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新鮮好奇感,為提高課程學習、運用能力奠定堅實基礎,是生物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發揮問題的引導示范作用,通過有效的提問來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課程知識的理解、
感悟,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強烈的學習、探究欲望,以滿足其課程學習、發展的需要。問題引導也是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重要途徑和方法,能為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奠定堅實基礎。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質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創設接近真實的課堂學習情境,能夠在調動學生學習思維感官的基礎上,豐富其學習視野和思維,激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欲望。在相似的情境中,能夠運用與生物學習內容相關的題目引導,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化認知、感悟。
以情境為誘導,結合課程學習知識要求來鼓勵學生拓寬思考途徑和方法,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首先,教師應對生物課程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形成整體認知感悟。其次,注重學習任務的運用,拓寬學生課程學習的知識視野。
學生在有效的生物學習情境的引導下,更能夠健全自身的學習知識內容和方法。例如,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的“第五章綠色植物的一生”中“植物的開花和結果”的教學中,筆者就利用多媒體資料播放《西游記》中孫悟空推倒人參果后請觀世音菩薩來救活人參果樹時的一段視頻,通過這樣的情景引導,能夠讓學生對植物的根、生長過程、開花結果等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回答:(1)世上果真有這樣的植物嗎?(2)你認為植物生長最不可缺的要素有哪些?(3)綠色植物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益處?學生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能夠更好地了解課程學習內容,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體系,也能夠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二、優化知識要點設計問題,增強學生的理解力
圍繞生物課程知識要點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感悟是解決課程教學中“知識體系不明,重、難點不突出”的有效途徑。以生物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為突破口,注重運用全面梳理和層層推進的方法來展示知識要點,更利于學生學習掌握。
對課程知識要點運用一定的問題進行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生物課程的理解。在教學中,不妨根據課程學習重點和難點設計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重點內容中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生物知識及觀點來予以解答,對學習難點,則運用層層引導推進的方法設計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這些問題引導來理解。
這些知識要點的優化,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明確的學習任務和要求。例如,在“我們周圍的生物”教學中,可設計如下的思考問題:(1)你喜歡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人與自然》節目嗎?在觀看中你又有哪些啟示?(2)有人認為,“一切生物皆有生命,一切皆有因果”,怎么理解這句話?(3)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生命現象錯綜復雜,但它們又有一些共性。各種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性呢?通過這樣層層推進式的問題引導,能夠讓學生在了解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形成整體學習運用思維意識,更好地掌握課程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三、依據學習差異提問引導,提高學生的發展力
學生學習能力有差異,接受知識思維有不同。根據學生的這些差異性特點來優化問題設計,能夠在滿足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學習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突出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發展和提高,都能夠跳起來摘果。
依據學生的學習差異來設計符合其認知規律的問題,不僅能夠更好地激活學生生物學習的心理需要,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探究能力水平。例如,在血液是體內運輸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理解,可設計:人的生命為什么離不開血液?手不小心被劃破后為什么能夠自動愈合?血液的組成成分中有些什么?以這樣的問題引導,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綜合學習發展的需要。教師應該在把握課程知識內容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認識和解決的范圍在最近發展區內的提問,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感到問題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問題回答中集思廣益,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
通過豐富的問題引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拓展延伸,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教師可要求學生發揮想象思維,對生物課程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實踐探索,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及創新需要。
正如以上所言,運用問題引導的方法來優化教學過程和方
法,能夠在有效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和學習思維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感悟,提高生物學習運用技能。問題引導探究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好奇心與發展創新得到不斷升華,滿足學科綜合素養提升的需要。
(作者單位 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初級中學)