中就有這種訓練,比如“5加3等于幾?5加幾等于8?”在中學數學中,知識的反向考查更是常見,比如公式反用能力的考查,已知結論求滿足條件的考查等等。就拿一般的解題來說,本人認為,在多數情況下,都應從問題出發,去尋求應滿足的條件,從而解決問題。所以說,逆向思維是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提醒學生的關鍵點,也是職高學生消除數學思維模式存在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法。
總之,在職高數學的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教給學生更多的數學思想方法,就能消除他們數學思維模式存在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擺脫題海戰術,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