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學生感興趣的一門學科,因為它與實際生活聯系緊
密,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將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廣大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教學實踐改革中適時正確引導,不斷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探討,首先從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談起,再到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然后要突破課堂教學空間,創設語文實踐天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無縫式”互動教學,從而實現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嘗試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關鍵是學生的興趣得到充分發揮,沒有興趣,學生的聰明智慧是得不到發揮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激發求知興趣為前提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啟發性原則,提問設疑,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思維,努力使之振奮起來,產生積極探求新知的欲望。創新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問題是教師能否引導好學生的這種潛力開發,教師首先要提高這種思想認識,要認識到創新精神是時代的要求,是新形勢下不能回避的,是科技發展之所在,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積極努力地發揚創新精神,改進教學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就是能夠從多角度進行多種思維,在分析問題時不拘于某種思維的限制,會形成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標新立異地提出自己新見解的一種方法。教學中運用發散思維,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時,盡量讓學生展開想象,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想法,要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的練習,我注重引導學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使學生具有創新思維,不僅可以從正面去思考,也可以從反面去設想。
總之,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課堂上,要打破以問題為起點,以結論為終點,即“問題—解答—結論”的封閉式過程,構建“問題—探究—解答—結論—問題—探究”的開放式過程。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隨著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增添了數學教學的活力,因為多媒體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能夠以影視、聲
響、圖形、文字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而領先,可以把許多宏觀、微觀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帶給他們非常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得學生的體驗更直接,感受更真實,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為理想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現有的多媒體教室進行互動問答、隨堂測驗等活動,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手中的遙控器來查看自己的答題情況等。互動教學系統的廣泛應用,將解決課堂教學中的一系列難題,將為教學提升授課實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著卓有成效的、積極的作用。
總之,創新教育是時代的主旋律,是時代的要求,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要不懈努力,勇于攀登,刻苦攻關,積極投入到素質教育的大潮中,探討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嶺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