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課理論性強,內容抽象,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課堂中教師教得乏味、學生學得枯燥形成鮮明的對比,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是新課程教學致力于探討的一個關鍵話題。論述了一些調動政治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方
法,拋磚引玉,希望對政治課堂教學有所借鑒。
關鍵詞:政治課;教學;趣味性
政治課是學校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但政治課的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很難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再加上近年來考試制度的變化,政治考試由閉卷逐步走向開卷,學生都認為政治課考試只要帶足資料隨便抄抄就行,不愿再在政治課的學習上下工夫。這些原因導致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下降,政治課教學也難以取得長足的
進展。
掌握知識和獲得實際技巧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愿望是這一活動的重要動因。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穩定的情緒具有重要的意
義。具體做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從學習中獲取積極向上的良好情緒,落實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成功、美感、喜悅和享受,以達到樂學和愿學。在多年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嘗試了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在此略作探究。
一、尋找趣味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次講課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探究課堂教學,學生就趣味盎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我們考究了學生對游戲活動,尤其是網絡游戲的熱衷一事,不難發現:除了游戲自身的趣味性外,其內在就設置了激發興趣的探索環節,獎
勵、加分、鼓勵等手段,學生從中得到意外的收獲,獲得快感,體驗成功的喜悅;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樂之者。”這就強調了興趣與趣味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對某一功課有了興趣才會愛學,愛學才會增知,增知才會長智。而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起到了積極作用。
比如,說起上網,大部分學生都熱衷于聊QQ,我就聊QQ為話題進行探究,聊天的目的就在于相互交流,交流的目的一是增進友誼,二是探討問題。但其中也有大學問,聊天反映了一個人的多種素質,這種活動要在敏捷思維的支持下,將個人的思想迅速地通過指尖與鍵盤的配合而得到傳遞,通過聊天,對方會從你的語言交流中,探知你的才華和為人,可謂溝通反映人性,現今有人喻之為“指尖文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其作用、其蘊含的育人作用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二、致力情感體驗,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3~18周歲年齡段的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奇、思想的萌動與身心的成長、趨于成熟的困惑,都會具有好奇與叛逆的顯著特點,在這個年齡段更是學生精神、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缺乏生活和學習經驗,都希望教師像父母一樣能給予他們指導,像朋友一樣知解他們的困惑,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有愛的付出、情感的交流。對學生有無“愛的情感”,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教育行為,只有把學生的成長真正和自己從事的事業緊密相連時,才會增強愛的情感,所以,教師不能把學生當成監管對象,不能再以“嚴師出高徒”“棍棒出高徒”的觀念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對學生施展愛的藝術,用愛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信任、尊重時,就會像一粒種子感受到陽光、雨露一樣,必然會生根發芽。
當然,教師也要明白愛并不是滔滔不絕地對學生講道理,愛
是平凡的,教師只要把平凡的愛滲透到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
中,滲透到學生的生活成長中,讓學生得以感知和體驗。比如,教師可以經常對學生微笑、點頭,做一些贊揚的動作,用心去傾聽學生的煩惱,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如果教師都能這樣把愛滲透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必然會激發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之情,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就會被激發出來,在政治課教學中,要處處體現愛的藝術,用教師的愛去喚醒學生的心靈,去調動學生的情感,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政治課的育人功能就顯而易見了。
三、創設生動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想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合理地引入和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發
展,提高教學效率。這是一種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激趣模式,將這種模式應用于政治教學中有利于擺脫政治課枯燥、乏味、沒人聽的窘境,能起到以情促知、以情促行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要致力做到:其一,要以鮮明的形象,強化學生感知教材的親切感;其二,要以真切的感情調動學生參與認知的主動性;其三,要以廣遠的意境,激發學生拓寬教材的想象力;其四,要以蘊含的哲理,誘導學生提高對事物的認識力。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為貫徹“三貼近原則”,切實提高政治課的有效性,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潛心研究和探究,教無定法,只要把握主旨,有效合理便得法。實踐證明,大膽探索政治課的教學趣味性和有效手段,不緊能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也為創設和諧向上、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和育人氛圍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